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策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13)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傳統產業”模式為各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電力企業的培訓也不例外。“互聯網+培訓”是一種由網絡和信息技術構建的新型學習環境。與傳統的離線培訓相比,它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培訓資源,滿足隨時隨地學習,自主選擇和學習的需要,并且快速分享經驗。因此,本文將基于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試圖構建順應時代潮流的電力企業培訓模式,從而促進電力企業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向前發展。
(1)培訓需求模糊。培訓需求研究是培訓中最關鍵的環節。然而,在很多培訓中,還沒有通過培訓需求研究,或者培訓需求研究工作沒有到位,這直接導致培訓項目的設計和員工需要培訓不一致,針對性低,有效性沒有達到,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2)培訓課程不合理。由于對培訓需求的調查不充分,培訓課程的設置直接受到影響。一般而言,在電力企業中,根據培訓計劃和培訓課程,技能培訓計劃占培訓計劃總數的60%左右,技能培訓計劃中90%以上的培訓課程都是針對技能認證而設計的,課程與學員的要求往往不相一致。
(3)培訓方式較為陳舊。電力企業的培訓方式沒有太多創新,仍舊集中在幾種較為陳舊的方式中,這對于學員的學習熱情無法形成良好的刺激和提高。
(4)培訓評估不到位。培訓結束后采取考核的方式往往是通過閉卷考核來執行,但是這實際上給了員工較大的精神壓力,導致學員在培訓和考核的過程中較為緊張。同時,在培訓結束后的跟蹤調查也大多只是在走形式,甚至有些電力企業可能根本沒有后續的培訓跟蹤反饋部分。
(1)加強培訓項目和培訓資源的整合。從培訓項目的內容來看,培訓中心利用互聯網等網絡資源開展培訓課程內容需求調查,進行第二次調查,進一步了解培訓需求,分享最佳案例,讓學員參加培訓、課程設計。
(2)創新培訓方式。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應該改變一些常規的培訓方法。常規培訓項目包括一般管理、技術和技能知識。這些知識的培訓對象相對單一,項目內容相對穩定。可以積極開發微課件,開辟培訓微觀力量的構建。將常規培訓項目推向網絡培訓和移動學習,使有需要的人能夠在零散的時間內自由學習,并且在培訓項目計劃時不再統一組織培訓。
(3)創新評估方式。在傳統的電力企業培訓中,通過閉卷考核的方式來檢查員工培訓情況,很容易引起職工的厭惡。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需要進一步創新評估方法。可以使用手機客戶端、平板電腦等評估工具建立在線評估,不僅可以提高學員的接受度,還可以保證評估結果。
(4)加強場景化學習模式。基于場景的學習是現場培訓的有效方式。提高現場培訓能力日益成為技能培訓的重點。利用Internet技術模擬和虛擬現實工作場景,在訓練過程中以多維、三維圖像的形式呈現真實問題,使訓練對象能夠清晰地看到。
(5)加強國際交流。電力企業培訓應逐步調整傳統教學模式,按照國際標準培養專業人才,使學員具有國際視野,以及能夠具備多元文化背景、先進生產力所需的知識素質和能力。隨著電力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應該將“中國概念”和“中國標準”納入“國際概念”和“國際標準”,以增強中國在全球能源產業教育和培訓中的聲音。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培訓模式逐漸未能跟上現代培訓的發展步伐。加快培訓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在培訓系統的每個環節,都可以引入互聯網技術,以彌補原始培訓模式的機械性和不便之處。“互聯網+培訓”以其先進的技術和靈活開放的優勢迅速發展,將逐步豐富,改進和普及,成為傳統培訓方法的有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