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敬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河北 張家口 075100)
組裝式建筑,是利用事先預制成的構件,在工地上進行組裝,以實現建筑物的搭建。與傳統建筑作業相比較,這樣的方式速度更快,受環境影響更小,在降低勞動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有效保障建筑質量。
(1)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由于組裝式建筑所需要的構成組件,已經提前在工廠生產出來,就具備了標準化作業的條件,在運抵施工現場后直接安裝,縮短施工工期,并切實提高工程質量。
(2)更能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由于組裝式建筑的構成組件是提前制作完成的,而批量化的生產過程更容易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同時,生產過程中的檢測精度也要求高,能夠更方便確保構件的質量,以滿足施工需求。
(3)降低工程成本。在人力資本方面,由于組裝構件的批量化生產程度,大大減少了施工人員的配備,使得用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在主材輔料方面,標準化生產進程可以節約材料,降低浪費。
(1)施工技術與規范更新不協調。當前,我國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驗收方面,還存在標準規范不足得問題,特別是在新型的組裝式建筑領域,特別是當建筑物的高度達到新高時,很多預制構件的使用量,比傳統施工大大增加,而這個時候,標準流程卻滯后發展,使得施工技術與標準不能同步推進。
(2)尺寸要求的局限。雖然是標準化、機械化、批量化生產,但難免會出現尺寸偏差的問題,同時,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也會出現組裝時縫隙不對應的問題。這些都會導致建筑整體工程質量受到影響,同時還會帶來安全隱患。
(3)遠距離會增加運輸成本。在組裝施工過程中,如果生產工廠與施工現場距離過遠,會造成運輸成本的增加。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造價部門在定額編制時沒有做到及時溝通,也會出現價格受生產廠家決定的問題。
(1)重視預制構件模數化和標準化的研究。對于組裝構件的標準化生產來講,首先,需要對相關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切實推進模塊化協調工作;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技術標準,以實現價值統一。
(2)對組裝式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通過與傳統建筑形式進行比較,組裝式建筑的抗震研究相對比較少。我國組裝式建筑的抗震研究已經被組建的重視起來,組裝式建筑節點的抗震性能和現澆節點還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加強對不同形式的組裝式建筑抗震性能進行研究與分析,結合最新依據,研究出合理得組裝式建筑抗震性能成果,從而更好的提升組裝式建筑的抗震性,進而促進建筑的良好發展。
組裝式建筑在施工質量、建筑性能、成本控制、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都是其他傳統建筑形式無法比擬的。我國組裝式建筑雖然還未全面推廣開來,但發展組裝式建筑是建筑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各級政府應結合本地區的特點,以保障性住房建設為試點和示范,全面推動組裝式建筑的發展;應主導完善相關的技術標準體系;各相關企業應積極參與、大膽投入、積累經驗、發展技術、培育人才,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通過對組裝式建筑的定義及優缺點進行了分析,明確了今后應該重點研究得目標和方向,為以后組裝式建筑能夠更好得在建筑行業中的運用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