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書彬
(昆明市環境監控中心云南 云南昆明 650500)
首先,環保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環保信息化并不是簡單地環保技術問題,同樣也是制度建設問題,與之相通的環保信息公開的問題同樣涉及到技術問題,同樣也涉及到大的環保政策態度、體制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其次,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環保信息化被高度重視并加速建設對于環保信息公開完善影響來說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環保信息化建設提高了人們環保的意識,并方便了人們參與環保的途徑。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廣泛受到網絡信息化技術的影響,同樣,在當前環保問題頻發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形勢下,人們環保意識和參與環保建設的觀念逐漸增強。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環保建設的經驗表明,沒有廣泛的民眾參與的環保建設并不會真正改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由此,環保工作需要有效調動社會各界的持久支持。而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為環保信息公開提速,為社會各界參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環保信息化建設促進政府環保信息公開制度的完善。環保信息化建設是現代技術在環保領域的現實應用,能夠大大提高政府在環保信息搜集、環保科學發展以及應急環保事件的處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政府環保工作的效率,由此,間接促進了政府在環保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設。
從制度層面來看,當前影響我國政府環保信息公開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立法缺陷上。政府環保信息公開制度沒有法律層面的具體細則,缺乏法理和環保監管的可操作性,造成很多環保信息公開的政策在落實上大打折扣,造成了政府、企業等逃避、拖延甚至拒絕公開相關環保信息的情況發生。具體來說,在現行的環保法律上對于環保信息公開的義務主體范圍缺乏科學合理性,再加上政府環保信息公開定義界定模糊,法律程序的不明確,導致信息公開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與此同時,環保信息的公開不僅會增加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量,還會產生義務責任,由此,環保信息公開更是難上加難,這些都造成了政府環保信息公開建設進展緩慢,嚴重影響了環保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我們主要從技術、人才、資金三個角度分析政府環保信息化建設問題,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環保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在近些年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中,環保信息化建設才逐漸受到重視,關于環保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仍然在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存在突出的問題。從環保技術角度來看,環保技術是環保信息平臺和系統建設的核心支撐,當前我國在環保技術研發和引入方面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人才投入。從環保信息化人才方面,政府相關的環保工作人員專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信息素養能力建設。從資金方面來看,環保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由于環保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需要確保資金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單單依靠政府財政支持不是環保信息化建設的最終途徑。
互聯網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于環保信息公開完善來說,能否切實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效應,既需要國家和企業加大環保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同時還需要能夠把環保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由此,在環保信息技術的應用中,應該不斷創新應用手段,豐富環保信息化技術的轉換方式,做到技術盡其用,人盡其才,提高科技利用率,才能夠發揮環保信息化的優勢,才能夠提高政府環保工作效率,提高社會的參與程度。由此,才能夠應對當前嚴峻的環保形勢,從技術入手,引入專業人才,提高科研隊伍、管理隊伍等隊伍素養水平,倒逼制度建設,倒逼環保信息公開的完善。
既然當前政府相關部門的環保信息難以實現主動公開,那么就應該從基本國策和依法治國的高度,在法律層面上行完善政府環保信息公開的相關內容,明確界定環保信息公開義務主體范圍,細化環保信息公開方式和程序規定內容,確定環保信息公開、及時更新的原則機制,講明政府失責的處理辦法,加快我國環保信息公開法律建設的步伐。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于互聯網時代環保信息公開的重要意義以及政府在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聯合政府行政管理、環保以及技術部門,共同為互聯網環境下構建完善的環保信息公開體系而努力,以此來促進我國環保工作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