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列
(鞍山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遼寧 鞍山 114006)
甘薯是一種高產、穩產作物,在肥水條件較好的條件下,畝產達4000kg左右。由于病蟲害較少,甘薯生長過程中基本不應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降低了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殘留。
雙高一號、薯王868、巖薯五號等品種產量及淀粉含量都比較高,適合鞍山地區的氣候條件栽培。
甘薯是塊根作物,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氣良好的環境中。耕翻深度以25~33 cm為宜,以保底墑,不應淺于20cm,也不能深于50cm,否則將造成減產。
甘薯采取起壟栽培的方式,不僅加厚了活土層,而且排水良好,吸熱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壟形要高胖,壟溝要深窄,壟高25~30 cm,以壟距50~60cm、單行栽培或壟距一米雙行栽植為宜。
甘薯地膜覆蓋栽培,莖、葉的生長量大,塊根產量相應提高,所需要的養分數量大大提高。因此,在施肥時,要根據目標產量來確定合理的基肥施用量,以保證甘薯在整個生育期內有足夠的養分供應,同時,還要根據甘薯的生長情況,及時進行合理的追肥。
做好壟后,在蓋膜栽苗前,每畝用拉索200~350 g或除草醚或氟樂靈150~200 g,兌水75 kg,于壟面均勻噴灑使之形成藥膜層于壟面,達到防除雜草的目的。
(1)1先扦插薯秧后蓋膜。優點是栽后不易保持原有壟型,須重新平整壟面,蓋膜才能嚴實。當地溫回升后要及時劃孔放苗,防止秧苗被灼傷,切口一定要用土蓋嚴。
(2)先覆膜后栽秧。其優點是可以早做壟、早蓋膜,有利于保濕、增溫。栽插秧苗時地溫較高利于緩苗、成活,生產中多采用此種方法。
在適宜條件下,早栽的甘薯生長期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一般以5~10 cm地溫穩定在18℃時開始栽秧。地膜紅薯一般較露地早栽10 d左右。
甘薯的壯苗標準是:莖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大小適中,苗長20~25 cm,苗齡30~35 d,選苗時要按大小與壯弱分級栽植。
甘薯栽秧有斜插法、水平插法和改良水平插法三種。地膜覆蓋栽培多用水平插或改良水平插,水平插是將秧苗平放埋進3.3 cm土中,改良水平插是將秧苗首尾翹起中間3~5節壓入土中5~6cm埋入土中。在保證成活的前提下提倡淺栽,以有利于塊根形成與膨大。
肥地宜稀疏,薄地宜密。肥水較好的平原地畝保苗4000~5000株,平原旱地畝保苗 5000~6000株,沙土薄地畝保苗6000株。
甘薯黑斑病主要為害薯塊和薯苗,受病薯苗在幼莖地下白色部分或莖基部產生梭型或長圓形黑色病斑,稍凹陷,病斑擴大后變黑腐爛。病薯味苦、堅硬,不能食用。
防治措施:精選種薯并用藥劑入理(見秧苗消毒部分)。
甘薯軟腐病是貯藏期間發生的病害。病害首先在塊根一端或傷口處發病,病薯表皮不破裂,最后薯塊將干皺僵化。病菌在薯塊或貯藏窖中越冬,薯塊操作、凍傷以及溫濕度的變化是發病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在薯塊收獲與貯藏期間避免受凍、破損,做好安全貯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