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綺君,陳燕鈿,陳紫婷,詹培坤,林 敬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 廣州 510642)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畜禽業已不再依靠傳統的養殖模式,而是發展新型科學的養殖模式,譬如“公司+農戶”模式。而清遠雞作為我國一個有名的家禽品種,也在清遠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一個相對成熟的“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
(1)從成本理論的角度。傅晨通過對溫氏集團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進行探究,得出“公司+農戶”模式確實能減少供應鏈雙方的交易成本并且可以獲利。(2)從社會交換理論的角度。米運生等在非對稱契約型資本、對稱性交易形式以及整體價值利益鏈的基礎上分析了“公司+農戶”為收益最大化的決策過程。(3)從契約治理的角度。徐良培等構建了“公司+農戶”灰色博弈模型分析“公司+農戶”模式在市場價格波動條件下的動態協作機制問題。(4)從金融衍生品的角度。證明了“公司+農戶+期貨”模式可以解決公司的違約問題但不能解決農戶的違約問題。(5)從供應鏈協調的角度。將質量生產引入了供應鏈決策中,并研究了注重產品質量的企業進行怎樣的決策可以讓農戶在合理收益的條件下保證產品的質量。
一是科學留種。在傳統散養的模式下,種雞一般都是反挑,即育種人員從養殖那挑選雞只回去留種,嚴重違反科學育種方法。二是科學養殖。天農公司嚴格規定每一個合作的養殖場的每一個參數,大到養殖場的水、電、周邊環境、小到養殖密度都有嚴格要求,有利于降低發病率以及提高利潤率。三是科學防疫。天農公司專員到各個養殖場查看雞只的健康情況,并對生病的雞只科學用藥。
天農公司的“鳳中皇”清遠雞素以質量過硬而著稱,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中“廣東名雞”首位,對推動清遠雞的經濟效益的提升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清遠麻雞借助“鳳中皇”這一品牌的力量,走出清遠,走向世界。
天農公司的產業鏈涵蓋了育種、養殖以及銷售等多個環節,除獸藥和疫苗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目前清遠雞產業無法做到電商化。一是現有技術無法確保冰鮮的清遠雞在生產加工、包裝、運輸、貯藏與銷售等環節中能保持較高的新鮮度和擁有較高的衛生質量,而且冷鏈配送成本高昂。二是如果要做冰鮮雞,那么活雞必須達到能標準處理的條件。這意味著活雞的大小、體型、羽毛成熟度、毛孔粗細、皮膚緊密度和透明度要在同一個水平內。清遠雞由于其自身的特質必須走純放養的道路,很難擁有較高的群體整齊度,無法進行大規模機器處理。
農戶和公司之間的合同條款、利益分配很難使得雙方都十分滿意。部分合作的農戶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棄養,對公司的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產生不良影響,也挫傷了其他合作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導致另一部分受動搖的農戶棄養,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公司與養殖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養殖戶會為了私利而隱瞞信息,導致公司利益受損。
(1)充分發揮政府、高效以及企業三方的作用。如果要做到電商化,首先要解決冰鮮技術高昂的問題。所以可由政府牽頭,讓企業與高校合作。政府以及企業負責出資,高校負責研究出性價比更高的冰鮮技術。
(2)企業間可建立相關的誠信系統。家禽企業可以記錄合作的養殖戶的違反雙方合約規定的行為。家禽企業間實現信息的相互公開,對那些多次違反合約規定的養殖戶不予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