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杰
摘要: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不斷改革完善,之前執行的一系列規則和準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開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滿足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國家出臺了最新的政府會計準則,解決以往準則中政府會計業務在核算、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推動我國政府會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分析了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會計改革在賬務處理、信息系統、財務報告編制等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帶來的影響,并提出一些應對措施,希望能為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適應政府會計準則帶來積極影響。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應對措施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一直執行預算會計制度,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這種會計處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日漸顯露。政府會計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體系面臨較大的變化,給有關部門和人員帶來很大的挑戰,行政事業單位如何更好地適應政府會計改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一、政府會計改革重要性
政府會計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會計整合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內容,提高了各單位各部門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其次,政府會計將預算會計的收付實現制和財務會計的權責發生制結合在一起,使政府會計內容更加科學完善。新時期下政府會計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和可比性
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在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和可比性方面有積極作用。新政府會計準則對各行業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核算標準和核算口徑進行統一規定,會計處理上不再單獨區分,而是對各行業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有機的整合,這一改革能夠顯著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過去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實行收付實現制,政府會計改革后,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將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相結合,更準確、全面地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成本,例如,增加了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壞賬準備等內容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這些內容能夠為決策提供更完整的數據,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相關性和信息質量。
(二)提高績效管理水平
政府會計改革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水平。一方面,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引入權責發生制,可以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各項行政成本和運行費用,強化了政府績效管理,解決了以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準則下部分成本費用脫離實際情況的問題,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進一步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機制。另一方面,政府會計改革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防止行政事業單位腐敗現象的發生。政府會計改革后,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提供資產負債表等財務報表,有關監管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監督,這一舉措充分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形成有利的監督機制,能夠加強廉政建設,防止貪污腐敗現象發生。
(三)資產情況更加準確
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狀況進行了更明確的規定。首先,明確了資產確認標準。財政部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頒布了關于存貨、固定資產、投資等六項具體準則,以及固定資產準則應用指南,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取得了資產的控制權以后,才能將其列入資產項目進行核算。其次,細化了資產核算方法。政府會計準則引入權責發生制后,新增了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壞賬準備等會計科目,將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化,對固定資產專門借款的利息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區分,這些改革都更加真實地反映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狀況。再次,增加了資產核算內容。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增加了文物文化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核算內容,完整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情況。
二、政府會計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
(一)賬務處理更復雜
政府會計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在預算會計核算的同時進行財務會計核算,財務會計核算采用的權責發生制與預算會計采用的收付實現制是完全不同的會計處理原則。行政事業單位有關會計人員長期使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會計核算,已經熟練了這一會計處理方式,加之權責發生制的核算方式賬務處理較復雜,行政事業單位的基層會計人員可能由于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不高等原因難以適應權責發生制的核算方式。這種現象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基層會計人員出現抵制情緒、工作積極性下降,不利于新的政府會計準則的實施,這時,新舊準則的有效銜接非常關鍵。
(二)會計信息系統不滿足發展需要
政府會計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采用平行記賬的會計核算制度,進行預算會計的同時,要加入財務會計核算。而目前會計信息系統局限于單一的核算方式,難以達到將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整合到一個系統的條件。具體表現為:會計信息系統具有單一性,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在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上有所不同,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無法做到整合;不同行政事業單位擁有不同的會計信息系統,這會加大新政府會計準則推行后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軟件改造升級統一控制的難度,為新準則的順利實施帶來阻礙。
(三)財務報告編制難度加大
財務報告編制難度加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引入了權責發生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報告在編制上技術性更強,內容更為復雜。習慣于收付實現制下預算會計報告編制的財務人員,第一次編制權責發生制下的財務會計報告會有很大難度。其次,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增加了資產項目,資產種類更繁多,核算方式上也有相應改變,造成資產負債表編制困難。最復雜的部分是合并報表的編制,尤其是內部調整抵消分錄,如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層級多、內部交易發生頻繁,會加大財務會計人員合并報表處理難度。
三、行政事業單位應對措施
(一)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以適應新時期政府會計改革。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已經不能滿足新準則的要求,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一方面,要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加強財會人員專業能力培訓。財務會計人員在政府會計核算過程中是一支主力軍,尤其在新政府會計準則實施后,財務會計專業人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行政事業單位應該更加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積極為財務會計人員提供學習深造機會,不斷提高單位內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新準則的宣傳和學習。新準則頒布后,有關人員一時難以適應,單位應該專門組織財會人員進行新準則的學習和交流,不斷熟悉新準則的各項規定,更好地運用在實際工作中。
(二)調整和優化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信息系統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夠簡化財會人員工作流程,降低工作強度和出錯率,提高工作效率。新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更為迅猛,行政事業單位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加大會計信息系統的調整和優化。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強化責任意識,增加資金投入,加大系統開發,有效地將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核算系統進行有機整合,并實現與其他信息系統的有機結合,更好地適應新準則的要求。
(三)加強資產管理
政府會計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種類更繁雜,對相關人員的資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明確各部門和員工的職責范圍,進行不相同崗位相分離控制。另一方面,加強資產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及時記錄資產狀況,確保資產安全。
四、結語
政府會計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優化整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系的重要措施。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應對政府會計改革,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調整會計信息系統、加強資產管理,更加從容地面對政府會計改革帶來的影響,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菲.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經貿實踐,2018 (06):53-54.
[2]張紅.試析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下的財務核算模式[J].管理觀察,2018 (18):161-163.
[3]徐紅權.事業單位存貨核算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探討——基于相關會計制度規定的探討比較[J].納稅,2018,12 (2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