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廣西詩徵丙編》是廣西陸川人呂集義編纂的一部廣西詩歌總集。呂集義(1909—1979)廣西陸川人。中山大學畢業后,任教于陸川中學。1940年任廣西省政府咨議,1941年至1944年在廣西省通志館任秘書??谷諔馉幤陂g,在桂林與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李任仁等愛國民主人士過從甚密。1947年任廣西省文獻委員會委員。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參事。1955年任廣西省交通廳副廳長。曾為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廣西通志館副館長等職。
《廣西詩徵丙編》編纂于呂集義于1941至1944年在廣西省通志館任秘書期間。這是廣西文化史上繼清代張鵬展的《嶠西詩鈔》、梁章鉅《三管英靈集》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廣西詩歌總集,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因而值得重視。然而,遺憾的是,這部著作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有關研究成果寥寥無幾。為此,本文試略作闡述。
一
《廣西詩徵丙編》共4卷,收錄詩人106家,詩982首。關于 《廣西詩徵丙編》的編纂起因,呂集義在給此書所作的序中作了說明。他說:
廣西詩有總集,昉于上林張南崧鵬展之《嶠西詩鈔》,福州梁茞林章鉅復有《三管英靈集》之輯。張《鈔》起明迄清嘉慶末年,作者都二百數十家,詩二千首。梁《集》起晚唐迄清道光初年,所收幾倍張《鈔》。吾桂僻處南服,風氣醇樸,詩人吟詠,惟抒性靈,以標榜為恥。每深自閉藏,寧飽蟫魚之腹。張梁二公,網羅放失,蔚成巨帙,歷代詩篇之不墜者,賴有此耳。百年以還,嗣響闃然,即有所作,如施香海之《挹蘇樓同人詩鈔》,李子黻之《柳堂師友詩錄》,大都之時交游投贈之什,采摭未廣,且不盡為桂人。而道咸之際,廣西詩壇云蒸飚發,作家之多,篇章之富,前所未有。脫無人焉為之鈔錄編次,散佚可念。夫人負匡濟之才,撥亂反正,膏澤斯民,固無與于詩。然余事為之,以吐其磊落英多,志其奇略偉跡。后之讀其書者,未嘗不想慕其為人。至若埋身草芥,有志未申,惟假詩章寫其幽憂抑郁,忍饑寒窮,晝夜雕肝鏤腎,以之為性命者,身后乃無斷句只字之傳九京,即無所對,吾輩生其后者,不能不引以為深疚者矣。①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呂集義編纂此書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其目的至少有兩方面:第一,繼承張鵬展《嶠西詩鈔》和梁章鉅《三管英靈集》的傳統,為廣西文化保存資料。呂集義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張、梁二人的功績,另一方面又為張、梁之后,廣西詩壇在道咸之際出現了“云蒸飚發,作家之多,篇章之富,前所未有”的局面,而在總集的編纂上卻再無后繼之作而深感遺憾,“脫無人焉為之鈔錄編次,散佚可念”的話可見他的思想。在這篇序的最后,呂集義寫道:“當兵戈擾擾之日,余得茍全性命,從容閑適高樓,風雨兀兀,朝昏與蟫蠹爭一日之得失,為鄉邦文獻竭其棉(綿)薄,非先賢精靈呵護之,力不及此。而余乃忘其谫陋,希蹤前徽,肩此重任,羞不勝喜懼之感。倘亦張、梁二公之所默許乎?”