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原
摘 要:漢語言文字是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歷史最悠久的語言文字之一,漢語言文字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語言文字文化,并對我國的文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文學豐富多樣、底蘊深厚,其迷人的魅力和風采離不開漢語言文字的精確表現。
關鍵詞:漢語言文字;中古文學;影響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也是記錄文化的重要工具。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傳承,漢語言文字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漢語言文字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文字之一,全球不同膚色的人們正以極高的熱情學習漢語言文字及文化。中國文學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它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體現,其種類繁多、底蘊深厚,深受中華兒女和海外讀者的喜愛。中國文學之所以能散發出如此大的魅力,這和漢語言文字的獨特表現形式是分不開的。
一、漢語言文字的特點
人類語言種類繁多,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有的文字和文化,以此來表達其思想、觀念。漢語言文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聲、韻、調和諧統一,形、音、意渾然一體。首先,漢語的語音特點是以“音節”為單位的,即一個字一個音節,而漢語音節則由聲、韻、調組成,簡潔、明了,一音多字,單音詞豐富,同時,根據不同的字義有一字多音的情況,這便于音與意進行自由搭配。音節的一個重要體現是有聲調之分,即陰、陽、上、去四聲,音調之間差異明顯,讀起來抑揚頓挫,有起有落,這是漢語言文字的獨特風格。字形、音節、詞義、語調等就顯得更為靈活,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漢語言文字的主要特點是表意性強,屬于表意文字體系,而且是世界語言中為數不多的表意文字之一。漢字起源于原始圖畫,因此,其直觀性和表意性較強,而且具有深刻的含義,漢字的構字基礎遵循“象形”原則,同時,線條優美,具有藝術性。同時,字形和字義聯系緊密,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并存,且都是根據文字的大意來加以創造和使用的。
二、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一)漢語言文字使中國文學的領域逐漸擴大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時間的淘洗中,漢語言文字成為了一種具有典型中國文化韻味的語言文字形式,對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使得漢語言文字具有了更廣的發展空間和傳播領域,中國文學也迎來了大繁榮大發展,文字和文學儼然已經合為一體,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在漢語言文字的促進下,中國文學的表達領域可以觸及到遠古傳奇時代,也可以描述當下發生的現實生活,還可以涉獵未知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知,漢語言文字正推動著中國文學大步向前,為中國文學的豐富、繁榮添磚加瓦,成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動力,使中國文學的表現領域和發展空間都得到了擴展,并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種優秀的語言文學媲美,得到了世界范圍的認可。
(二)漢語言文字升華了中國文學的文學魅力
中國的歷史豐富多姿,漢語言文字在這樣的歷史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其文字也在不斷的進步和突破。中國文學是由漢語言文字組成的,漢語言文字在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潛移默化的帶動了文學的改革和進步,豐富的詞匯讓漢語言文學的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漢語言文字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豐富的詞匯及其豐富的含義,對中國文學的表達和傳播具有相當深遠的積極意義。國內很多學者對漢語言文字的發展進行總結、研究、分析,并適當進行創新,不斷豐富漢語言詞匯,促進其詞匯的表情達意,這為中國文學開辟新的表達路徑和發展及傳播提供了語言基礎。因此,漢語言文字在自身的發展中也推動了中國文學的發展,使中國文學的審美品質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說,漢語言文字的發展歷程,也映襯了中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其逐步走向全世界的歷程。
(三)漢語言文字的意境創造了中國文學的表意空間
前文已經提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確,漢語言文字及文化在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之后,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在文學表達上,更有自己的獨特韻味。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漢語言文字逐漸形成的獨特意境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詩、辭、歌、賦、戲劇、戲曲、小說等形式層出不窮,且作品林立,滿足了人們不同的文學審美需要。漢語言文字逐漸成為了中國文學的獨特表現形式,而且直擊讀者心靈,給人以震顫和撫慰,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 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簡短的二十個字,有說不盡的個人情思。再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不知細葉誰裁處,二月春風似剪刀”等等,這些美好的句子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豐富了人們的文學素養,提高了人們的審美品格,并賦予了生活更多的靈感,因此,漢語言文字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使中國文學的呈現出極高的審美品格和藝術想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發展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也是少有的表意文字之一,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漢語言文字是中國文學發展的基礎,是中國文學得以建造美麗宮殿的前提條件。使中國文學的領域逐漸擴大,升華了中國文學的文學魅力,創造了中國文學的表意空間。可以說,漢語言文字的豐富性和表意性,是中國文學得以在世界文壇綻放魅力的關鍵因素。我們要重視漢語言文字的傳承和發展,使這一民族精魂得到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閆順玲,侯琰婕.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J].甘肅高師學報,2010,15(04).
[2]于俊英.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