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任
摘要:當前我國為了深化結構改革,完善市場環境,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為特殊行業發展設置專項資金。但是這些專項資金在劃撥、管理、監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資金的作用,受政府委托的資本公司需要及時了解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仔細分析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提高專項資金的監管質量。
關鍵詞:財政專項資金;監管;問題;對策
國家為了優化我國的市場環境,使企業的投資發展環境更好,會對部分行業和企業進行撥款,促進該企業的發展,提高其市場競爭力。而這些專項資金一般會委托給某些資質良好的資本運營公司進行管理。但是這些公司在對專項資金進行管理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同的監管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對提高資金監管的質量非常重要。
一、財政專項資金監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方面
1.項目審批不合理
財政專項資金是為支持特殊行業的發展而設置的,它的使用必須體現政府協調市場的作用。因此,對專項資金的劃撥和使用需要經過嚴格科學的審查。但是目前的專項資金使用在劃撥和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政府對相關企業的項目資金審查方面調查不到位,出現了資金劃撥和使用重復交叉的現象,使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大大縮小,也限制了專項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某企業申請了某項農業實驗的專項資金,又申請了和該實驗相關的農業技術的資金,這兩項申請中有很多重復的部分,如果把相關重復環節合并就會縮減很多成本,而轉型資金的劃撥公司為它們劃撥兩項全額資金就會使財政資金嚴重浪費。
2.資金劃撥不到位
財政專項資金的劃撥需要經過規范的考察,對項目申請做詳細的分析,如果專項資金的使用沒有達到預期,就會對國家造成損失。當前,財政專項資金的撥款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就是撥款的程序不完善,給撥款的各項環節造成了不利影響。有的專項撥款審查的時間比較長,牽涉的環節比較多,使撥款的效率非常低,也給需要專項資金的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我國《預算法》規定,當年的資金必須在當年劃撥完成,如果撥款的程序不能得到完善,就會影響政府部門的考核評價[1]。
當前,很多立項的審批還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特別是對項目可行性的分析隨意性太明顯。這不僅會影響項目申請企業的積極性,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非常不利。項目審批和資金劃撥部門的協調不到位,致使很多項目資金的劃撥出現重復現象,這大大降低了專項資金的利用率[3]。
(二)公司方面
1.職責不明確
當前財政專項資金的運營公司和政府的相關單位和主觀部門在溝通上存在問題,政府部門為了更有效的發揮財政專項資金的作用才委托運營公司對資金進行監管。但是,很多政府部門又不能明確自身的職責,對運營公司的工作插手太多,導致運營公司的工作處處掣肘。而運營公司和政府部門溝通不到位,不能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和工作內容,就會影響監管工作制度的制定和人員的分配。運營公司在對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的時候,沒有制定明確的監督制度,對主要監管的內容認識不全面,不了解自身工作的職責,這些都影響了運營公司歲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工作。從人員方面來說,運營公司缺少對具體項目進行監管的專業人才,由于對項目不了解,在監督過程中搞不清自己的工作職責和邊界,經常發生監管不到位,或者越界監管的現象。
2.監管方式不完善
專項資金的使用需要政府委托的資金運營公司對其進行監督,特別是監督相關企業對資金的使用是否按照相關申請方案進行,監督其項目的開展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專項撥款要求。目前,在對專項資金進行監管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監督比較滯后,無法對相關企業起到督促的作用。在監督的過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事后,而對項目前期和中期的監督比較少,這會影響對相關企業使用專項資金的效果評價。還有一些監督人員在監督過程中只選取幾個重點環節,而缺少對項目全過程的監督,這種不完善的監督方式會嚴重影響轉型資金的使用效益。如果某些企業把專項資金用在其他方面,專項資金監管公司也不能及時發現,這就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對資金監管公司和政府部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2]。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專項資金的監管公司沒有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和體系,這就使監督工作的隨意性太強,沒有經過科學嚴格的規劃。
二、提升財政專項資金監管質量的主要對策
(一)合理規劃財政專項資金
為政府管理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的公司,需要了解政府相關部門的發展規劃,對專項資金的劃撥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形成預案。在和政府部門商議協調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該預案,使其體現出政府對資金扶持項目的具體方向。在了解政府的相關意向后,資金監管公司還要對市場的大環境和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考察,了解相關項目在本地區實施的可行性,并對具體的項目實施效益進行預測。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專項資金劃撥的大方向,使資金的使用更加合理,使資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二)嚴格審核項目
項目審批部門要加強學習,了解不同項目的相關專業知識,對相關項目的市場發展情況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摸底,在審核相關項目的時候要做到心底有數。某一項項目的審核需要把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當地政府的相關規劃以及本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在內。項目審批人員要對項目進行宏觀的考察預測,也要對企業實施項目的細節內容進行具體審核,只有從宏觀和微觀,全局和具體項目等各方面對具體項目進行全面的評價,才能使項目審核的結果更加科學,從而使專項資金的使用發揮出具體的作用。同時,項目審批部門要對相關項目資料的真實性和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現場考察,爭取了解相關項目最真實的情況[4]。另外,項目審批部門要加強和其他部門的聯系,了解各具體項目的審批情況,要使項目審批和資金劃撥基本處于同步進行的狀態。
(三)完善資金監督體系
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需要在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下進行,資金監管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和評價體系,對資金的劃撥、使用、考核等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在監督體系的設置中,公司需要組織專業的人員,并規劃完善的監管方案,對監督的內容、方式和評價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范。同時,要對不同的項目采取相應的合理監管措施,不能一概而論。對具體項目的監管內容要細化,明確每項環節需要達到的目標,并把監管的過程日常化,使監管體現在項目實施的各個方面。這樣可以督促相關企業積極采取正確措施,合理利用專項資金,也可以杜絕資金使用過程中各種挪用資金、浪費資金的現象。
(四)加強資金使用評價工作
專項資金的監管公司在對資金的使用加強監督的基礎上,也要加強評價工作,只有把監督的結果形成完整的評價效果,才會進一步促進相關企業合理規范的使用資金,才能使專項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想加強資金使用效果評價工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應該采用量化評價的方式,讓評價結果顯明易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經濟方式。該評價體系可以把相關項目的成本、收益、發展預測收益等內容以具體的經濟數字表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對各項具體的收益、成本等進行同一時期或不同時間段的對比分析。這種數字化、經濟化的對比評價方式,可以使評價結果量化,對公司進一步采取相關的獎勵和懲罰措施非常有利。
三、結束語
財政專項扶持資金是政府為了支持具體行業或企業的發展設置的資金,是政府優化市場環境的具體措施。因此,專項資金的使用必須達到政府政策的目的。受政府委托的專項資金監管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資金使用預案,在對具體項目進行分析預測的基礎上劃撥資金。同時,還要對相關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使其按照審批方案實施,并達到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真.完善專項資金監管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J].新經濟,2016 (17):42-42.
[2]楊晶晶.規范和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 (2):188-189.
[3]劉濤.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 (6):95-96.
[4]封延莉.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6 (2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