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艷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我國在推廣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農殘速測技術的過程中,在提高基層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的同時,也逐漸暴露了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當前基層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監測與管理的過程中,存在速測精確性較差、假陽性檢測情況嚴重以及速測人員專業性不足的問題,還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應對和解決。
本文所闡述的速測技術為酶抑制率法,酶抑制率法的應用需要采用分光光度計或者測定設備、天平、水浴鍋;所需要采用的試劑包括①pH8.0緩沖溶液,可以首先在燒杯中投入KH2PO416 g與K2HPO459.5 g,添加一定的蒸餾水使其溶解,并在500毫升的容量瓶中進行定量;②顯色劑,采用NaHCO30.0078 g,取DTNB 0.08 g在燒杯中相融合,向其施加一定緩沖液,待其溶解之后,使用10 mL的容量瓶進行定量;③底物,采用C7H16SNOI 0.0417g,使用一定的蒸餾水進行溶解,并采用5 mL的容量瓶進行定量;④乙酰膽堿酯酶,將乙酰膽堿酯酶使用緩沖劑進行溶解,使其吸光度變化值高于0.3;⑤合理選用試劑盒。
①樣本處理,將樣本進行處理,可使用剪刀將其剪成碎片,長度在1 cm左右,在100 mL的燒杯中放入1g剪碎的樣本,向其添加pH8.0緩沖溶液5 mL,對其進行震蕩處理,經過10分鐘左右,將提取液取出靜置待用;②對照溶液實驗,在試管中投入2.5 mL pH8.0緩沖溶液,并將酶液與顯色劑各取0.1 mL投入試管當中,對試管中的液體進行搖勻,將溶液投入比色池當中,并對其吸光度變化值進行記錄;③樣品溶液實驗。取2.5 mL的樣本內提取液,參考對照溶液實驗,并對其吸光度變化值進行記錄。
計算公式為:抑制率的百分比=[(DA-DA0)/DA0]×100
其中,對照樣吸光度變化值為DA,而樣本吸光度變化值為DA0。
對其進行結果判定,如果抑制率超過50%,則結果為陽性,可以確定樣本中存在大劑量有機磷或者氨基甲酸酯一類的農藥,需要進行反復測定以確定最終結果;如果抑制率低于50%,則其結果為陰性,可以確定樣本中并不含有這些農藥,或者農藥劑量較少。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酶反應速度會受到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實踐中應當保持室溫的恒定。如果存在膽堿酯酶空白對照吸光度變化值低于0.3的情況,則可能是由于酶缺少足夠的活性,或者溫度過低的原因。
常見的農殘速測技術會采用干粉試劑與水劑,而相對來說,水劑的穩定性較差,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上述酶抑制率法的應用就是采用水劑酶試劑,而這種試劑對保存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酶也非常容易失去活性。實際的速測時,酶試劑的使用量較少,大多數酶試劑都會在少量的取用之后被擱置一旁,如果酶試劑的擱置時間較長,則其速測效果就難以保證,同時也會造成酶試劑的不必要浪費。
農殘速測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所檢測的某些樣本味道偏辛辣或者顏色較重,比如蒜、蔥、姜、韭菜、辣椒、紅椒、番茄、胡蘿卜等,使用常規速測方式,會對速測的酶抑制率產生影響,導致酶抑制率超標的現象,而這種酶抑制率超標的現象,通過氣相色譜儀等設備速測難以驗證其真正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真正的陽性結果,而是由于這些蔬菜的特殊性而產生的假陽性反映,一旦這種假陽性反應產生,則會導致許多速測人員作出錯誤的判斷。
就目前而言,農殘速測技術在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效果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農殘速測人員大多數為兼職人員,而非專職速測人員,而兼職速測人員存在較為頻繁的崗位輪換現象,因而許多速測人員剛剛熟悉了速測工作就被調職,而新上崗的速測人員并不一定在速測技術與速測儀器的應用方面十分熟練,就有可能對速測結果造成影響。另外,部分兼職速測人員并不具備職業道德,由于不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且速測結果難以核實,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只想著如何提高速測效率,而非速測的準確性,并不按照規范而嚴謹的速測方法進行檢測,進一步對速測結果造成影響。
針對假陽性速測結果就其成因進行分析,產生原因包括兩個方面:①在酶抑制率等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樣本與實際產生了次生物質,影響速測結果的真實性與精確性;②對果蔬樣本進行提取時,果蔬的本色對色譜分析產生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首先需要采用固定化酶的速測方式,以排除底色的影響,如果依舊存在假陽性問題,則對其產生的次生物質進行分析,明確其具體物質,使用掩蔽劑進行處理,抑制次生物質對酶的影響,以確保速測的精準性,減少假陽性問題的產生。
