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俍
摘 要:為適應人民銀行信息化發展需要,滿足信息系統對運行環境的高可靠性要求,有效降低機房運行維護成本,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為信息系統提供安全、穩定的運行支撐環境,人民銀行特別重視信息機房建設工作。機房工程不僅集建筑、電氣、機電安裝、裝修裝飾、網絡構建等多個專業技術于一體,而且需要豐富的工程實踐和管理經驗。同時人民銀行機房有其特殊要求,切實做好機房建設也是基層人民銀行極其重要的工作任務。結合工程實踐,就基層人民銀行如何做好機房建設進行探討。
關鍵詞:機房建設 標準 建議
中圖分類號:TP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a)-0146-02
機房的正常運轉是人民銀行各項業務開展的重要保證,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礎,同時也是風險隱患的集中點。如何建成符合標準,能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同時“使用可靠、有效適度、經濟節約、技術先進”的機房,是基層行極其重要的工作任務。結合臨夏州中心支行新建機房工作實踐,就基層人民銀行如何做好機房加以探討。
1 機房建設工程實踐經驗總結
在上級行的關心和幫助下,該行完成機房建設并投入使用,極大提高了該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為確保高標準嚴要求做好該行機房建設任務,并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機房搬遷,投入使用,該行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1 加強溝通協調,爭取上級行指導和支持
為確保有效溝通,協調各方,充分利用所有資源,成立了以行領導為組長、相關單位及部門重要人員為成員的協調領導小組,負責機房建設、搬遷的安排部署,溝通協調,統籌調度所需資源,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其中極其重要的是,加強向上級行請示匯報,反饋機房建設相關情況,對遇到的困難,爭取上級行相關部門的專業指導和大力支持。
1.2 學習標準規范,做好人才隊伍建設
機房設計建設需照眾多國際、行業及人民銀行內部技術標準、規范。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督促相關人員從機房設計前就整理和刻苦學習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并落實到工程設計、建設、驗收,為機房建設夯實人力基礎。把技術標準規范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對整體設計標準規范提前學,專項技術標準規范逐步學,遇到問題深入學,以解決實際問題。
1.3 提出合理需求,完善設計方案
合理有效的需求是機房建設設計的基礎,需求提出是機房建設的關鍵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參照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相關制度,及與相似工程項目情況的比較,全方位考慮,提出個性化的需求,不斷完善設計方案。同時認真研究設計方案每個細節,與設計人員充分溝通,切實理解設計意圖,并提出修改意見。
1.4 精益求精,確保機房工程質量
該行派技術骨干現場監督,積極跟進工程進度,對隱蔽工程,要求施工方在檢驗合格后才能封閉,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工程進度。做好隱蔽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驗收測試,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資料檔案。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及時整改,保正工程質量,為機房驗收夯實基礎。
1.5 關注變化細節,順利實施機房搬遷
機房建成后最艱巨的就是機房搬遷。為確保一次成功搬遷,該行成立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充分有效溝通,確保各方分工協作。關注細節,精心準備,做好機房搬遷方案。摸清新舊機房及系統的每個細節,對設備及系統參數的調整進行模擬驗證。對方案進行充分論證,請上級行和專業機構把關。做足前期準備工作,減少搬遷時點的工作量。制定時間序列,專人負責協調,嚴格執行搬遷方案,確保機房順利成功搬遷。最后,做好全面測試驗證和后續工作,使整個機房處于安全、合理、有效的運行狀態。
2 機房建設中常見問題
2.1 客觀條件限制,給設計和施工帶來困難
機房有其特殊的要求,而客觀條件會給機房設計及施工帶來很多困難。如機房樓層荷載不足、雙回路市電供電無法實現或者成本太高等。這些問題都給機房設計和施工帶來很多困難。
