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鵬
摘 要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簡稱農村集體“三資”。新形勢下,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關系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 農村 “三資”管理 做法
一、健全機構設置和明確職責
“三資”管理工作的機構設置,就是市里要求各鎮街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職責分工;市里成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各個鎮街在原設有的村級財務托管中心的基礎上再成立招投標管理中心與集中采購中心,這三個機構統稱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對于資金,要實行財務托管制度,資產資源要實行招投標制度和集中采購制度,同時建立村級財務托管服務中心與村級集中采購服務中心。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第一,按照市里的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平原縣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如《農村集體“三資”清查制度》《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評估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資源經營制度》《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制度》《農村集體“三資”審計監督制度》《農村集體“三資”民主監管制度》《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招投標工作實施細則》等,并印發至各鄉鎮(街、區)。進一步完善了銀行存款賬戶管理、票據使用、賬簿設置、報賬程序、集體資金審批程序,健全了資產資源臺賬管理細則等,這些制度及程序的完善與落實,使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工作有章可循,切實規范了“三資”運營,進一步推動了平原縣“三資”管理工作的發展。
第二,加強對人員的教育培訓,提升隊伍素質。平原縣財政給予資金支持,通過培訓班、以會代訓、現場觀摩等形式,對鄉鎮經管站和村會計分批進行業務培訓,使他們系統掌握財經法規、“三資”管理、會計核算和電算化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提升會計人員的素質,保證村級財務記賬、核算規范,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資效率和業務核算水平,使之能夠完全勝任“三資”管理工作。
第三,開展農村集體招標管理和集中采購管理工作。一是村級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出讓以及村級重大工程建設,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招投標。招投標過程須錄像存檔。二是招投標須按照同步公開原則,及時將招投標項目名稱、數量、規格要求、招投標方案、招投標過程和結果等分別通過鎮街農村財務托管中心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三是對于完成的招投標項目,鎮街要進行評審驗收,并做好卷宗檔案管理(包括招投標過程錄像),評審結果要進行公示。四是集中采購管理工作要求村級集中采購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和誠實守信的原則,保證工作陽光透明。
三、嚴格做好村集體資金、賬目的托管工作
農村財務托管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紀律性、操作性、服務性和連續性都很強。要加強對每一個環節的監督約束,嚴控現金的使用范圍,規范票據的管理使用,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即收到的款項必須及時存入銀行,然后按規定程序支取使用,不得坐支。村級日常開支實行分級審批制度,明確審批權限,經過預審批準后,方可支出。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嚴禁村級用公款參加各種形式的慶典、開業等活動,全面取消村級招待費,對福利發放、差旅費、辦公通信費、用工支出、贊助及報刊征訂實行限額管理,村級所有非生產性開支均須在公開欄公示。規范集體資金的管理使用,實行當年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召開村民會議或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公布,并須在公開欄公示。
四、存在的問題
第一,村級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村干部擔心自己的崗位報酬不能到位,不及時將經手的資金繳入收入專戶,坐收坐支,對自身擔負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充分的認識,有的甚至走上經濟犯罪的道路,給集體經濟組織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第二,村集體的收入管理力度還有待加大,應繼續加強對“三資”管理的監督考核。縣鄉要定期檢查農村集體的“三資”管理工作,并將檢查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要盡快實現角色轉換,把主要精力由“三資”代理轉移到審計監督上來,進一步加大審計工作力度,認真開展賬前審計、專項審計、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離任審計等,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問題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五、建議
第一,統一縣、鎮、村三級對“三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鑒于目前“三資”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其重要性,應該調動各有關部門的積極性,強化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形成統一戰線,把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尤其是“三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第二,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和配強穩定會計隊伍。通過摸底調查,換屆考選,建立各鄉鎮村的會計檔案,以此來加強對村會計的管理和監督;配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按照“橫豎兼職、交叉任職”的總體要求,將那些政治素質硬、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善經營、會管理的人員充實到會計隊伍中,分別設置會計、出納崗位,并嚴格執行會計回避制度。
第三,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制度是行動的準繩,也是獎懲的依據。只有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措施,才能保證“三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針對組織安排、檢查發現,群眾舉報的村級“三資”管理方面的問題,紀檢、經管、審計、公安、檢察等部門要及時調查處理,根據查實的問題,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要從嚴、從重給予黨紀、政紀、經濟等方面的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通過制度建設,對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思想覺悟水平、減少經濟犯罪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為平原縣農林局)
參考文獻
[1] 何利良.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浙江省桐鄉市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7):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