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沛光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醫院兒科,廣西梧州 543000
針對早產新生兒HMD,該次研究的重點是了解該病的高危因素,通過從現有研究中獲取到相關的文獻資料,希望能夠為預防早產新生兒HMD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特別是我國開放二胎以來,高齡產婦數量明顯增加,比起正常孕婦而言,高齡產婦其胎兒出現早產、胎兒畸形等的可能性要明顯更高,通過對早產新生兒HMD的高危因素進行了解,可對臨床預防有參考。從現有研究來看,已經有部分研究對早產新生兒HMD的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這也說明了我國重視這一方面的臨床研究。該次研究希望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能夠實現一定的完善與豐富,展現出實際應用價值。
胡春霞等人[1]探討海南地區早產發生現狀及不同孕周、不同類型早產兒的結局。分析發現早產兒的并發癥及死亡率與孕周密切相關,<32周的早期早產兒死亡率和并發癥明顯增高。蔣芳等人[2]通過對北京協和醫院25年早產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治療性早產的比例有所增加,常見原因依次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兒因素(包括胎兒宮內窘迫、胎兒生長受限)、前置胎盤、妊娠合并心臟病。認為早產率有增加的趨勢,與多胎妊娠和治療性早產的數量增加有關。降低多胎妊娠率、有效防治妊娠合并癥、并發癥是早產干預的重點。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在臨床上以早產兒比較常見,患兒會出現典型的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臨床表現,因呼吸受阻導致成為危害早產兒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3]。新生兒HMD是新生兒期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4]。從發病機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早產兒HMD的發生實際上與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缺乏有很大關聯,這與足月兒發生HMD有很大區別,足月兒發生HMD一般的因為急性肺損傷導致[5]。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就是因為缺乏PS,導致早產兒的肺泡出現萎縮影響到正常的呼吸,進而出現上述所講的臨床癥狀[6]。其中肺野透亮度的提高是因為液體存留于肺內以后,肺的順應性下降所致[7]。
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新生兒死亡病例的30%和早產兒死亡病例50%~70%是由此病引發,該病絕大多數發生在出生后6 h內[8]。
HMD通常分為Ⅰ~Ⅳ級[9],亦有學者將其分為3度,即Ⅰ、Ⅱ級為輕度,Ⅲ級為中度,Ⅳ級為重度[10]。HMD的病理特征為肺泡附有嗜伊紅透明膜和肺不張[11]。
潘春燕[12]對早產兒肺透明膜病并發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早產兒出現肺透明膜病十分常見,同時該病容易誘發支氣管肺,導致患兒的發育不良,因此要分析引起該病的因素,從而進行有效預防,真正降低早產兒肺透明膜病并發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發生率。新生兒肺部發育不成熟,肺部毛細血管與肺泡間通透性較高,HMD患兒極易發生嚴重呼吸障礙,致死率較高[13]。
胎齡越小,肺的結構也越不成熟,肺透明膜病的發病率也就越高[14]。由于胎齡越小,早產兒的PS合成比較少,這一點提示臨床中針對早產新生兒需要注意HMD的發生。
臨床有研究顯示男嬰發生HMD的概率要高于女嬰,與睪酮延緩肺成熟有關[15]。從這一點也提示臨床中需要對早產的男嬰采取更加及時寬松的防治診療,這對于改善男嬰HMD有積極意義。
