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行的范圍擴大,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但是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車輛的增加,這也是必然的趨勢。
那么,在限行之后。我們的出行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呢?是否有其他替代的交通工具可以來緩解出行的壓力。
曹操專車
從2013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陸續進入國內市場,到2015年上海、北京等地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爆發,再到2016年新能源市場的整體銷量突破30萬輛,及至2017年初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了百萬輛級體量,且正逐步上升。
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曹操專車,是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第一平臺。目前,曹操專車已覆蓋杭州、寧波、青島、南京、廈門、成都、天津、太原、大連9個市級區域,現已在全國投入近9000輛新能源專車。
共享單車
截至2017年11月底,成都市共享單車總數約130萬輛,運營企業7家。其中,OFO小黃車約70萬輛、摩拜單車約50萬輛,占全市單車投放總量92%。小黃車每日車均訂單數超過3單,每日為成都市民提供服務200多萬次。
成都也是全國最早出臺鼓勵和規范共享單車發展意見的城市,共享單車在限行之后,為大家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解決短距離出行,緩解城市擁堵。
地鐵
目前成都已有6條開通運行的地鐵線,總里程179公里,共設123座車站。單日客運量突破300萬大關,線網日均客運量位居全國第六位。并且從2018年開始,針對長距離、高頻次的乘客還能享受到6折、9折等不同優惠,這也是鼓勵大家綠色出行。
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是2016年初才進入成都的,目前已經有例如盼達用車、EVcard等多家企業,至2018年底,成都將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絡,服務網點達到2500個,充電樁達到1萬個。
到2020年底,成都將形成覆蓋廣泛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絡,服務網點達到5000個,充電樁達到2萬個。
公交
成都公交線路220余條、公交車5200余輛,日均載客量從52萬人次增至目前320萬人次,增長5倍 ,占成都市中心城區近90%公交市場份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