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萍,郁琳潔
(1.安徽農之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安徽 阜陽 236000;2.安徽阜陽金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安徽 阜陽 236000)
紅掌原產地為南美洲熱帶雨林,屬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具有花期長、花色艷麗、色彩豐富、形象獨特高貴等特點,是優質的切花材料,也可作為盆花放置,可有效吸收人體排出的廢氣,也可對裝修殘留的各種有害氣體進行吸收,保持空氣濕潤,避免人體鼻粘膜干燥。紅掌在全球的銷售額上列居第二,僅次于熱帶蘭花,花卉市場對紅掌有越來越大的需求量,不過目前國內的紅掌種苗大多均通過進口來解決需求,故價格十分昂貴。為有效解決市場緊缺紅掌種苗的問題,經過多方調查市場,引進良種進行試種栽培,在組織培養方法下培育出了種苗。在紅掌組培苗的健化期間,栽培基質和施肥是最為重要的兩個影響因子,目前在紅掌組培苗的栽培基質上,巖棉、甘蔗渣、蛭石、泥炭、陶粒、鋸末等均是常用基質,不過該類基質雖有較高的栽種效果,但由于取材不便、價格高昂等因素影響,具有較大局限性。文章通過對栽種基質、育苗模式對紅掌組培苗生長發育的影響觀察分析,旨在探索優質廉價的工廠化育苗方法。
供試品種選擇粉冠軍組培苗,該組培苗為本單位通過幼嫩葉片和葉柄誘導再生培育而出,生長性狀基本一致。試驗基質選擇河沙、插花泥沫、椰絲、椰糠、泥炭。供試容器包括:46cm×27cm的育苗盤,5cm×5cm的白色透明育苗杯,3cm×3.6cm的120孔穴盤,6cm×6cm的48孔穴盤,3.3cm×3.3cm的72孔穴盤。
試驗于2016年4月開始,于2017年10月結束,在水簾溫室之中,組培苗經過常溫進行20天的煉苗之后進行拆袋,首先對殘留于組培苗基部的培養基采用清水洗干凈,根據幼苗株高、生長勢和葉片的數量對其實施分級處理,然后進行10min的消毒,消毒采用0.1%濃度的百菌清或多菌靈,接著根據不同分級在準備好的基質之上栽種性狀基本一致的幼苗,栽種之時注意勿將幼苗損壞,栽種完成后澆足夠的定根水,并按照已制定的方案進行相應的管理。供試的基質主要有單一基質與混合基質之分,混合基質主要有兩種基質或三種基質混合?;|的顆粒必須要有均勻的大小,便于基質混合,同時在使用基質前均予以高溫蒸汽滅菌1h以上。育苗基質配方主要包括:①泥炭土;于泥炭+椰糠+河沙(2:2:1);③椰糠+河沙(2:1);④河沙;⑤插花泥沫;⑥椰絲;⑦椰糠。擇取經煉苗處理過的紅掌組培苗,組培苗生長基本一致,每種基質栽種72穴位的穴盤6盤,共3024株。栽種并澆組定根水之后進行編號標記,將之同意放在溫室栽培床上,保持一致的環境條件,并按照相同的標準進行管理,包括病蟲害、肥水的管理。每1個月對幼苗的株高、成活情況、葉片大小等進行觀察記錄,持續進行5個月的觀察,根據分析結果選出最佳的栽培基質。在栽種模式的選擇上,選用不同栽種容器,在每一種容器的每一個穴位之中,分別栽種1株和2株兩種試驗,栽種時使用經試驗選出的最佳栽培基質進行,同樣保證一致的環境條件,統一實施病蟲害、肥水管理。每1個月記錄幼苗成活率、株高及葉片大小等指標,持續進行5個月的觀察,選出最佳的栽種模式。
在隨機法下進行抽樣,每個處理下均抽取30株進行觀察測量,在開始每1個月對苗高、葉片大小進行記錄一次,苗高主要為盆面根莖到幼苗頂端的高度,葉片的大小選擇成熟新葉進行測量。
(1)首先紅掌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質下成活率各不相同。在基質試驗中,栽種1個月后椰糠基質和椰絲基質均有較多死苗出現,在3個月后開始逐漸穩定,不過具有較低的成活率,栽種5個月后分別為76%和69%的成活率。插花泥沫基質在栽種半個月后幼苗基部有水漬狀腐爛情況出現,并在3天內全部倒伏及爛苗,無培苗成活。河沙基質則容易出現干燥情況,在相同的條件下容易出現缺水情況,栽種2個月后成活率開始逐漸穩定,在進行5個月的觀察后成活率在91%左右。椰糠+河沙的混合基質與河沙基質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水性,成活率在栽種前2個月也較高。椰糠+泥炭+河沙(2:2:1)基質與泥炭土基質成活率在前3個月均不穩定,在4個月時組間開始穩定,該兩種基質較其他基質成活率更高,達到94%左右,說明紅掌組培苗生長中泥炭十分有利。
(2)其次紅掌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質下苗株高也各不相同。基質試驗中,第1個月組培苗株高均無明顯差異,幼苗在2個月后開始快速生長,除了椰糠+河沙基質與泥炭土比較有明顯差異之外,其他均無明顯差異,其中椰糠+泥炭+河沙基質生長最好,達4.42cm。在3個月后以椰糠+泥炭+河沙基質和泥炭土基質效果最好,苗株高達5.3cm以上。在4個月、5個月后椰糠+泥炭+河沙基質和泥炭土基質苗株高比較無明顯差異,而其他基質則顯著低于該兩種基質。根據成本、基質取材的便利程度上看,椰糠+泥炭+河沙基質更為適合。