另外,速測設備的應用具有檢測精度不高等問題,目前我國禁止使用的農藥包括38種,限制性使用的農藥為20種,速測設備檢測的元素包括氨基甲酸酯和有機磷類物質,能夠顯示出其是否超標,但并不能夠顯示其元素與物質的含量值,以及究竟哪種物質超標,就這種情況,還需要大力開展對農殘速測設備的研發工作,進一步提高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效率與質量,提高檢測設備的精確性、優質性與智能化效果,為基層農產品指令安全監測提供更好地設備保障,以此全面提高農產品指令安全管理質量與效果。
針對速測人員素質的問題,應當有相關的農業主管部門發揮其主導作用,加強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人員的專業培訓,在結合速測的實際情況制定人員培訓計劃,比如速測技術的操作、設備操作、采樣方法、假陽性問題的應對、計算機技術等,不僅要提高速測人員在速測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還要培養其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幫助速測人員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歸納其中優勢與不足,進而不斷對速測流程進行簡化,并加以規范,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加強對于速測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其職業道德水平,并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與技術應用理念,以更好地開展農殘速測技術,進一步提高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效果與質量。另外,還應當設置專職的農殘速測隊伍,專門負責農殘速測工作,以避免速測人員頻繁調崗所帶來的速測質量問題。
建立健全三級聯動檢測機制,需要有關部門主動發揮其主導性作用,引導縣、鄉、企業三級聯動機制?;鶎愚r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應當由縣級的相關部門為主導,不斷提高縣級農殘速測技術的應用效果,同時積極謀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資質,并延請專業人才,加強對于農殘檢測工作的指導,進一步推動鄉鎮建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點,推動網點配套的不斷完善??h級相關部門的需要做好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部門的組織規劃與領導工作,從資金、設備與經驗方面為基層農產品至阿玲安全檢測網點提供支持。
基層鄉級農產品生產企業、大型的蔬果超市與農貿市場也應當注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自我檢測,進而保障農產品銷售質量與安全,確保基層農產品指令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保障基層農產品檢測時的全面性,避免存在檢測死角等問題,做好基層農產品準入門檻的限制,嚴格禁止存在質量問題或者農殘問題的基層農產品進入市場,保障農產品安全。
針對農藥殘留問題,除了必要的農殘速測技術的應用,控制農產品進入市場之外,還應當從農殘問題的源頭加以控制,產出農殘問題的根本,從根本上消滅農殘問題的產生。為此,首先要明確農殘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農藥殘留問題的產生,其成因包括假藥的銷售與使用、違禁藥物的使用、農藥的疊加使用與過量使用等,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從農藥生產與銷售的源頭加以處理,進一步加強對于農藥市場的管理,杜絕假冒偽劣農藥產品的市場流通,杜絕違禁藥物的市場流通,以此減少農藥殘留超標的可能性。另外,應當進一步推動標準化體系建設,構建農殘速測地方標準化體系,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完善農殘速測機制。
政府機關主導建立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引導當地種植大戶進行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在示范基地中完全施工有機肥料,禁止使用違禁農藥與假冒偽劣農藥,禁止劇毒農藥在蔬果種植中的應用,在做好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禁止農藥疊加與過量施加等問題,禁止在飲用水水源頭保護地區使用農藥,避免水體污染,避免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產生,從而實現對基層農產品農殘超標問題的根源處理。
探究分析我國農殘速測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是極為必要的,在未來的技術應用與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針對假陽性速測問題采取合理措施,進一步推動設備研發與技術應用水平,進而加強對速測人員的培訓,建立三級聯動檢測機制,消滅農藥殘留問題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