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任飛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源自好奇心,源自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當人有某種需求時,才會對事物發生興趣。正如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道出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興趣,不僅能使人精神振奮,情緒飽滿,而且對豐富人的知識,開發人的智力,進行創作性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相反,沒有興趣,強制性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沒有興趣的學習,就不會有智能的靈感,就不會有創作和發現。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主要依賴教師教學的豐富有趣和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因此,課堂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無疑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心理處于少年轉向青年階段,處于青春萌動期,易沖動,好奇心強。比較情緒化,缺乏耐心,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然而,初中的學生表現欲望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時也更渴望得到同學們,尤其是老師的激勵和贊美。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是聽寫,小測試或是正規的考試,我都盡可能快地批改出成績,好的同學當堂表揚,讓他有成功感,稍有進步的人,則給予鼓勵,成績不很理想的同學,則耐心幫助,使他感到老師在關心他,給他以信心和力量。經常讓幾個成績好的同學給全班傳授他們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這樣,既讓成績好的同學也互相學習,又不忘“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還可使全班同學都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學習方法和技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大家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在體驗成功的同時,體會學習的輕松和快樂。學生樹立了自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堂高質量學科課的前提。盧梭說的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教師的教學水平固然重要,得到學生的認可也是擺在任課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如果學生對任課教師有好感。在課堂上就有好的課感,出色地表現自己。反之,就會要出現“厭師”的逆反心理,導致厭學。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時常以循循善誘,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講授學科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創新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之外,我總是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思想,關心學生生活,為學生解決困難。講究批評的藝術,維護學生的個人尊嚴,特別注意遵循“表揚”+“幫助”的原則——抓住要點,指明方向,使學生切實體會到老師的真摯關愛.感覺到老師時刻都在關注自己,在師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加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
三、課堂教學多樣性,培養學習興趣
(一)趣味導入,激活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好好地把握開始的幾分鐘,才能牢牢抓住學生們的心。這就要求我們要合理分析課程內容,就地取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常見的導入方法有復習導入,還可以聽聽音樂、消除疲勞,或是好詞佳句導入,如果學生能把那些佳句運用到作文中去,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總之,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導入新課,都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并結合所學語言材料的內容、特點,做到合情合理、簡潔自然;教師只有不斷地在課堂實踐中運用導入的各種方法并加以比較、總結、積累,才能摸索出最適合的方法,使新課導入既趣味盎然又富有實效。
(二)運用多媒體,拓展興趣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化的學習手段和學習工具具有多樣性和創新性等特點。各種學習方法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出現、發展,它們能直觀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質以及內在聯系.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多媒體、幻燈機等新的教學手段,還可以結合圖片、實物、利用和設置情景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快速掌握其意思,還對老師的擴散性教學(如它的顏色、形狀、用途等)起到很大幫助
另外,除了抓住學生的視覺進行教學之外,其他的各種感官也是可以充分利用到教學活動中來的。如,在教讀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讓學生仔細聆聽,認真模仿、學習,這對學生的學習也會起到很好的幫助。
(三)游戲教學,活躍興趣
對于學生這個年齡段,他們依然會對游戲有著很大的興趣。因此,可以在課堂教學上運用游戲情景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慢慢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把重點知識設計成一個小游戲。柏拉圖曾提出:“寓學習于游戲”的觀點,在培養學生學科學習興趣上的時候,多開展一些有關教學的小游戲,這對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很大幫助。
四、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藿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欲望,而且還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因為這種成功的情感體驗會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促進學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處處為學生著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另外,老師也應該在平時,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學科知識的能力,與時俱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他們關注的話題,并寓于自己教學活動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