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艷+張艷芳
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做出適時、恰當、自然的評價,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求知愿望的目標,無疑是課堂有效教學乃至高效教學的必要手段。但是,傳統的評價方式過于注重甄別與選拔功能,單純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新的課程標準不但關注知識與技能,而且更關注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目光去看待學生,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采用多元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潛能的創造性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一、評價目標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每個人的智力各有特色,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多用幾把尺子去衡量學生,從備課、講課到練習、作業的布置,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可以為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目標,提供不同選擇,力求使每一位學生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在原有水平上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1、課堂教學分層設計。即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來設計教學環節和不同層次的問題。這種設計使能力稍差的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產生興趣,發展思維。結果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2、作業自主選擇。作業不宜整齊劃一,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分層設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提高。可把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和難度不等的選做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同程度地落實新知,提高學習興趣。
3、考核人盡其才。為了培養學生能力,讓更多的學生有展示才能的機會,檢查或考試的內容也可以分層設計,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
為便于分層管理,可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和小組,讓學生自己在所在層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與同一層次中其他同學形成激烈競爭,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分層不能一成不變,要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變化,把學生調換到適合的層次,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
二、評價方式多元化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抓住學生細微的閃光之處,如學生的學習態度、思考問題的角度、發言中的語言表達等方面,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因評價而煥發活力。
1、用激勵性評價,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會、差錯、走神等現象是客觀的,在情理之中。當學生出現這些現象時,如果不是受到批評、冷落和嘲諷,而是得到適當的幫助、鼓勵性評價,學生受到了鼓勵,依然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繼續揚起前進的風帆。因此,在教學中要常用“大膽說,說錯了沒關系”、“再仔細看看”等幫助性的語言,為學生的學習增添前進的動力。
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突出時,同樣希望得到老師肯定的評價。如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教師可用如下語言鼓勵:“回答得很準確!”“回答得好極了!“回答得太漂亮了!”“這位同學真會動腦筋!”“多么精彩的發言啊!”……如果學生的回答超乎教師的意料之外,教師可用驚訝的語氣鼓勵:“真沒想到,這位同學的回答會這樣精彩!”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效果給予激勵性評價,也是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增添了動力。
這樣帶有贊賞性的激勵性評價,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建立“成長記錄袋”,讓每位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喜悅
一個人的素質應是多項素質的綜合體。以課堂學習時對知識的掌握進行的評價是橫向的,經常這樣做,部分學習速度慢的學生在評價中受到挫折的可能性也增多了,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棄的想法。而以學生個體縱向發展作比較,就可以看出學生在不同階段各方面的發展程度,看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多少。這樣,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時候,抓住閃光進行評價,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內驅力。通過建立成長記錄袋來肯定學生在學習中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進步,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互動的一個學習群體。這就要求教師更多地成為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學生自己、同學都將參與這一活動,學生也成了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因此,我們應注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自評和相互評議,以發展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1、學生自評
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學生應該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學會反思,了解自我發展的狀況,通過反思自己學習的過程,比較自我前后學習情況的變化,了解自己本階段掌握的知識技能情況,改進學習策略,從而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在評價中,學生敢于找出自己的優點加以肯定,發現缺點勇于改進,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2、小組互評
小組成員之間了解情況,互評相對比較客觀,小組成員之間用欣賞的眼光、中肯的態度互相評價,能夠增進雙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關系。并且,對于學生來說,參與評價也是一次好的學習機會,目的是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自我,學會欣賞別人,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發動學生進行互評,給評價中的后進者以鼓舞,給先行者一個更遠的目標;給受挫的心靈以勇氣,給驕傲的頭腦以清醒。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和能力,又可以培養探索問題、發散思維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
3、家長的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只有教師的激勵是不完全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評價,讓學生多享受一些成功的快樂,有效地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生在應用中真切地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家長的評價中頻頻獲得了成功的快樂,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采用多元評價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中促進了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