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隨之而來的教學改革也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對于教學模式的轉變呼聲也不斷增強。數學的教學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人們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教學形勢之下,導學式的教學方法逐漸應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并且對于數學的教學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導學式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探究
從近幾年對小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來看,雖然學校在學生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卻不是很明顯。學生在數學思維和創新思想等方面還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有待于提高。所以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提高學生上課的活躍程度,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愿意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一、導學式教學研究
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進步,國家和人民對于學校的教育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導學式教學方法的引入對數學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并且在數學的教學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所謂的導學式的教學方式,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教育和啟發,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應用導學式的教學方法,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和中心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學生進行個性發展和自主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導學式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善于發現學生潛在的優點,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并且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導學式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導學式教學是近年來我國教學過程中的一大創新,該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導學式的教學方法與以往的教學不同,導學式能夠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并愿意獲取知識,它是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核心展開的教學工作,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性與能力有很大的意義,主要可以從以下一個方面表現出來:(1)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由于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應該是學習知識的方法。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是基礎性的,難度較小,并且對于以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2)導學式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進行導學式教學,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對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引導作用。(3)對學生得自主實踐能力有所改善,在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實踐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導學式的教學要求能夠讓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并能夠自己將問題改正,使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對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能夠自己消化問題。(4)導學式能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愿意學習數學,因為導學式的教學方法是由學生主導、自主探索,這樣就能夠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生上擁有更多的主導權。
三、導學式運用在小學教學中
數學是一門基礎科目,在小學科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在小學教育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小學數學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學校對于數學的教學一直持重視的態度,為了能夠使學生數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將導學式方法引入到小學的教學中來,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現出來:
(一)引導學生提出質疑
課堂上教學內容的設置一定要力求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通過問題的涉入讓學生產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進而主動地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之中。合理設置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靈活的掌握知識點,并將問題與實際相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不是一門陌生的學科,設置問題讓學生解答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疏通抽象知識和實際問題之間的關系。
(二)鼓勵學生親身實踐
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綜合,發現其中蘊含的關系,從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上升。此外,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在親身體驗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三)教師對課后的輔導
教師要積極性引導學生,使得學生應夠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由于小學生心智發育不完全,對所獲取的新知識很容易遺忘,記憶不扎實,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課后作業的練習,給學生留課后作業結合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綜上所述,導學式教學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一大改變,將過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成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和探索當中,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對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和數學模型有重要意義,學生將課本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相互聯系,也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