在抗日戰爭的“兵戈擾擾之日”,正是因為有著“為鄉邦文獻竭其棉薄”的責任與用心,才可能“朝昏與蟫蠹爭一日之得失”。第二,表達對廣西前輩詩人的仰慕與同情。呂集義將前輩廣西詩人分為兩類:一類是“負匡濟之才,撥亂反正,膏澤斯民”的達者。對于這一類詩人,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可以“慕其為人”。一類是“埋身草芥,有志未申”的人生失意者。這類人在“忍饑寒窮,晝夜雕肝鏤腎,以之為性命者”的狀態下,通過詩歌,“寫其幽憂抑郁”。對于這類詩人,如果不為他們留下片言只語,作為后輩,是深有愧疚之心的。正是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促使呂集義克服重重困難,編纂了此書。
至于本書的編纂過程,呂集義說:“居桂林二載,嘗從游公私藏書之府,凡遇鄉賢詩篇,必擇尤錄存。四方好友頗聞其事,往往輾轉投寄,時日既多,聚積斯富。道咸至今,凡得百數十家,亟加編次,命曰《廣西詩徵丙編》?!笨梢?,此書的編纂是在兩年之內完成的,也就是1941年至1943年。因為這時呂集義在當時的廣西通志館任職,因為工作上的便利,所以才得以“從游公私藏書之府”,搜集到大量相關材料,最終完成此書。
此書之所以命名為“丙編”,是因為呂集義在編此書時有一個宏大的計劃,“丙編者,上所以別于甲乙,下所以另于丁戊也。張、梁二家之書美矣備矣,然不能無缺,且求之坊間與夫藏書之家,已不易得。于是重加編校,拾遺補闕,亦復有獲,爰訂自唐至明為甲編,自清初至嘉慶為乙編,丙編即本編所收。起道光至民國近年,皆為張、梁二書所未及收者刊布,視他編尤亟,遂先付梓。繼今將更采輯同時儕輩之作為丁編,為戊編,以次刊行,吾桂二千年詩庶乎足徵于此,前輩慮謀施設、文采風流亦可于書中見之?!雹谟纱丝梢钥闯?,《廣西詩徵》作為一部大型的廣西詩歌總集,是有甲、乙、丙、丁、戊等多編的設想的,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呂集義只編成了丙編刊印出版,其他各編或曾編成,或根本未曾著手,出版則均付闕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此書的體例是比較嚴格的。對此,呂集義在此書的《凡例》中作了詳細的說明,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書的編纂特點。一是收錄作品的范圍,“起道光初年,迄民國近年。生存者不錄?!薄氨揪幩洠艦樾芦@材料,其見于張鵬展《嶠西詩鈔》與梁章鉅《三管英靈集》者,已分別編入甲、乙二編,本編不錄?!边@就從時間、作者、材料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限定。二是材料的來源,“本編所收,或鈔自專集,或采諸選本,或搜之方志,或采自詩話、筆乘,或為友人抄寄”。三是收錄的標準。對此,呂集義作了說明:“應制作不錄,香奩體不錄,回文體不錄,壽詩不錄,竹枝詞不錄?!弊鞒隽恕拔宀讳洝钡南薅ǎ珱]有在此之外作出按什么標準收錄的限定。四是詩人的編排次序與詩人小傳。“廣西詩人,生卒年月多不可考,次序先后,頗費揣臆。張《鈔》于每卷首以篇幅多者領之,篇幅少者,即時代較前,亦次于后。梁則以科甲年歲定其先后。二家義法互有得失,本書擇長舍短,悉心考訂。”“每一作者,系以略歷,其不可考者,姑從闕略?!薄伴|秀方外之作,舊例別置一卷,附于書末。心存歧視,未為允洽。茲依時代列入,不復別為立卷?!边@就是說,此書在詩人先后的編次上,是取張、梁二家之長,補二家之短。實際上是主張按出生的時代先后來定排列先后的次序。而在具體詩人的編次上,本書最大的特點或亮點是將女性、方外詩人并入各卷中,而不是像張、梁二書以及其他總集一樣,另立閨秀、方外兩類,置于附錄中,以示輕視。這充分體現了呂集義的現代眼光和胸懷,使此書具有了不同于封建時代詩歌總集的時代特色。endprint