(3)最后紅掌組在不同栽培基質下苗葉面積也個不相同。基質試驗中,除了插花泥沫外其他基質幼苗葉面積比較無明顯差異,在5個月后僅椰絲基質與泥炭土之間存在差異,其他基質與泥炭土無明顯差異,椰糠+泥炭+河沙基質是所有基質中葉片生長最好的組合。
紅掌組培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成活率各不同?;|試驗中,48孔穴盤無論是在單株栽培或雙株栽培下均有最好的成活率,其中以單株栽培效果最好,單株較雙株模式的成活率高9個百分點,說明48孔穴盤單株栽培是栽培紅掌育苗的最佳方式。
紅掌組培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株高及葉片面積也各不相同?;|試驗中,單株或雙株栽種方式下72孔穴盤、48孔穴盤及白色透明育苗杯與育苗盤比較均無明顯差異,而120孔穴盤則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單株或雙株種植的效果均不理想。白色透明育苗杯是單株栽種最好的容器,而雙株栽種最好的容器為72孔穴盤,72孔穴盤與120孔穴盤株高相差0.64cm??梢娪绫P中每個穴位中栽種單株或雙株均可影響紅掌組培苗生長。栽培容器、方式不同對紅掌組培苗的葉片生長的影響與株高類似。120孔穴盤無論是單株還是雙株栽培方式,在2個月后葉片出現相互遮蔭情況,幼苗也有黃葉出現;48孔穴盤、120孔穴盤、白色透明育苗杯和育苗盤僅在雙株栽培上有少量遮蔭情況;72孔穴盤則在單株方式上有少量相互遮蔭,雙株方式上相互遮蔭。綜合紅掌栽培成活率、生長影響、容器成本等各種因素考慮,72孔穴盤單株栽種方式是最好的模式。
紅掌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質中生長情況具有顯著差異,其中紅掌栽培基質采用單純椰糠或椰絲基質成活率較低,同時也不利于幼苗的株高及葉片生長,在各個基質中效果最差。椰糠雖然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但由于顆粒質地小,性狀隨之緊實,幼苗根部透氣不佳,同時加之該基質具有較高的含鹽分和pH值,不利于幼苗生長。而椰絲質地較硬,在使用椰絲包裹幼苗栽種時容易對其造成損壞,容易感染病菌,進而出現死苗情況,雖然椰絲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較差,故不利于幼苗生長。插花泥沫由酚醛塑料發泡制成,是一種有毒物質,雖有保濕作用,但對于紅掌組幼苗生長也存在毒害作用,故不能用作栽培基質。
在本次試驗中河沙具有優秀的幼苗成活率及植株生長情況,且成本低、容易取材,不過河沙容易缺水、質量重,需要注意水分管理,同時幼苗容易變為裸根苗,不利于長途運輸。椰糠+河沙基質雖使幼苗成活率提高,但未改善其生長質量。泥炭土是紅掌組培苗生長中最有利的基質,不過泥炭土成本高,取材不便,而椰糠+泥炭+河沙則同樣能夠達到較好的栽培效果,且價格低廉,易取材。
在栽培方式上無論是任何栽培容器,單株栽培的成活率均要比雙株栽培的成活率高,雖然雙株栽培使幼苗密度增加,對基質保濕有利,不過也使株間競爭力及群體效應增強,同時密度大也導致株間通風不良,容易引起病害和病害傳染情況,需要實施精細管理。不同容器大小對株高及葉面積均有顯著影響,試驗結果顯示容器越小對幼苗株高、葉面積的影響越大。造成該結果的原因不僅與基質肥力密切相關,同時容器小會限制幼苗根部生長,栽培密度增加、栽培時間延長,影響也會隨之增大。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綜合考慮規模化生產、幼苗成活率、幼苗生長質量、育苗容器和基質成本、取材難易等因素,椰糠+泥炭+河沙基質是最好栽培基質,72孔穴盤單株栽培方式是最好模式。
[1] 高雷,趙衛國,莫東發,等.不同栽培基質對紅掌組培出瓶苗生長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8,(7):164-166.
[2] 王安石,潘英文,林明光,等.不同栽培基質和育苗模式對紅掌組培苗生長發育的影響[J].林業實用技術,2012,(5):48-50.
[3] 張建華,鄧撲.不同栽培基質對紅掌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9,28(6).
[4] 王桂蘭,李艷梅,林小靜,等.紅掌組培苗移栽與養護技術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6,(2):32-34.
[5] 陳春滿,鄭貴朝,張善信,等.不同栽培基質對紅掌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08,(2):28-30.
[6] 王安石,潘英文,李正民,等.不同施肥方案對紅掌組培苗生長發育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