摘 要:為推進課堂教學,我校開展了校內各學科優質課競賽。這次優質課評比活動充分激發了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內在要求,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本屆優質課競賽生物學科參賽選手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有課件、有素材,注重跟學生互動。教學效果突出。總體而言亮點多多,但也有一些不足。
關鍵詞:優質課;生物;成果;水平;目的
為了檢驗我校新課改的最新成果,把高中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室的精心組織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年度優質課評比活動,本次公開課涵蓋所有學科,總體來看,這次優質課評比活動充分激發了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內在要求,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本屆優質課競賽生物學科參賽選手有四人:楊紅霞、吳守娣、張春波、張玉琴。課題是《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他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有課件、有素材,注重跟學生互動。教學效果突出。總體而言亮點多多,但也有一些不足。具體內容如下:
一、總體特色與亮點
1.參賽教師高度重視,認真設計,精心準備,努力展示一個優秀的自我,生物學科有兩位老師給學生印發了導學案。這種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值得點贊!
2.參賽教師全部制作了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的多媒體課件,并能熟練運用,個別老師做到了電子白板交互使用,視頻的鏈接、微課的運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大部分教師的課都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講練結合。都能擺正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關系,突出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4.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強,教學環節設計科學合理,教學思路清晰,教態自然,語言富有親和力,課堂上氣場強大,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參賽選手特色亮點
1.吳守娣老師就堿基對的排列種類問題:一個很枯燥、很數學的問題。利用學生上講臺頭戴堿基兩兩組合展示加以解釋,通俗易懂。課堂氣氛活躍,也使評委們眼前一亮。同樣是堿基對的排列方式,張春波利用磁性圖片演示。張玉琴教師利用手掌書寫堿基(手心兩種堿基、手背兩種堿基)兩同學配合演示突破難點。也反映了老師們課下花了功夫,動了腦子。教學效果自然就突出。
2.花大量的時間收集圖片和視頻,課堂展示。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直觀明了的說明問題。例如:吳守娣將“基因”圖片作以展示,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還有“非基因片段”。這樣處理使學生一目了然。雖然是簡單圖片,但達到的效果非常好。評委們認為,課件要為課堂服務,用在點子上就為好。不在多,不在花。
3.課堂語言具有“親和力”。一堂課主要靠教師語言引導啟發,語言注重跟學生交流。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如:“非常好”“很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學。
4.能聯系生活實例,使學生們懂得生物知識大有用處。例如:楊紅霞老師和張玉琴老師列舉DNA指紋檢測,聯系到白銀系列殺人案的例子。評委們認為這個事例用的非常恰當。
5.最后一點說一下,一堂課好壞關鍵要學生動起來了沒有、接受了沒有。不能以老師講的精彩為目的。評委們認為張玉琴老師采用小組討論,學生自己總結,老師引導、糾正、歸納,使學生們正真在動在學,效果良好。
三、缺憾不足
1.評委們普遍認為課堂缺乏幽默。一堂高質量的課堂,關鍵要讓學生動起來。老師講的精彩,學生不動也是白搭。要適當的幽默一下,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真正投入到教學之中。
2.個別教師分析不到位。例如:堿基對排列種類只給出答案,評委們認為應先從一對分析,在兩對……,從而分析尋找出規律。高二學生剛剛接觸DNA,應該講細講清楚。不然以后一直糊涂。
3.課件出現錯別字,將“多個”打成“沒個”。當然在這么正式的場合出現,多少有些不應該。也反映個別老師準備的還不夠扎實。
4.同行們的參與度不是很高,有部分同志始終未倒課前來聽課。評委們認為既然給了大家平臺。應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誰都有閃光點,應不斷借鑒才對。
四、建議展望
1.要珍惜每一次教學教研活動,積極參與,主動鍛煉,正如一位評委所說“優秀是逼出來的”。如果說師生對你的評價是軟實力,你要通過各種活動取得硬件。
2.教師要不斷學習充電,不斷自我完善。要反復觀看自己授課視頻,更要虛心聽他人的課或觀看他人教學視頻??山柚倚d洸ナ屹Y源平臺、“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資源平臺,教學網站等數據庫研修。只要想學習,途徑非常多,多聽課,多觀摩,我們才不會在教學上孤陋寡聞、故步自封
3.進一步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提升實施新課改理念能力,尤其是目前對新教材還沒有接觸或者沒有教完一輪的教師,要盡快加強學習,形成知識的系統性和理念的更新。
4.老師準備每一節課需要各方面的援助,尤其是到外地講課,更需要教研團隊合作。學校要提供這方面的支持。
5.對學情關顧不夠。教師要找準學生知識最近發展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通過啟發、引導他們進行討論、探究等手段掌握新知識。
6.我們舉行這樣的活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探索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機制。建議各年級對業務素質高,工作態度踏實,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膽起用,讓他們迅速成長為教學骨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