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皓晨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農家樂”旅游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重要橋梁,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對于農民而言,開辦“農家樂”能為家庭帶來額外收入,對于城市旅客而言,參加“農家樂”不僅能吃上農家菜、住上農家院,更能在茶余飯后感受下田園風光,擁抱自然,回歸純真,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我國的“農家樂”在飲食、特色服務、景點保護措施等方面存在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到旅游的繼續向前發展。
“農家樂”旅游模式起源于早期的鄉村旅游,是將鄉村特有的田園風情與鄉村民俗融為一體的新模式,已成為城市居民周末或小長假期間最好的旅游去處。我國“農家樂”旅游模式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還是比較落后的,但已經度過了結構單一的初期,開始出現多元化發展,如:以主打花卉、盆景、苗木的農家園林型,以花卉、果品為主的花果觀嘗型,以民俗文化、村寨風情為主的民俗風情型等,多種多樣的模式,為城市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體驗選擇,但在此之中卻有很多“農家樂”在互相紛紛效仿,導致了“農家樂”模式的同質化發展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農家樂”只是徒有其表。
(1)旅游產品缺乏特色。“農家樂”之所以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主要就是因為人們可以在這里,感受下城市中體驗不到的飲食、風光等,但一些業主卻偏離了這一方向,將自家院落改裝成小洋樓,田園風光也融入更多的現代化氣息,甚至是蔬菜果品肉食上,也不再采用自家種植、養殖的產品,而是在附近集市上購買,讓不少游客大失所望。
(2)基礎設施問題突出。“農家樂”雖然在各地興起,但是他們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首先在交通方面,由于地區的偏遠,使得很多地方的道路情況較差,影響車輛通行,然后在通信方面,很多地區移動、聯通、電信等信號不強,沒有WIFI覆蓋,導致通信不暢,最后,在“農家樂”周邊的田園風景區,沒有設置專業的保護措施,而僅有的保護措施都是由業主自己建立的,安全系數不達標。
(3)缺乏先進經營理念。很多“農家樂”業主都是當地的居民,因此,缺乏“農家樂”的經營理念,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起初的想法都是能夠在閑暇之余,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收入,將其作為自己的副業,往往在開辦“農家樂”之后只注重菜品的供應,而對于服務以及周邊的環境打理,卻不夠重視,有些人甚至為了招攬生意,將農家院落改成小洋樓,殊不知這樣更是適得其反,會令游客反感。
(1)賦予“農家樂”文化韻味。“農家樂”前景美好,一些旅游投資人紛紛將資金投入到這種旅游模式的構建中,使得“農家樂“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充滿商業氣息,加之很多業主缺乏經營項目的創新,只是一味的模仿同行,造成了同質化發展,缺乏競爭力,故而,業主應因地制宜,抓住本地的風土人情,在”農家樂“之中,融入民族文化,如在房間內飾上加入窗花,在人員著裝上,穿著民族服裝,在娛樂項目上,融入民族舞蹈等,以增添”農家樂“的文化韻味。
(2)加快改善基礎設施。國家一直在致力于新農村的發展建設,而在這種大趨勢下,“農家樂“業主更應積極的把握住這次機會,在交通上給予政府支持,拿出一定的資金幫助政府改善交通及通訊,并可在自家安裝無線WIFI,方便游客上網,另外,要對自家經營的風景區域進行修繕,加固保護措施,提高保護設施的安全系數。
(3)加快經營理念轉變。作為“農家樂“的業主,一定要加強經營理念的學習,只有良好的經營理念,才能為自家的”農家樂“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作為業主,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旅游知識、管理知識及營銷知識,并且要加強自身的服務水平,包括著裝、餐飲、房間裝飾等,不要夾雜現代化氣息,要營造一個更具風土人情的農家小院,使旅客感受到與大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農家樂“旅游新模式不僅能為農民創收,更為城市消費人群提供了一個短暫告別城市喧囂的好去處,為確保”農家樂“旅游模式的繼續發展,必須對現有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使得”鄉村風“更加被城市消費人群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