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月芳??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年齡階段,因此這也就決定了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任務不僅是讓他們掌握知識,更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但是由于很多小學生對于品德與生活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以至于在課堂上常常表現得心不在焉,同樣,部分教師也沒有對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加以高度的重視。為了促使整個課堂教學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作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方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本文主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并針對“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的實效性教學”這一主題進行試論。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實效性教學;進行試論
一、 引言
在實際的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課堂中,其情況是不容樂觀的,很多小學生由于興趣的缺乏,常常處于心不在焉的學習狀態,而這也對教師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巨大影響。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改善,畢竟,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了。鑒于此,改變這一糟糕教學現狀的存在就變得尤為必要和迫切,而作為課程教師,就要立即對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索。
二、 當前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 教師對課程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入
在新的時代發展大背景影響下,加之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多課程也都按照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創新,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教師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然而,通過研究調查卻發現,部分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有不重視的態度和思想理念,與此同時,他們也始終認為:學習應試教育規定下的學科知識才是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也正是在這種唯分數論的背景之下,小學品德與生活相關課程開展的時間、次數都比較少。
長此以往,由于缺乏品德與生活課方面的相關知識教育,小學生將會犯很多思想意識上的錯誤,這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也將造成重要影響。
(二) 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加上其極其容易受到身邊人士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
通過深入研究調查發現,一些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方面的教師,他們不僅存在思想落后的問題,而且還缺乏較強的教學能力。比如:在教學《我們愛學習》這一課程的時候,很多教師依舊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學習”方面的問題展開探討,以及鼓勵學生記背一些能夠應付考試的關鍵詞句,這不僅無法促使學生意識到“愛學習”的重要性,而且也彰顯出了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
三、 促使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實效性教學的途徑
(一) 鼓勵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思想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課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想要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首先是引導廣大小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具體可以通過名人故事等形式展開,而當愛國情操和優良品質扎根于他們心靈之后,教師開展品德與生活課程活動也將變得更加容易和輕松。
其次是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教育。小學品德與生活課中所涉及的內容是比較多樣的,而心理方面知識所占比例也比較大。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班會、集會等形式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久而久之,校風班風的建設工作得到有效加強的同時,小學生們也將會擁有一個更加健康的心理。
(二) 確保教學課程話題的設置更加生活化
確保課程的話題設置更加生活化,才能促使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課程開展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因此,作為小學教師更是應該要做好相關的教學引導工作。
一般說來,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課堂上對于話題的設置,通常會遵循緊扣教材;貼近生活;難易適度這三大元素。比如:在教學《國家的主人——共同的責任》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有效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討論性很強的話題——“見到了老人倒地,該不該扶?”;“公交車上,該不該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由于案例比較生活化,從而更能促使學生深入地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
(三) 豐富相關教學活動內容
在整個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要得以彰顯,這樣才能促使整個課堂教學活動更有效。在此大背景影響下,為學生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以《生活中的安全》這一課程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相對生活化的場景:小明獨自在家做完作業后,發現肚子餓了,但是爸爸媽媽此時都還沒有回家,于是他就打算自己做好飯,可是由于操作不當,年齡太小,一不小心引起了火災……借此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如果我是小明,我應該這么辦?”之后,再將“生活中應該隨時注意安全”這一理念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
總之,通過這樣別出心裁的教學設計,既能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創設出更加良好的環境,又能獲得讓人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 結語
小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從小所形成的思想理念不僅會影響到其今后的發展,同時也會對社會發展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是肩負著巨大的教學責任和使命。所以在未來的日子里,小學教師要更加注重對有效教學方法的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事業取得巨大的發展和令人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吳坪.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2015,09.
[2]薩日娜.小學品德課程生活化教學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6,05.
作者簡介:
蔣月芳,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吳忠市裕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