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睦進
(武岡市迎春亭街道辦事處農技站,湖南 邵陽 422400)
有機農業的引進可以有效地彌補當前我國傳統農業中所存在的缺陷問題,這是一種先進的農業發展方式,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不影響環境質量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更加充足的糧食。但是有機農業的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條件比較高,其與傳統農業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在具體種植中,土壤要符合我國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所標準的規定,符合I類土壤的要求,各項參數都要符合這一標準的要求,從而實現了產量的提升。
近年來我國對于有機肥的投入量在逐年的下降。化肥的使用量已經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有機肥的應用逐漸淡化,也就忽視有機肥的應用。此外,很多秸稈外用也會導致有機肥比較缺乏。有機農業的發展起初就是有機肥,其對于該領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應該有效擴大有機肥源。
綠肥主要來自于生物肥源。種植綠肥可以有效增加肥源的種類與數量,還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環境。因為綠肥種類非常多,且容易栽培,應用不同的綠肥品種就能夠體現出不同的生物性能,對于農業產量的提升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農業物秸稈在作為肥料之前,應該將其與動物的糞便充分結合而腐熟;人類所排出的糞便中含氮量非常高,也是速效有機肥,一般都應用在追肥中,但是因為人類的尿液中含有較高的鹽分,有機成分較低,所以在應用前應該與植物秸稈充分混合,可以更好地提升有機肥的量。
微生物肥料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活動而產生獨特的肥料效應的一種制品。其主要包含如下兩種,其一就是微生物為主要原料而制作成的肥料,其二就是通過微生物降解生物作為原料所制作而成的肥料。微生物肥源并不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還能夠加速有機肥的分解,使得植物生長更加迅速,產量得到提升。
合理進行土壤肥源的增加可以促進植物的正常生長,應該掌握更加先進的土壤培肥技術,科學合理應用該技術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和進步。
科學合理的布局農作物,從而可以使得土壤具備較高的肥力。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是當前非常典型的提升土壤肥力的案例。根瘤菌的存在可以將空氣環境中所存在的氮直接轉變為土壤氮源,豆科植物成熟之后,根瘤菌所固定的氮源還存在與土壤中,肥力得到有效提升。
合理耕作主要是解決田地狀態,合理進行水、空氣、肥料、熱等協調的供應,為作物生長提供必要條件。疏松耕層可以催進根系更快生長,且能夠實現有機物的轉換。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可以增大水分,促進肥力吸收,改善土壤環境。
有機肥的養分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每種作物對于養分的需求以及有機肥的含量也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施肥的過程中要從農作物的種類出發,從而可以掌握不同的培肥技術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以提升產量。
在符合肥量要求的基礎上應該合理的控制施肥的時機。作物快速生長的階段必須要保證營養供應的正常,從而能夠發揮出肥料的作用。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基礎條件,對于產量的提升也是非常關鍵的。土壤的水分、濕度、鹽堿度等等參數對于作物生長起到了直接的影響作用。不同肥力的土壤對于作物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有機農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其培肥技術較為復雜。培肥技術應該從多個影響方面來分析,從而樹立了有效的施肥觀念,選擇合適的施肥時機和方式,更好地改善土壤環境,促進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提高產量,滿足我國國民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