二
廣西詩歌總集的編纂,自張鵬展《嶠西詩鈔》和梁章鉅《三管英靈集》之后,再無真正意義上的總集問世,《廣西詩徵丙編》雖然只是《廣西詩徵》的一部分,但獨立成書,具有獨特的價值。
《廣西詩徵丙編》的價值之一就是開列出了一份較為完備的自道光初至民國初年廣西優秀詩人的名單。從收錄的詩人來說,《廣西詩徵丙編》與張鵬展《嶠西詩鈔》、梁章鉅《三管英靈集》、施彰文《挹蘇樓同人詩鈔》等有一定的重合之處,但是,《嶠西詩鈔》《三管英靈集》《挹蘇樓同人詩鈔》都是道光時期的著作,而且如《三管英靈集》,就定了“近時作者,其人尚存,則其詩不錄。昭明輯《選》,具有成規,良以造詣,定諸身后,而近名戒于生前。茲收近代之詩,必其人皆已往者”③。因此,其收錄的截止年代最遲也就在道光時期。再往后就再無全集性廣西詩歌總集了。《廣西詩徵丙編》是廣西文化史上第一部比較全面地開出了道光初至民國初年廣西詩壇上比較優秀詩人名單的著作?!稄V西詩徵丙編》共收錄詩人106家,從清代道光至民國初年的大部分廣西優秀詩人都被收錄。這是此書之外其他的著作未曾做到的。這106家詩人中,見于《嶠西詩鈔》《三管英靈集》《挹蘇樓同人詩鈔》是少數,多數都不見于此三書中。這些被收錄的詩人,有的是有專集存世的較著名的詩人,例如文壽華、蘇宗經、況澍、況澄、李守仁、鄭獻甫、朱琦、廖鼎聲、龍啟瑞、王拯、周必超、倪鴻等,但許多詩人并無專集,其人其詩,均是呂集義從各處資料中輯錄所得,因而顯得十分珍貴。例如王宸、古紹先、韋京儒、朱啟鴻、劉晉、趙勷、甘長杏、黃鵬穎、陸仁凱、靳邦慶、唐鐘偉、李受彤、王舟等,這些詩人多不見于一般的廣西詩歌總集或選集中,又無專集存世,而是散見于各種資料中,幸得呂集義搜羅爬梳,才得以名傳后世?!稄V西詩徵丙編》成書距今只有70余年,時間并不太長,但是,有關廣西的資料,經歷了多次劫難,許多已不存于世,如無呂集義的努力,有的詩人可能永遠湮沒無聞。所以,呂集義此書在保存史料上有特殊之功。
《廣西詩徵丙編》的價值之二是保存了大量詩歌資料。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未見于詩人專集或其他詩歌總集中的作品。這方面當然最突出的就是那些既無專集,又不見于其他廣西詩歌總集或選集中的詩人作品,如上文說到的王宸、古紹先、韋京儒、朱啟鴻、劉晉等詩人的作品。這一類詩歌資料最為難得,也最為珍貴。
②名字見于其他詩歌總集中,但作品不見于其他詩歌總集中的詩歌。這就是說,有的詩人及作品雖然被《嶠西詩鈔》《三管英靈集》《挹蘇樓同人詩鈔》等總集收錄,但《廣西詩徵丙編》收錄的作品與那些詩歌總集收錄的作品有異。例如繆艮,施彰文《挹蘇樓同人詩鈔》收錄此人10首作品,《廣西詩徵丙編》也收錄了此人7首詩作,但兩相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廣西詩徵丙編》收錄的繆艮的七首作品中,《野處》《秋柳》《庭樹》是《挹蘇樓同人詩鈔》中沒有收錄的。這三首詩對于本來就存詩不多的繆艮來說,就顯得十分珍貴了。
