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策
(吉林職業技術學院信息與機電分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技能,這樣的新型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對高職教育來說無疑是一個較大的沖擊。有不少的高職院校陸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業教育,但教育效果并不顯著,并未能為社會培養出多少優秀的創業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以高職汽修專業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詳細分析高職汽修專業創業教育的有效實踐路徑。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因此高職院校的汽修專業還未能探索出一條真正屬于創業教育的路徑,只是在相關的基礎課程中加入了創業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并不能真正顯示出創業教育的特色,其最終只會使創業教育走進重理論、請實踐的教育誤區。
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汽修專業普遍以創業大賽作為創業教育開展的主要載體,但學校的創業大賽在開展過程中也受許多限制,一方面,學校教師對創業教育了解甚少,在組織學生開展創業大賽時難免會存在欠缺,對創業大賽的風險評估、可行性研究等不能做到客觀全面。另一方面,學生對社會中的汽修行業了解甚少,在學校學到的關于汽修知識、理論、技能等不足以完全支撐其創業,并且學生對自己的職業、前景也沒有一個統籌的規劃,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開展創業大賽,就如失去了根基的建筑,遙遙不穩,因此創業教育的成功率得不到保證。
汽修專業的創業教育需要專業的知識理論與技能及豐富的相關行業的工作經歷,更需要專業的引導與教育,但當前高職院校的創業指導教師多由缺乏經驗的輔導員或是經濟管理專業教師擔任,因缺乏豐富的汽修船業經驗與專業的理論知識,難以給學生提供專業的理論指導,同時也使得創業教育的形式單一,創業教育與實踐脫離。
汽修專業是一個與生產一線緊密相連的專業,因此創業教育也應緊密結合市場環境,根據市場需求,市場特點,科學選擇創業方向,有效開展創業教育。當前我國的汽車后市場企業類型較多,因此學校在選擇創業方向時更應該科學全面,結合學生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情況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確定一個正確的創業方向。
當前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創業教育的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創業教育的效率,因此高職院校應努力改善這一教育現狀,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教育的時效性。首先,在校內創設創業名師工作室,由擁有豐富經驗的、理論知識扎實的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創業,由專業的創業教師引導學生研發與實施創業項目,提升學生的汽修技能與管理能力。其次,在校內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社團創業教育平臺,組織培養一些有創業激情的、有管理能力、有創業特質的學生,將這部分學生集中起來,通過他們帶動起校園內的創業氛圍與創業風潮,讓學生在此社團內相互學習、自主探索,從而更好地推動創業教育的落實。
任何學習都離不開實踐,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創業教育更是如此,為此,高職院校應整合一切有效的教育資源,在校內創設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首先,充分利用汽修實訓車間,建立起校內的汽車維修協會,并使該維修協會向外部提供技術服務,例如汽車美容、故障診斷、汽車保養、電器維修等服務,教師帶領學生為上門的車輛進行維護與修理,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其次,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與參加校內外的創業大賽,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總而言之,創業教育在現今的高職汽修教育中至關重要也必不可少,學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從各方面著手,做好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