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要: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中,大數據時代來臨,沖擊著我國不同行業以及領域。在大數據環境下,數字技術不斷作用到音樂產業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得以優化,為社會大眾提供了多樣化音樂欣賞路徑,有效滿足了他們個性化需求,極大地促進了音樂產業發展。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了版權跨界運營的同時,探討了大數據環境下音樂版權跨界的運營。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分析
在大數據環境下,現代化傳媒技術、數字技術不斷出現在音樂產業發展道路上,音樂產業運營銷售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在制作方面,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運營理念、運營方式等不斷完善,不斷挖掘跨界運營創意,客觀呈現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價值,降低運營成本的基礎上,確保音樂產業經濟目標順利實現,促進音樂產業走上健康穩發展道路。
一、版權跨界運營
從廣義上說,所謂的全版權運營便是版權跨界運營。版權跨界運營是現代媒體技術持續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屬于文化運營領域的科學化運營形式,符合大數據時代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文化經濟背景下不同環節端口利益以及權益得到合理保障。版權跨界運營會圍繞相關法律法規,科學轉化文化版權,轉化過程中的文化版權資產可以讓利益相關者獲取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版權價值順利提升。我國以WIPO為基點,劃分一系列和版權相關的產業,進一步明確和版權相關的產業的具體運營范圍。從某種意義上說,版權運行方面的界定以及劃分屬于利益相關者獲利范圍的具體劃分,其權益、利益間的界限也更加明確化,利于促進版權跨界運營背景下的合作者處于良好的合作狀態,加快文化產業領域發展步伐,實現版權價值流通的同時,版權價值明顯提升。
二、大數據環境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
(一)大數據時代與音樂產業
大數據時代屬于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文化、經濟兩大領域的融合埋下了伏筆,充分展現了文化資源的價值,能夠豐富各層次社會大眾精神生活,特別是音樂產業。在新形勢下,音樂仍然是不同層次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精神產品,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精神層次與生活品質,保護音樂版權的基礎上,順利實現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尤為重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數據不斷增長的同時,信息傳播方式有了全新的變化,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多元性、互動性等。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社會大眾可以根據自身客觀需求,選擇合適的信息交互模式,可以滿足他們不同層次的客觀需求。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音樂產業及其緊密相連的經濟領域都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音樂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有效滿足社會大眾在精神方面的客觀需求。同時,傳統音樂產業運營形式不斷受到沖擊,版權跨界運營形式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產業發展,而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模式已成為大數據時代下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
(二)大數據環境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
1.不同產業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
OSMU模式是大數據環境下各行業在版權跨界方面的具體運行形式,是“One Source Multi Use”的縮寫,關鍵性版權來源只有一個,但用途卻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明顯造型、動漫制作。2016年,韓國的偶像團體—Bingbang某些音樂版權轉讓給了日本的動畫制作公司。該公司圍繞音樂內涵,設計出和其相關的動漫故事,深受不同層次社會大眾喜愛,銷售量不斷飆升,位居前列,客觀呈現了文化、經濟兩大產業融合之后音樂的經濟價值有了質的提升,已成為大數據環境下不同產業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方面的典范。
同行業間、不同產業間的音樂跨界運營方式有明顯的區別,不同產業間的OSMU模式更具優勢,經濟利益渠道進一步拓寬,比如,音樂專輯的經濟價值可以借助發唱片順利實現,音樂專輯中的音樂一旦成為地區大型活動的主題音樂,經濟效益會大幅度提升。OSMU模式可以拓展融資渠道,在音樂原創或者制作過程中,不同產業下擁有音樂版權的人可以利用運營策劃優勢,吸引大批投資者注意力,獲取更多的資金。盡管在此期間,音樂版權方面并沒有實質性轉讓,音樂版權擁有者卻可以借助音樂品牌策劃力量,實現音樂預期運營,這并不意味著不同類型的音樂創作都適用。OSMU模式可以降低音樂版權運作中各類風險系數,是對經濟學中“雞蛋不能放在同一籃子里”理論的呈現,是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可以分攤運營中產生的風險,也就是說,在某音樂作品創作之后,可以借助非音樂領域,推廣并應用引入的音樂版權,即使運營不成功,其在音樂領域中的運營也不會受到影響。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大數據環境下的OSMU模式應用呈現不高。以電影領域為例,OSMU模式大都體現在翻拍電視劇版方面,缺乏創新元素,這并不符合大數據下音樂領域發展的客觀要求。此外,在大數據環境下,傳媒技術迅猛發展,促進了音樂領域中OSMU模式的實現,比如,網絡視頻直播平臺,可以直播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滿足大眾客觀需求,手機移動端口的APP軟件頻繁出現在音樂領域中。