《廣西詩徵丙編》價值之三便是選詩之功?!稄V西詩徵丙編》雖然是詩歌總集,實際上像很多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詩歌總集一樣,是總集與選集的合一。因此,書中的多數作品是從詩人別集中選出。要從眾多的詩人作品中選出詩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非易事,這需要有對詩人作品的深入研究和較高的鑒賞水平。清代曹貞秀序《明三十家詩選》說:“選詩之家大要有二,曰以人存詩、以詩存人,以人存詩則失之濫而無當別裁之旨;以詩存人則失之嚴而罔具尚論之失。求通兩家之驛,厷其失而兼其美者,戛戛乎其難矣。”④在這一方面,呂集義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呂集義在此書的《凡例》中對選詩時不收錄的標準作了說明,即“應制作不錄,香奩體不錄,回文體不錄,壽詩不錄,竹枝詞不錄”。但具體收錄什么作品,他又沒有作出明確的說明。因此,我們只能根據他所收錄的作品進行推測。大體而言,呂集義主要的選詩標準是:
1.優秀詩人之作。《廣西詩徵丙編》所收錄的大部分作品應當說是具有較高質量的,也就是盡量選取各家優秀詩人之作。呂集義采取的原則是,優秀詩人、優秀詩作較多的詩人則多選,一般或平庸的詩人則少選或不選?!稄V西詩徵丙編》收錄的106家詩人中,20首以上的有李葆祺(23首)、文壽華(22首)、況澄(23首)、李學玉(20首)、鄭獻甫(41首)、朱琦(94首)、廖鼎聲(34首)、龍啟瑞(24首)、王拯(30首)、蘇時學(57首)、施彰文(33首)、彭昱堯(31首)、許懿林(39首)、黎申產(20首)、王必達(39首),這15位詩人的名單基本上涵蓋了清代道光以后大部分著名的廣西詩人,從人數上來說,只占全書106家詩人總數的14%,但《廣西詩徵丙編》收錄的這15位的作品總數則達530首,占全書982首的54%。顯然,呂集義將全書收錄的重點放在優秀詩人上。這顯然是因人存詩,同時也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選詩辦法。
2.優秀之作。對于一部詩歌總集來說,能否做到選錄優秀之作,這是衡量其質量高低的最重要的標準。在這一點上,呂集義在選錄作品時,不管是優秀詩人還是一般詩人,均比較好地堅持了這一原則。對于優秀詩人來說,其作品數量多,可以選擇的空間大,但也需要敏銳的眼光。對于這些詩人,呂集義采取了較為嚴格的標準,所以,選錄的作品能從嚴要求。例如況澄這位詩人,其《西舍詩鈔》等作品集中保存的詩歌作品數量是比較多的,但是,呂集義只選了他23首,即《卜居》《游龍泉寺》《泊長沙值盛漲賦三十二韻》《讀王禹偁北樓感事詩》《謝客》《哭多兒》《觀秋榜歌》等。這些作品無一不精,往往題材獨到,寫景真切,抒情真摯,言理透徹,在內容和藝術上均堪稱況澄詩的上品。從呂集義選況澄詩可見其選詩功夫和標準。
3.有特色。呂集義在選錄詩歌作品時,不僅看重每一首作品的特色,而且非??粗孛恳晃辉娙说恼w特色,試圖用選詩的方式來展示所選詩人的特色,這是呂集義在本書做得最成功的地方。例如廖鼎聲,這位臨桂詩人,其一生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以詩論詩,著有《拙學齋論詩絕句》。呂集義似乎看到了廖鼎聲的這一特色,因此,特意選了他的《偶作論詩二首寄示兒輩次章即奉題張中丞(粵卿)所刊〈杉湖十子詩〉卷尾》《閏十月廿有七日夜夢與王定甫通政席間論文甚歡覺后書此即寄》等有關論詩之作,以體現其喜愛以詩論詩的特色。再如蘇念禮這位天才而短命的詩人,雖然作品存世不多,但是寫詩卻極有氣勢,頗具豪放之風,是道光以后廣西詩壇上難得的豪放詩人。因此,呂集義選錄了他13首詩,其中就有《梧江觀漲步李廷輔農部(仕良)原韻》《系龍洲》這兩首長篇古體,凸顯了蘇念禮詩歌的特色與成就。endprint
正是由于呂集義至少在以上三個方面的努力,從而保證了此書的基本質量,成為清代道光以后廣西詩歌最重要的詩歌總集。
