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華
摘要 發展城鄉綠化一體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項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推動城鄉全面發展的重要工程。文章總結了當前城鄉綠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以期為城鄉綠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 城鄉綠化;問題;原因;建議
中圖分類號 X7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157-02
加快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是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目前,地方各級政府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切實把“身邊增綠”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目標的具體行動和重要舉措,通過各種綠化工程項目實施及創建活動,使區域生態、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在一些地方的植樹綠化中,也存在著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認真研究解決。
1 當前城鄉綠化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1 過分強調栽植大樹
近年來,人們對城鄉擁有大樹的渴望,已經升華成為一種對生態文化的追求和記憶的追求。但是,大批量的異地移植大樹,既對原生地生態及文化是一種破壞,也違反了樹木正常生長的自然規律,而且由于資金、技術、措施得不到保證,移栽成活率低[1]。筆者認為,對大樹移栽成活率的衡量,不能套用傳統造林成活率達到70%~85%就認為合格工程的概念,而應該更高更嚴,以節省社會資金。
1.2 忽視造林地條件的選擇
適地適樹的問題在近年城鄉綠化中沒有被重視。不少城鎮在土層很薄的地段,大量栽植深根性的銀杏、國槐等高大喬木,有些幾年內看似成活,但樹冠發育很慢,生長衰弱。有些北方地區忽視氣候條件的限制,一味追求栽植常綠的廣玉蘭、桂花等南方樹種,使這些樹木受盡“虐待”。還有的把城鄉拆遷、廢棄及不可利用的地方視為種樹的首選地段,不顧建筑垃圾、灰渣及化學污染,栽種完才發現成活不理想,又返工換土,造成浪費[2]。
1.3 管護措施落實不到位
近年來,城鄉綠化中最易發生的管護問題是路邊、廣場、小區、門前栽植的樹木、樹干被灼傷的現象,這在各地普遍存在。分析其原因:一是這些地方栽植的樹木,多數被截干、疏枝疏灌,使樹木本身遮蔭不夠;二是這些樹木置身于周邊硬化的地面環境中,夏季太陽直射加之地面反射,多數樹木樹干西、南向由上到下通體被灼傷。還有些樹木在搬運、裝卸過程中樹冠被損傷。有些在路邊、門前、廣場等栽植的樹木,樹盤(預留未硬化的栽植坑)留得過小,有些大喬木如法桐、銀杏、國槐等,也只有不足2 m2的樹盤,樹木生長營養空間被限制,幾年后開始衰弱甚至死亡。
1.4 其他問題
一是栽植密度。有些地方為了追求眼前綠量,植樹密度普遍過大,幾年后林子普遍郁閉,林下沒有陽光,造成樹木不能充分生長。二是鄉村植樹城鎮化。有些鄉村居民區綠化過分追求城鎮化模式,過多地采用灌木密植且修剪成模紋效果,或過分追求外來、昂貴樹種,花費大量財力、物力,沒有鄉村特色,又不被居民接受,不宜提倡。三是忽視綠化效果。有些在居民樓陽面過量栽植雪松、棕櫚、女貞等常綠樹種,使冬季樓內缺少采光。有些又把當地土生土長的花草全部鏟除,全部換種“洋花草”,增加了管護成本,也不利于生長自我修復。
2 原因分析
分析當前城鄉綠化中存在的問題,既有技術普及不夠的原因,也有管理欠缺的因素。林業既是一個社會性的事業,又是一項自然科學屬性更強的工作。林業的社會性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它從傳統意義上最容易被人們自豪或不自覺接受,即通常所說的人人都會栽樹、人人都知道種樹的好處;二是植樹造林是關乎全社會、全人類的生存問題,同時生態問題又是要聚社會之力才能解決的問題;三是綠化是一項自然科學屬性更強的工作,主要表現為有內在規律的復雜性、系統性和知識密集性[3]。
栽樹造林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把區域綠化與生態恢復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長期以來,從行業的角度看,林業較少關注非林區,尤其是城鎮的綠化問題,相關技術普及的社會化程度很低。當前,城縣綠化的快速發展需要林業相關管理和技術的及時跟進。
3 建議
3.1 規范大樹異地栽植
要加強對50年樹齡以上大樹資源的監管,林業行政執法部門要嚴格大樹采挖審批,嚴厲查處非法采挖大樹行為,為大樹異地移栽設置門檻。城鎮綠化部門要嚴格控制年年大樹進城計劃[4]。
3.2 建立城鄉綠化工程立項、論證制度
要像林業重點工程和其他基本建設工程一樣,建立城鄉綠化工程立項和項目可行性調研、論證制度,對項目實施區立地條件(包括氣候、土壤、社會經濟資源等)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制訂科學的項目實施方案,杜絕城鄉綠化項目實施的隨意性。
3.3 加大管理力度
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加大對各項綠化工程的監管力度,要嚴格綠化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和項目竣工驗收。對城鄉綠化工程未按程序、未按設計施工或設計不到位等造成嚴重損失的,要有責任追究制度,以促進城鄉綠化健康穩步發展。
4 參考文獻
[1] 萬承永.紫薇在南昌城鄉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5,34(3):47-49.
[2] 袁建新.黔東南州城鄉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版),2011,7(1):59-62.
[3] 呂玉里.關于天津市城鄉綠化設計的思考[J].天津農業科學,2010,16(6):72-73.
[4] 楊建生.昆山市城鄉綠化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