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新的限行政策出現后,您認為會給乘用車銷售領域帶來哪些影響?
主要涉及兩個方面,首先對新能源汽車非常有利。眾所周知,新能源車在成都是不限行的,所以新的限行政策的出現,對新能源車的銷售是一個拉動作用。我身邊準備買車或者看車的人,都開始著眼于新能源。在這其中,我認為15萬左右的新能源車是一個比較大的爆發點。
對傳統燃油車方面,可能會有一些明顯的壓制作用。而且,新的限行政策從之前的二環到三環區域,變為了現在的整個繞城高速內。包括身邊的朋友,也在說準備等一等。我認為這個“等一等”也分為兩個方面,如果限行是持續性的,或者變為常態,那很多人就會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方向考慮。如果是間歇性的,比如霧霾天氣實行限行政策,天氣一好就放開,這樣的話周期短,不會太影響到消費者的決策。
總之,對傳統燃油車會有一些沖擊,但對新能源是個利好。
那您覺得,這些影響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是好是壞呢?
我認為是好事。首先就是國家在推新能源的戰略,也采取了給予新能源車補貼,給路權這樣一些措施。而對于地方來說,限行政策可以緩解交通壓力、改善空氣污染等,對于新能源車的發展來說是好的。總體來講,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不能單純看銷量,而是要更多的關注結構的變化。比如相比于往年,今年增長的車型當中,結構占比是怎樣的,這個很重要。
你認為新的限行政策實施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新能源車是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售價較低的傳統燃油車,會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少。新能源車本身成本高,而相同價位來說,新能源車的檔次以及配置會比同價位燃油車更高一些,因為國家有補貼,這對提升我們車輛的檔次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長此以往,低端車的市場越來越小。這是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上看。
據我了解,很多傳統汽車從業人員對新能源汽車并不看好,您怎么看待這件事?
我認為主流車企可能不是不看好新能源產業,而是還不愿意承認。在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蛋糕中,主流車企還是占大多數。而就擁有百年汽車工業的品牌來說,它的積累和沉淀,是互聯網造車這個汽車行業的后來者,沒有辦法超越的。而對于他們來說,想要超越百年車企,需要的就是“彎道超車”。依靠另一種技術支持實現造車夢。現在據我了解,雖然很多傳統車企說并不看好新能源汽車,但是它們也在潛心研發新能源。
在未來的10年、20年或者更長的一段時間,新能源占比會有明顯的提升嗎?有沒有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
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來看,我認為可以用清潔能源來代替新能源這個概念。清潔能源包括新能源,在15年這個時間段內,清潔能源的車會大批量的出現,而傳統柴油車會逐漸減少。而清潔能源包括電動車、天然氣汽車、氫能源汽車等一系列對環境貢獻更有優勢的汽車。
在我看來,清潔能源是未來的趨勢,而從能源結構來講也會更加的多樣化一些。20年之后,能源結構和來源不能是單一、也不能是唯一的。正因為有了多樣化,才有競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