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秋,王繼寶
(1.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葫蘆島 125000;2.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葫蘆島 125000)
當今國際上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主要分為雙軌制、單軌制與分支型學制三種。分支型學制靈活度最高,也是現今我國教育制度的發展方向,即在取得一定的教育基礎后就可以在高等職業教育與學科普通高等教育之間自由選擇與改變。
高等職業教育與學科型教育在社會功能和育人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具有課程操作性強、學習時間較短、教育專業化程度高、定向培養的特點,其培養目標主要是使學生獲得特定的技能或從事某一職業的實際能力,達到從事某一行業工作的目的。因此,社會教育的補充和技能訓練功能由高職教育來完成,意義重大。
(1)技能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高職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養時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既傳承了傳統的師帶徒的技能教育方法,又增加了學校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使得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滿足市場經濟時代企業對員工能力及素養的需求。
(2)有利于學生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學校在實踐課程中會結合定向企業的規章制度、員工操作標準等內容進行教育教學,同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參觀培訓,使學生對未來可能從事的崗位內容及基本操作規范予以了解。
(3)為終身技能學習提供可能性。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夠實現企業員工教育對學校的全面委培,并且企業能夠建立完善的技術人員終身學習機制。
(1)通過建設高水平智能型船舶管系實訓室,模擬船廠真實環境,通過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安全意識、創新意識。同時結合學院建設“教、學、做”一體化,具有真實場境,融教學、生產、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型實訓室的總體要求,加上“引廠入校”企業專家的指導監督作用,讓學生扮演各個實際崗位角色,熟悉生產設計流程,掌握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引進智能型模擬彎管機,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的管徑給出相對應的彎管效果,通過對學生進行船舶管系放樣技能培訓,能夠承攬相關船舶生產設計項目和任務。
(2)智能化是基于網絡技術、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以滿足人類各種屬性的需求。可以說智能化趨勢的出現是現代科技及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文章就如何實現校企共建智能型實訓基地提出如下措施。
①以育人為主要目標。校企共建智能型實訓基地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由于企業與學校的性質、出發點、具體目標具有顯著差別,但在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上卻具有趨同性,因此培育技能型人才應當作為校企合作的目標,以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為智能型實訓基地的主要內容,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②以合作發展為共建契機。校企合作打造品牌成為現今高職教育的發展潮流,這種品牌的打造是一種雙贏的結果,企業能夠以高水平技術人才的占有來提高自身品牌價值,而高職院校也可以通過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來提高學校的聲譽,獲得更多企業的關注,以便為在校學生的就業打造信息平臺,因此從這方面上看,企業與學校是一個共同體,而合作發展成為其實現智能型實訓基地的契機。
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要考慮到本地區及戰略地區的市場需求狀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作為指導來進行智能型實訓基地技能訓練的設置,突出技術培訓特色,打造科學技術優勢,推動企業或整個地區行業產業技術水平的升級與創新,實現區域性的發展。
隨著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職教育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改變,校企合作作為一種職業培養制度的創新需要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應用,并通過建立智能型實訓基地來使得學生、高職院校、企業三方在社會發展中獲得共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