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生
一、目前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較多
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因而,我國經濟、政治與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國家與教育部進行了全面與深入的教學改革,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在日常教學中淡化。但發展的過程是漫長的,其道路也是曲折的,在我國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以下將著重講幾個方面。
首先,中學教師對新的教學標準不能很好的吸收,導致教師在教學行動上的遲緩與無力。無論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還是在新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由于我國的英語教育發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而,很多英語教師是在自身的學習中展開教學的,他們的教學方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對于新的課程標準不能夠全面的吸收與消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思想仍舊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他們把考試與分數看得十分重要,因而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把過多的時間放到了知識點的學習與鞏固、單詞記憶等方面,致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與培養。有很多教師由于對新型教學標準的接受不全面,不能將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素質教育聯系在一起,導致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全面。此外,在教學方法上,很多教師仍舊繼續主動式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將學生當成是學習的主體,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沒有益處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總是被動的進行聽、記,并不能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這種忽視學生個體的教學方法,對于中學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且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他們自主發展與獨立人格意識的形成。
其次,教師的語言水平、文化水平與教學水平有限,導致教師對于新課標的實行力量不夠。我國現行的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涉及面十分廣泛,而且大部分內容都源自于西方的教學理念。但是,由于自身英語教學水平有限,加之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的中學英語教師并不能真正地領悟新課標的精髓,導致在實行新課標的過程中實行力度大打折扣。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師的主體還是傳統英語教學制度之下的教師群體。這些教師的語言應用水平、文化水平與教學水平十分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全新的教學理念。此外,一些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總體上還存在滯后的表現,其中一些英語教師由于其英語功底薄弱,分析教材的能力與思路不夠明確,根本無法駕馭新教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無法達到知識與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實行方面不夠到位。
全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英語教學應實行不同于以往的“主動式”教學,教師應退到學習的背后,一改傳統的主動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研究與思考,這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而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很難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不能真正地做到教學理念的更新,這與英語教師的認知能力、教學方法與教學語言的運用能力都是分不開的。此外,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不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沒有擺脫“授魚人”與“吃魚人”的局面,學生的課業十分繁重,不能真正地享受新的教學理念帶給他們的輕松的學習氛圍等等,這里由于篇幅問題,不再一一贅述。
二、現階段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我國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現狀來說,中學英語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著主導性的地位,他們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向導,是學生知識的重要來源。但是,教師的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仍舊以自我教學為中心,并沒有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成教學任務,而是繼續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仍舊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準,對學生實行題海戰術,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在試卷上體現出學習水平等等。由此可見,教師針對考試得高分進行的應試教學與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存在很多沖突和矛盾,因此,我國現階段的中學英語教學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新的課程標準對我國中學教育還是起了重要作用的,這點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在外語教學方面,我國的中學英語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法,開始進行較有成效的口語與交際英語的鍛煉,突破了傳統英語教學“死學”的狀態等等。但在這一教學模式的交換過程中,一些問題的存在也應得到重視,以下,本文將針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對中學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三、對這些問題解決的辦法
(一)要不斷了解外國的文化背景及風土人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學
像中國在春節這種傳統的節日里,一般是只給孩子準備禮物,而西方國家在過圣誕節或者比較隆重的節日時候,無論大人或者是小孩都要準備禮物來送給別人。如果不懂這些文化之間的差異,不僅言語上無法溝通,而且會發生很尷尬的情況。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通過外國那些新奇的文化來逐漸將英語文化滲透到學生身上。有些人詞匯量特別大,基礎知識特別扎實,但是由于不了解什么樣的場合該運用什么樣的詞,在一些正式的場合出現一些不合時宜的詞。例如,第一次見面的人,打招呼時用“hello”就顯得不是很恰當,此時應該用“Nicetomeetyou”會比較正式。如果教學不穿插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就會影響學生在生活中對英語的應用。
(二)要注重學生語感方面的培養
1.語感就是學生學習一種語言的天賦,它是學生由于長期對語言熟練掌握的基礎之上形成的一種不用通過大腦思考,直接運用自己的直覺將其直接說出來的能力。
2.教師在課堂中盡量運用英語,例如讓學生站起來時說“standup”,讓學生把書翻到第10頁說“turntopageten”等等,這些生活中常用的口語,盡量用英語代替。可能剛開始學生會茫然,不知道該干什么,但是一旦熟悉以后,下次再聽到,學生就可以聽懂,最后達到學生自己可以將其應用到生活中去。在這個逐步實行全英文教學的過程中,會讓學生受到英語氛圍的熏陶,還能鍛煉學生的聽力,更能提升學生身上潛在的語感能力。同時教師對于一些問題的提問,應盡量讓學生用英語回答,慢慢地形成習慣以后,學生的語感能力自然會有所進步。
四、總結
以上存在的問題應亟需引起社會及學校的重視。尤其是對一線教學的教師來說,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不斷改進自己教的學方法,對改變現階段英語教學的現狀是非常重要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