《廣西詩徵丙編》的價值之四是延續了廣西總集的編纂傳統與鄉邦意識。自從張鵬展編纂《嶠西詩鈔》、梁章鉅編纂《三管英靈集》以后,在近一百年的時間內,雖然詞有況周頤《粵西詞見》,文有周嵩年《桂海文瀾》等,但詩歌總集的編纂則基本是一片空白。在這種情況下,呂集義以一人之力編成此書,在廣西詩歌總集的編纂上,可謂承下啟下。一方面,它繼承了《嶠西詩鈔》《三管英靈集》的舊傳統,另一方面,又開啟了現代人用現代意識編纂廣西詩歌總集的新傳統(例如不再單列閨秀、方外兩類),使后來的廣西詩歌總集編纂有法可依,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資料?!秿髟娾n》是張鵬展受了當時在京城為官的廣西人卿敦甫、何弨甫、卓寬甫等的鼓勵:“吾粵西素無輯本,何不采取匯纂,俾不盡湮沒,亦敬梓之意也?!雹萦谑潜阌辛诉@樣一部“存一省菁華于萬一”的著作。由此開始的廣西鄉邦文學研究意識,經過后人的不斷強化,到了清末民國而達極盛?!稄V西詩徵丙編》顯然延續甚至強化了這種意識。呂集義在此書序中所說的“吾桂僻處南服,風氣醇樸,詩人吟詠,惟抒性靈,以標榜為恥。每深自閉藏,寧飽蟫魚之腹”的話,與張鵬展在《嶠西詩鈔》序中所說的“粵西士習,大抵務實而不務名。上焉者生平刻勵于道德經濟之業,不屑于雕章棘句以示長。間有山林績學之士,風雨一編,苦心鏤刻,只以自怡,未嘗刻集以炫于世。是以粵西之詩少有存者”何其相似!它不僅為后來開展的廣西地方文學、文化研究提供了資料,同時也在文學研究領域內強化了廣西鄉邦文學的研究,使之成為廣西鄉邦文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
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廣西詩徵丙編》成于一人之手,而且又是在“兵戈擾擾之日”,所費時間也僅兩年,因此,也存在著一些瑕疵。
首先,作為一部總集的規模不夠宏大,顯得單薄?!秿髟娾n》收詩人200余家,詩作2000余首,更不用說數倍于《嶠西詩鈔》的《三管英靈集》了。當然,《嶠西詩鈔》和《三管英靈集》所收錄的時代要長得多。而道咸之際,是廣西詩歌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如呂集義自己在本書自序中所說,“道咸之際,廣西詩壇云蒸飚發,作家之多,篇章之富,前所未有”。道咸之后的同光時期,廣西詩人仍然人才輩出?!秿髟娾n》和《三管英靈集》這兩部總集的編者都是道咸之際人,由于時代及編纂體例的限制,他們并沒有全面收錄太多收錄道咸之際的詩人及其作品,他們當然更無法看到同光時期至民國初年廣西的詩歌創作。這實際上為呂集義留下了較大的收錄空間。然而,《廣西詩徵丙編》只有4卷,收錄詩人106家,詩982首。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呂集義考慮到《廣西詩徵》甲乙丙各集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但就現已單獨成書的規模來說,是顯得較為單薄的。這就導致了一些有一定成就的詩人和作品并沒有收錄進書中,有遺珠之憾,以詩存人的目的并沒有完全實現。例如,楊廷理、黎君弼、黃體正、潘乃光、唐國珍、李誠、王國梁、鐘毓奇、謝蘭、黃煥中這些詩人,他們不僅詩的特色比較鮮明,而且成就也不俗。遺憾的是,他們并沒有被呂集義收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書的價值和意義。在我們看來,從道咸至民國初,從廣西詩壇創作的實際情況看,《廣西詩徵丙編》的規模至少應當再擴充一半,達到詩人約150家、詩歌約1500首,才可能較好地實現全面反映道咸至民國初廣西詩壇詩歌創作的目的。由此可見,《廣西詩徵丙編》現有的規模是遠遠不足的。
