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時強+李潁??
摘要:圖式教學是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一種常規的,又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簡單、有效地傳遞地理知識,特別是展現地理知識的邏輯聯系。在現實教學過程中,運用圖式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區域認識、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和人地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重要能力,進而實現培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圖式教學;地理;核心素養
讓·皮亞杰提出:“圖式指的是個體對世界的知覺和思索的方式”。地理圖式指的是地理現象、原理等相關知識,在個體對之給予加工之后,在人腦內構成的地理知識板塊。這一圖式具備簡單、形象,能夠明確傳遞地理知識的優勢。地理學科素養涉及方面較多,普遍認為,地理核心素養屬于一種可以滿足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理念,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識和地理實踐能力四個方面。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圖式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必備品格,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目標。
一、 巧用地圖夯實區域認識
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幫助深化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如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巧用地圖能協助學生更確切地掌握世界各地的方位,明確各類地理事物間的聯系,強化學生新舊知識間的關聯,使學生在參與中、經歷中感受學習地理的快樂,獲得綜合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教學生認識日本的時候,單純地給學生說,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小島組成。大部分地區在23.5°N到45°N之間,因此屬于五帶中的溫帶。直白的文字闡述不可以讓學生確切地認識日本的具體位置,教師用地圖將這些內容展現出來,如此學生就可以深化對此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明白日本在什么緯度,什么經度,并從地圖教學過程中掌握北海道、九州、日本、朝鮮海峽等不同地區之間的關聯。
二、 構建思維導圖培養綜合思維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出:“地理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化解學習中的難題,讓他們明白和將來空間組織之間的關聯,具備查看空間組織的技能?!?/p>
思維導圖法就是我們說的腦圖,是一種以拓展思維而通過繪制圖表形式展示發散型思維的方式。這種簡明直觀的圖形語言,在將地理信息由文字向思維導圖轉化的過程中,知識點之間不僅存在層次關系,而且有因果聯系,這需要整體再次給予編碼,同時落實隱性和顯性信息間的轉換,最終構成明確的知識體系,具備形象直觀、概括性強的特征。在開展學習的時候,能夠協助學生整體把握學科的核心概念體系、核心方法和思想,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作為教師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認知支架,還可以作為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生自主建構學科核心概念體系。在開展地理教學的時候,讓學生參與其中,培育學生的繪圖能力,繪圖也是知識重現的過程,能促使學生的讀圖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協作學習、合作制作思維導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地理問題的綜合思維能力。
三、 設計有趣“圖”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新《初中地理課程標準》準則,“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依據學生的心智發展狀態調整教學方式,指引學生從生活中掌握地理知識。這更多的要求教師突出對生活化地理技能的應用。地理實踐是將地理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活有用知識的關鍵鑰匙。地理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需要,是建構知識的需要,是優化學習過程的需要,是踐行合作學習的需要。
經過認真研究,在學習了《地圖》一節后,為了學生更好地聯系生活實際,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的相關知識,筆者嘗試著設計《繪制學校平面圖》的活動。通過繪制學校的平面圖,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了學校各項設施的分布和校園全貌,東南西北的方向感也增強了,對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增強了自我的目測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了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設計趣“圖”,培養實踐能力的活動還有很多,好比,在開展“中國的行政區劃”教學中,筆者依據教學內容的邏輯關系設計“拼圖比賽”活動。通過拼圖活動使學生熟記各省的形狀、名稱及其位置,培養學生形成我國政區分布的空間觀念,在實踐中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四、 利用圖式創設情境培養正確的人地觀念
人地觀念是地理教學的核心理念,它包括準確的自然、資源、環境和人口觀等。對人地關系形成正確的認知,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學生個體的發展極為重視。在地理教學進程中,顯性的人地關系比較好掌握,隱性的人地關系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通過地理分布圖、地理示意圖等圖式來創設生動具體的場景,增大了教學容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活化了地理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得到相應的地理體驗,進而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樹立比較全面的地理教學觀念,從而更好地落實初中地理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成為對將來有極強責任感的公民是初中地理教師的歷史使命。
例如在《自然災害》教學中,對“了解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和成因”的教學片段設計中,教師給出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分布圖、地質災害分布圖、中國降水圖、中國地形圖,以及近幾年我國發生的主要自然災害的文字資料,以小組合作方式探究幾種自然災害成因,在討論過程中,筆者比較關注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獲取人地觀念,既鍛煉了學生獨立學習與探究的能力,也強化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對相關人地觀念的理解與培養,更為關鍵的是提升了人的生命發展的品質,讓他們養成終身發展的地理學習理念,對地理學科形成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黃為紛.論地圖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堂,2015,(3):38.
[2]楊思竅.基于地理問題解決的圖式教學[J].地理教學,2013,(14):30-32.
[3]顧嬋.課堂教學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地理教學,2016,(6):35-37.
[4]杜若明.談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47-48.
作者簡介:
徐時強,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正衡中學;
李潁,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新橋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