2.2 無法有效溝通,設計與需求不符及施工與設計不符
建設方和設計方溝通不暢,設計人員不能完全理解用戶非專業的需求描述,用戶無法理解專業設計方案細節。多個施工方之間不能有效溝通,造成無法按設計施工,或者相互影響延緩工程進度等。
2.3 標志規范落實不嚴,造成工程質量不高
機房設計及施工整體上都參照標志規范,但在具體細節上存在落實不嚴的問題。如接地線虛焊,或者沒有防腐處理;線纜的布放扭絞、交叉、標簽不清晰,彎曲半徑不符合標準等。這些細節可能影響整個工程質量。
2.4 冗余設計不足,系統可擴展性差
機房可擴展性、冗余設計不足,將給今后設備擴容、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帶來很多困難。如綜合布線、機柜空間、供電系統等冗余不足,將嚴重影響使用,給后續升級改造帶來很大困難,甚至影響某些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
2.5 驗收測試不細不全,給正常使用留下隱患
驗收測試除竣工驗收中的綜合驗收測試,還應包括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驗收測試。常見問題是,沒有制定詳細的測試方案,對細節關注不夠,驗收標準不明,非專業測試儀器,非專業人員實施;測試記錄文檔不詳細、不完整,沒有漢化等,都會給日后的使用留下隱患。
2.6 機房投產前的培訓不夠,適應、磨合期過長
新機房建設完成后會有很多新系統、設備,對于它們相關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而又常被忽視。因而造成管理人員對新系統、設備操作不熟,誤操作較多,或無法滿足需求,設施閑置,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3 對基層行做好機房建設的建議
一是要健全完善機制,分層溝通協作。機房建設,從外部來說,有設計、建設、設備提供商等;從內部來說,有上級行主管部門、本單位的多個職能部門。為此,建議在機房建設中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各成員單位層層負責的管理督促、溝通協調的機制,尤其是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機房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要向上級行和兄弟行學習請教,吸取經驗,盡量少走彎路
二是要強化技術學習,掌握規范標準。機房建設中需要參照眾多專業技術標準、行業標準和人民銀行內部規范,涉及領域多。因此,整體設計標準規范要提前學,全面掌握工程可能涉及到的專項技術標準,做到“心中有全牛”;專項技術標準要精準學,做到“用什么、學什么”;遇到問題要深入學,做到“靶向治療、精準發力”。
三是要跟進前期設計,提出合理需求。必須主動跟進前期設計,在施工前與設計方充分溝通,全面提出需求,達成一致意見。同時,要明確需求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很難做到一步到位,有可能貫穿于整個機房建設周期中。
四是要跟蹤隱蔽工程,確保工程質量。機房建設會有大量的隱蔽工程,建議強制要求建設方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封閉。隱蔽工程檔案要做到“一全一準一強”,一全就是資料要全;一準就是資料上標記的方向、地點、尺寸等都要十分準確;一強就是指定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同時,重要資料應實現檔案和科技部門雙備份。
五是要關注工程細節,全面做好驗收測試。在機房建設施工及機房驗收中,應制定詳細的測試方案,關注每個細節,明確驗收的標準,選擇專業測試儀器,由專業人員實施,測試記錄文檔應詳細完整并漢化。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整體提升機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六是要合理統籌安排,有序搬遷機房。(1)要領導到位、組織有方、分工協作。(2)要摸清新舊機房的差異,關注系統變化等,精心制定機房搬遷方案,方案必須包含應急措施,同時要請上級和專業機構做技術指導。(3)制定時間序列,專人負責協調調度,嚴格按安排序列完成搬遷任務。(4)全面驗證,驗證測試應覆蓋所有網絡、信息系統以及重要終端。(5)強化投產前培訓,強化設施設備標識,規范資料收集整理,注重新環境下設備、系統的磨合及調試等,確保機房運行合理、有效、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 粱瀚.人民銀行基層分支機構機房建設初探[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2,3(6):89-90.
[2] 蔣新巧,李立平,董政光.基層行機房安全防范對策[J].金融電子化,2008(8):30-32.
[3] 庹寧,楊春秀.現代信息化機房建設探討[J].金融科技時代,2009,17(8):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