在規模不夠宏大的背后,其實隱藏的是呂集義在編纂《廣西詩徵丙編》時擁有資料的欠缺的問題。盡管呂集義作了大量的努力,力圖盡可能多地占有資料,但是,在兩年的時間內,以一己之力編成此書,其精力與時間難有保證;限于人力與財力,其資料的搜集則更為困難。有些詩人別集和其他資料他無法看到,所以只能暫付闕如。
其次,收錄的作品存在可商榷之處。一是收錄詩人的作品數量有的過多,有的過少?!稄V西詩徵丙編》中收錄作品最多的是朱琦(94首)、蘇時學(57首),這兩家相加就是151首,占全書所收作品的15%!雖然這兩人無疑是呂集義最推崇的詩人,有理由多選他們的作品,但就全書的平衡性來說,這是有可議之處的。而且就實際的成就來說,至少鄭獻甫、廖鼎聲、龍啟瑞、王拯這四家與這兩人相差并不遠,但這些人所收錄的作品就遠遠少于朱琦、蘇時學兩人。從科學性來說,也不盡合理。再如書中只收錄汪運詩13首,卻收錄了他的妻子李學玉的詩歌20首,這等于說明在呂集義看來,李學玉詩歌成就是超過汪運的。但在我們看來,從成就及特色來說,李學玉是遠不及汪運的,相信汪運本人及多數研究者也不會認同呂集義的做法。二是一些作品去取不完全妥當。雖然如上所述,呂集義確實是比較看重優秀詩人、有特色的優秀作品,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偏差。例如,蘇宗經,《廣西詩徵丙編》收錄其詩11首,即《補履》《漂母祠》《再入燕京》《過裴晉公祠》《謁陽諫議祠》《露坐》《題畫》《迎上憲》《紙鳶》《醉后偶書》《熱官》。蘇宗經現存的作品近2000首,要從中選出合適的作品實屬不易?,F選入的這11首,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懷古,一類為抒寫身世遭遇,一類為諷刺社會。這其中的《補履》《過裴晉公祠》《謁陽諫議祠》《題畫》《醉后偶書》《熱官》,或為懷古,或為抒懷,議論不夠深刻,抒懷不夠獨特,均是短小輕淺之作,非蘇氏集中上品。蘇宗經的一些有特色的作品,如《團練嘆》《聞桂林寇退志喜》《防鼠》《打鐵匠》等則沒有選入,實有遺憾。再如李守仁,《廣西詩徵丙編》收錄其詩17首,至少其中的《晚登經略臺》《秋雁》《雨霖鈴》《蒼梧訪蘇琴舫》《夜晴》等非李集中優秀之作,而李守仁晚年的許多描寫太平天國的作品,如《九月十五夜復容縣城書事二十韻》《人肉行》《秋興八首和杜甫韻》等則沒有收錄,這也是值得商榷的。呂集義編纂此書時既然在“兵戈擾擾之日”,對動亂不能無所感。但是,他對于描寫動亂的作品反而不感興趣,不獨在選錄李守仁詩如此,在選錄其他詩人作品時也是如此。通觀全書,呂集義對描寫時事的沉郁之作多有不取,這或許是他的一貫立場。
總體來看,由于呂集義在資料的搜集上用力相對較多,而在選詩上則由于對涉及詩人,特別是作品較多的詩人作品研究不足,導致了《廣西詩徵丙編》在選詩上存在較多的問題,因而就全書成就而言,是存詩之功大于選詩之功。盡管如此,此書還是我們在進行道光至民國初期以來廣西詩歌的研究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值得進一步研究。
【注釋】
①呂集義:《廣西詩徵丙編·序》,1943年鉛印本。
②呂集義:《廣西詩徵丙編·序》,1943年鉛印本。
③梁章鉅:《三管英靈集·凡例》,桂林省城十字大街湯日新堂刻刷本抄錄本。
④曹貞秀:《汪瑞〈明三十家詩選〉序》,清同治癸酉蘊蘭吟館重刊本。
⑤張鵬展:《嶠西詩鈔·序》,民國鈔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