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與人進行交流。這里,英語口語的好壞決定了與人交流是否簡單有效。口語的訓練對于初中生而言,更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根據初中英語口語的現狀水平,積極倡導聽說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結合,有那個有效促進學生的口語學習,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聽說法
1.聽說法的定義及特點
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又稱“口語法”,“句型法”,“結構法”,“軍隊教學法”.這是一種強調通過反復句型結構操練培養口語聽說能力的教學法.語言學理論基礎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該法強調第二語言教學要從口語開始,從說話開始,通過掌握語言結構學會目的語言.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論.認為言語行為是通過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并加以強化而形成習慣,強調第二語言教學要通過大量的模仿和反復操練養成新的語言習慣.
聽說法首先要聽說領先.注重口語,聽說是一切言語活動的基礎.初級階段以培養口語能力為主,讀寫為輔.其次,對于口語要求反復操練,用模仿,重復,記憶的方法去反復實踐,形成自動化的習慣.再次,要求廣泛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如幻燈,錄音,電影,電視等,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強化刺激.
2.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于初中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小,對所學單詞的應用能力也比較有限。雖然有的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但是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還不足以支撐他們很好地表達自己,于是就對口語失去了興趣。事實上,不少中學教師也持這種觀點,他們為了追求升學率,課內教學以講授為主。課后作業抄了又抄、練了又練,資料如山、題目似海,使學生不堪重負,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口語練習。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結構是背會的,而不是說會的,很多學生都不能靈活地使用所學的英語。結果造成了“啞巴英語”現象——學生只會寫英語,不會講英語。顯然,這違背了英語教學的初衷,沒有發揮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基本的功能——與人交流。因此,英語口語的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英語口語的教學,必須引起重視,逐漸掃除障礙!
3.聽說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是學生英語口語練習的關鍵時期,針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將聽說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認知模仿,重復變換和選擇.首先教師可以邊說邊借助教具如圖片,或者手勢來說明要表達的意思,在確定學生理解其大意后,要求學生跟著模仿,此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糾正。其次,要求學生重復所學內容直到記牢為止。最后,對學生所掌握的情況設置相應情景進行檢查。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反復多聽,進行模仿
課堂上,教師可以反復地重復去講英語,或者找一段發音標準的錄音,讓學生反復去聽,必要時可以夾帶著自己的某些肢體動作。首先,使學生可以充分理解老師的大意;接下來,提醒學生注意老師發音或者錄音材料的意群,連讀,弱讀,重讀,以及語音語調。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來確定聽力的次數。然后積極鼓勵學生去模仿,鼓勵學生去張開嘴,去說,去模仿,不要礙于面子羞于張嘴。在學生模仿的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學生的過錯進行及時的糾正。還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或者多人一組進行編造對話,進行反復模仿練習。最后要讓其他同學一起來點評。指出模仿者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如何去做才能模仿的更好。這一過程中要強化學生重視句型的記憶。聽說教學法中所要掌握的英語都是一些日常用語,比如,吃飯,娛樂,工作,購物,看病等用語,在學生進行這些口語對話練習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對英語句型的記憶,因為句型是整個句子的骨干,不論你說什么話,句子骨干部分是不會改變的。
(二)聽力材料,進行復述
學生聽完材料對其進行理解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這段材料。很多學生在聽力時總是感到過分緊張,很被動,無法把握,這樣,本來聽得懂的也就聽不懂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盡量優化聽力環境,樹立他們的聽力信心,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在聽力之前,教師首先要對聽力的內容,背景知識對學生進行一個輸入。讓學生在有知識背景的前提下去理解,效果可能會更好。在學生理解過后的復述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與鼓勵,從而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勇于邁出開口的第一步。在課堂上找出不同的學生進行復述,讓沒有復述的同學對其進行點評。盡量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都可以有話說,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以此,比較出不同學生的復述方式,復述內容,并根據大家的意見評選出優秀復述者,并對其進行獎勵,提高學生復述的積極性。
(三)組織英語活動,學生自我展示
不同的學生總是有著不同的學習偏好,與興趣。而興趣才是學習中最重要的老師。組織英語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樂于去學,愿意去學。英語口語也是如此。教師可以每周都舉行一種英語活動,比如說辯論賽,自我展示,唱英文歌,英語配音秀,英語朗誦比賽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通過影視,視頻,促進學生的口語練習
現在教室中多媒體設備齊全,教師應該盡量充分利用現有的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好的聽力素材。讓學生多聽,多練,多模仿。好的聽力材料的選擇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計劃,并按照難易程度,由慢到快的規律選擇適當的材料。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對培養聽的能力非常重要。不管是任何一方出現了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遇到問題就要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遇到問題要迎刃而上,決不能知難而退。
4.總結
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老師都應該積極靈活的嘗試,大膽的應用。英語老師應該在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上,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把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語言知識,培養語言能力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引導學生樂于學習的境界,提高學生聽說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根據刺激反應學說,學生從學習外語的第一天起,無論是學習語音,詞匯或句型,都要求學生理解的準確,模仿的確切,表達的準確,不放過任何性質的錯誤。一旦發現錯誤,就要及時糾正,以便使學生養成正確運用外語的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