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若明??
摘要: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并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是當前人們必不可少的現代化工具。但是,歸根到底,計算機到底是一臺機器,是由若干電子元件、硬件以及其他零件組成,這就意味著在使用的過程中,計算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而問題的產生就阻礙了利用計算機工作的正常開展,這就需要對計算機的故障進行診斷、排除以及維修。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針對計算機維修中常用的診斷方法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期通過正確的維修思維和維修方法保障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并以此提高工作生產效率。
關鍵詞:計算機;診斷方法;注意事項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普及,隨之而來的就是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故障。這些故障如果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就會阻礙相應工作的正常開展。但是維修計算機的前提是要對計算機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這就需要相應的機修人員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故障診斷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計算機出現故障的原因,從而把握維修思路,恢復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一、 計算機維修中常用的診斷方法探究
計算機維修就像醫生就診一樣,需要找到病因,才能夠對癥下藥。而找到問題的原因的方法有很多,就計算機維修而言,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能夠有效、準確地找到計算機出現故障的原因。
(一) 觀察法
觀察法是計算機故障維修過程中的最淺顯、最直觀的方法之一。當計算機出現故障,對計算機本身以及計算機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是排除計算機故障的必經步驟。首先是觀察計算機的外部環境,包括適應計算機工作的溫度、濕度、電源以及硬件狀態等等。同時,還可以通過觀察計算機內部的零件有無損壞、變形、燒焦等問題。同時,觀察法不僅僅局限于眼睛觀察,還可以通過聽、聞等方式。聽主要是送修人員的闡述,結合維修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對問題進行判定和甄別。其實是對計算機運行的聲音進行判斷,故障計算機的運行聲音和正常計算機運行的聲音是大不一樣的,因此,維修經驗豐富的機修人員可以通過聽判斷計算機故障的原因。
(二) 隔離法
隔離法通常用在當計算機硬件或者是軟件資源出現沖突或者是損壞時使用,在實際操作中,用隔離法將已經發生故障的硬件或者軟件進行屏蔽,或者將軟件進行強制卸載、硬件禁用、驅動卸載,從而根據每一次的隔離信息對計算機的狀態進行診斷。通過隔離法一般可以診斷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故障。首先是資源的沖突,比如I/O沖突和DMA沖突。這種故障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進行解決。其次是硬件之間的沖突。硬件之間的沖突包括主板與顯卡的沖突、軟件沖突等。主板和軟件之間的沖突可以通過修補補丁或者是禁用相應的硬件加以解決,而軟件沖突則要進行查毒處理,采取軟件重安的措施;最后是硬件與軟件之間的沖突。硬件與軟件之間的沖突通常可以通過計算機升級、下載補丁加以解決,通常都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 插拔法
插拔法可以用在故障計算機在關機狀態下,通過對可能出現故障的軟件進行拔出,再接通電源讓計算機運行檢驗計算機的運行狀態。這種診斷方式通常針對在計算機外部設備或者是板卡上的故障分析。通過插拔法可以逐一對問題進行排查。同時,插拔法還可以用“倒敘”的方式進行,就是將所有的部件全部拔出,然后逐一安裝測試,觀察計算機的系統運行,從而得出故障診斷結果。比如,在懷疑顯卡有故障時,在關機狀態下連接打印機,然后開機,在軟件驅動器和硬盤指示燈長亮的狀態下,檢測連接的計算機是否能夠進行復位操作,如果能,證明顯卡沒有問題,如果不能,表示顯卡故障。通過逐一插拔法的診斷,能夠更加清楚和徹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 計算機故障維修中的注意事項
計算機屬于一種精密儀器,在使用的時候要小心呵護,在維修的時候更要注意一些問題,小心操作。如果在問題診斷或是維修的過程中操作失誤或者是其他原因,很容易導致計算機出現重大故障。總的來說,在計算機故障維修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首先,不能夠盲目地加電測試,應該用萬用表對電阻值進行測量,如果電阻值過小,應該找出短路的原因,排除之后再進行加電測試;其次,不要在通電的狀態下插拔元器件以及內部的插頭,這種操作很有可能造成相關元器件的損壞和電路損壞;再次,在維修硬盤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不要打開盤體,否則容易導致盤體中的真空環境受到影響,造成磁盤報廢;最后,在進行加電測量元器件的管腳電壓時,應該注意可能的短路造成的芯片或者是線路板的燒毀。
三、 結語
計算機維修是計算機正常運行的保障。作為一名機修人員,應該牢牢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故障診斷方法,進而對癥下藥,提高計算機的維修效率。同時,在計算機維修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一些相應的問題,把握正確的方法,正確地維修計算機。
參考文獻:
[1]劉長青.關于計算機維修的基本原則及方法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
[2]陳忠利.計算機維修四原則在維修過程中的指導作用[J].電子制作,2013,(12x):103.
作者簡介:
謝若明,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