2.同產業下同行業與不同行業的音樂版權跨界運營
(1)同產業下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在大數據環境下,同產業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是音樂產業價值順利實現的關鍵性手段,有著較廣的運營范圍,可以進一步劃分該模式,即自己占有音樂版權,在特殊情況下,合作方可以使用音樂版權;和合作方共同開發并應用音樂版權;完全轉讓音樂版權。利益相關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相互協商之后,選擇適宜的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模式。當下,在同產業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方面,我國大都借助專有版權,開展相關的貿易活動,但附屬版權貿易方面有待完善。就附屬版權來說,建立在專有版權基礎上,和其聯系緊密,是一種隱性的附屬權力。附屬版權無法進行科學的法律界定,在開展貿易版權活動過程中,極易出現各類糾紛,急需要進一步優化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附屬版權具有的經濟價值可以更好地呈現出來,而這也是同產業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模式優化的關鍵點。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在音樂產業發展道路上,合理開發并應用附屬版權是一大重點。同時,國外部分傳媒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附屬版權具有的價值,和良好的音樂市場環境,健全的音樂版權保障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說,音樂版權的跨界運營離不開法律制度的保障,而這方面的法律爭議卻從未停止,對音樂版權跨界運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制作單位常將原創音樂及其相關的電視節目融合到其他類型的影音傳媒中進行銷售,國外的音樂與影視媒體也包括其中。而在大數據環境下,各類網絡平臺不斷出現,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媒體曲線,也是各層次社會群體所喜愛的信息傳播途徑。制作單位可以借助不同類型的網絡平臺,跨界銷售原創音樂以及音樂節目,音樂版權具有的價值得到最大化呈現。此外,在同產業同行業下,音樂版權價值流通是大數據環境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的基本模式,比較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音樂產業發展的整體環境,不斷推動音樂產業向前發展。
(2)同產業下不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在大數據環境下,同產業不同行業在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方面運營方向多樣化。從運營方式來說,同產業不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可分為形式跨界運營、平臺跨界運營,前者應用更加頻繁。音樂形式跨界運營模式就是在相同音樂版權下,利用不同音樂版本形式進行銷售,銷售形式多樣化。比如,在制定版權協議之后,歌手可以借助不同類型的媒體平臺,傳播或者推廣自己創作的音樂。在該運營形式作用下,音樂版權盈利途徑多樣化,音樂傳播渠道也多元化。就平臺跨界運營形式來說,是借助某網絡平臺,實現多樣化的音樂版權銷售,比如,在擁有某首歌曲版權之后,該網絡平遙可以將其銷售給廣告公司、影視公司等,讓歌曲在不同利用途徑下展現價值。在大數據環境下,同產業不同行業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可以讓音樂版權更好地出現在音樂邊緣行業中,可以利用網絡音樂形式,將音樂版權銷售給其他行業運營商,拓展音樂盈利途徑的同時,有效提升音樂版權價值,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將音樂融合到電子書、網絡游戲等中,借助網絡媒介,在不同群體中不斷傳播,實現多元化運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環境背景下,我國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機遇和挑戰并存,需要根據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情況以及運營模式,優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針對性政策,優化音樂版權跨界運營的外部環境。同時,我國要注重大數據環境下數字技術等在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方面的優化利用,大力開發研制音樂產品,豐富音樂銷售形式,提升音樂版權具有的市場價值。站在長遠角度來說,我國在音樂版權跨界運營方面和歐美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優化完善,注重創新元素的融合,不斷挖掘全新的音樂版權跨界運營創意,進一步優化音樂版權合作開發、音樂版權價值流通路徑等。以此,順利實現大數據環境下音樂版權的跨界運營,促使音樂產業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不斷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小峰,慈祥.大數據管理:概念、技術與挑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3,50(1):146-169.
[2]查建敏.音樂版權在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中的作用——評《數字音樂的產業價值鏈研究》[J].新聞與寫作,2016(06):117.
[3]劉姣,肖冬梅.云音樂存儲服務提供商的版權責任——以“百代訴MP3tunes案”為視角[J].科技與法律,2013(05):21-26.
[4]張碩,馬兆豐,蘆效峰等.音樂內容動態加密與許可授權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科學,2011,38(12):43-48.
[5]覃雄派,王會舉,杜小勇等.大數據分析——RDBMS與MapReduce的競爭與共生[J].軟件學報,2012,23(1):32-45.
[6]侯琳琦.從百度與谷歌的博弈看中國網絡音樂的版權進展[J].人民音樂(評論版),2010(09):92-94.
[7]薛微.大數據背景下音樂版權公共性的再認識[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7,24(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