高潔錦[16]認為HMD合并BPD的發生與胎齡、出生體質量、感染、機械通氣時間、吸氧時間及動脈導管未閉等相關,因此這一點提示臨床關于HMD的預防一定要從多個方面開展,包括避免早產的發生、嚴控感染等,只有多多方面積極開展預防手段才有可能降低早產兒HMD發生的可能性。 一般早產新生兒的體質量都達不到正常體重的標準,一般新生兒體重在2 500~4 000 g之間,早產兒由于在母體內發育不成熟,體重一般無法達到標準體重范圍,兩者之間呈負相關的關系。
金克等人[17]分析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HMD)的危險因素,共納入80例新生兒HMD患兒以及同時期未患HMD的正常新生兒80例,結果發現HMD的危險因素有為胎盤早剝[OR=8.564,95%CI(6.431,39.542)]、母親糖尿病[OR=9.431,95%CI(4.153,36.431)]、宮內窘迫[OR=11.332,95%CI(1.123,38.457)]、多胎妊娠 [OR=7.441,95%CI(2.546,33.431)]、前置胎盤[OR=10.431,95%CI(6.132,23.323)]。
由于多胎妊娠不比單胎妊娠,多胎妊娠中的胎兒不一定能夠獲得足夠的營養,導致無法對母體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產生正常的刺激作用,加上多胎妊娠中的胎兒肺發育不夠完全的比單胎妊娠普遍,這就提高了HMD的可能性[18]。由于我國二胎的開放,高齡妊娠的情況比較常見,部分女性為了能夠懷二胎會選擇試管嬰兒等方式,這種非自然因素的雙胎或多胎其發生早產HMD的可能性更高。
母體的個體情況與胎兒的健康之間會存在緊密聯系,如果母體合并有妊娠糖尿病,因血糖含量的上升,會導致胎兒胰腺β細胞增生,增生的胰腺β細胞會促進胰島素的增加,胰島素的增加提高了對腎上腺皮質的拮抗作用,這直接影響到PS的成熟時間推后,導致HMD的發生概率變大[19]。類似研究認為子癇前期是早產兒發生HMD的危險因素[20-21]。另外就是孕婦合并患有高血壓,其子宮、胎盤動脈血管痙攣等都會影響到胎兒,導致胎兒肺部發育受到影響。
Namavar等[22]也有類似報道,推測可能是胎膜早破發生后激發了母親及胎兒的應激反應,引起內生皮質醇水平增高所致。但是,目前關于早產HMD與胎膜早破是否有關仍然存在爭議,關于這個因素仍然需要臨床中大樣本量研究。
在剖宮產情況下,肺表面活性物質分泌釋放減少,所以肺透明膜并發病增加[23]。鄧睿等人[24]目分析新生兒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發病及預后的危險因素,結果發現宮內窘迫、前置胎盤、子癇前期、胎盤早剝、母親糖尿病、多胎妊娠為發生HMD的獨立危險因素(OR=10.459、9.382、8.884、7.817、7.727、7.217,P<0.05);Cochran Armitage趨勢χ2檢驗示HMD病死率分別隨胎齡、體質量增加呈下降趨勢(P<0.05)。HMD患兒合并或并發肺出血、呼吸衰竭、新生兒窒息、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高于無上述合并癥或并發癥者(P<0.05)。最后認為積極預防早產,加強高危妊娠和分娩的監護及治療,積極防治HMD相關危險因素,可降低其病死率。
臍帶異常例如纏繞、打結等都會影響到肺血管正常的供血供氧,導致胎兒在母體職工內出現生長首先等情況,甚至還可能出現死胎,這種情況下臨床會考慮采取終止妊娠的方式,這種情況下也可能因未滿月促使HMD的發生。
關于早產兒HMD,特別是近些年我國剖宮產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使得早產兒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HMD已經成為新生兒科中的常見病,雖然目前臨床非常重視對早產兒的治療,但是部分早產HMD經過搶救其肺部功能、神經功能仍然會受到影響,這對于早產兒的后期生長發育有很大關系。關于早產兒HMD也已經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通過關于針對早產HMD的研究,發現早產HMD與胎齡、性別、出生體質量、宮內情況、母體情況、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等有很大關聯,可以是某一種因素導致早產HMD的發生,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早產HMD的發生。該次研究重點分析早產HMD的高危因素,最終目的就是希望為臨床預防、診斷、治療早產HMD有一定參考價值,希望能夠在預防階段避免早產HMD的發生,提高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