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素霞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初中語文在作文方面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對于一名首次接觸各種系統文體的初中生來說,培養寫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其中之一,就是想象力,當一個學生具有非常豐富想象力的時候,他的作文水平便會名列前茅。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栽培。當一個學生的想象力豐富起來后,不僅能夠發散思維,提升智力,更能極大限度的增強語文水平,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本文則結合筆者多年從事教育的經驗,對初中生想象力的培養加以闡述,提高語文教師在作文講授時的效率。
關鍵詞:培養;初中生;作文;想象力
初中的語文學習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即是小學語文知識的承接,又為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文作為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應著重進行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知識層面的擴大。想象力的養成是以認知能力為基礎的,學生大腦中所想所感,其實也都與實際生活中所見、所聞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拓寬學生的想象力。
一、一切景語皆情語
“意境”是“意象”中的一種特殊的類型,它蘊含著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和宇宙感。“意境”給予人們一種特殊的情感體驗,是康德說的“惆悵”,也是尼采說的“形而上的慰藉”,此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認為“情境”是學習環境中的重要要素。當初中生的思維還沒有完全打開時,注入其對世界的想象是比較關鍵的。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引導學生揣摩自我的意境,揣摩獨特的意境,讓學生的感官受到一定的沖擊,想象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并還可以讓學生在意境揣摩的同時收獲體會和感受,使其思維更加的發散,思考問題不再一根直線不變,為作文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對“季節”的描寫時,可以在備課階段事先準備好各個季節最富有感染力的樂曲,在課堂上,教師一邊用多媒體放著音樂,一邊讓學生身臨其中,進行意境的揣摩,何談想象力提升不上去呢?那時而悠揚,時而歡快,時而悲愴,時而蕭條的曲子能夠有效的將學生的思緒剝離,使得學生的大腦脈絡隨著樂律的變動而起伏,引導其走上通往作文學習的正確之路。
二、積跬步以至千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初中語文教師不能單一只對學生的作文創作進行要求,還要重視其寫作文學素養的積累,眼光要放的長遠一些,制定一個學期中詳細的閱讀計劃,定期檢查,讓學生的閱讀量慢慢積累上來,促使學生閱讀深度的增加。加涅累積學習理論中指出,學習任何一種新的知識,都是以已經習得的知識為基礎,所以初中生要想提升自身寫作能力,就必須要廣泛積累。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能夠使學生接觸閱讀,進行閱讀的種類非常多,也非常便捷高效,所以教師應在學生的閱讀計劃中定制上國內和國外著名的名著和暢銷書籍,使得學生的閱讀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不再被空間和時間所桎梏,繼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作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初一開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制定一個系統詳細的這一學期的讀書表,包含“海底兩萬里”、“魯濱遜漂流記”、“駱駝祥子”等眾多可以讓學生豐富想象力的著名書籍,然后定時的讓學生寫讀后感進行檢查,還可以隔幾個月教師自己出題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用次方式來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出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使初中語文作文課堂的教學更加有效快速。
三、行萬里路感生活
在初中的生活中,活動和比賽是必不可免的,在語文作文中的教學中也是一樣,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的開展有關于作文和想象力的競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斗志,促使學生對于作文的學習有更多的樂趣和興趣,激勵他們語文課上的動力。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中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系,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而開展各類活動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想象力的提升,還能增強學生進行想象的活力,讓枯燥無味的語文學習不再平淡乏力,而是充滿色彩,激發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之情,繼而引起學生想象力如泉涌般的迸發。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作文時,可以實現找雙休日帶領著學生去郊外游玩,踏青,使得學生真正的認識到自然環境,融入到環境之中,和自然來一次親密的接觸,回來之后,再進行作文的創作,能夠讓學習體會到下筆如有神,進行作文事半功倍。
四、總結
總的來說,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是極其關鍵的,只有讓學生的思維具有天馬行空般發散,才能使其作文水平得到真正的升華,相信通過意境、積累和生活實踐,可以使得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更加高效,讓學生的想象力肆意翱翔!
參考文獻:
[1]李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
[2]高曉白.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想象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10).
[3]蔣文娟.如何改進初中作文教學——以生活作文《讓生活充滿感動》為例[J].寫作(上旬刊).201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