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丹
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教育被認為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出口,以我國老齡化實際情況為背景,結合浙江省自身特點,倡導形成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遠程教育模式相互連結,融合省內各地區各部門各高校等的優勢來發展老年教育,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省老年人積極參與,上下聯動,城鄉聯合,各地區各部門各高校聯手的一種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老年教育模式。
關鍵詞:老齡化 互聯共融 全域化 老年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a)-0206-03
1 概述
1.1 老齡化現狀
根據我國最新人口數據顯示,2015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4.39億,占總人口的14.3%。同時,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明顯。浙江省同樣存在老齡化的問題。根據浙江省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浙江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了2.31億人,占總人口的16.7%。同時,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省人口老齡化呈現日漸增長的趨勢。
1.2 互聯網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1/5。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同時,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4億,手機上網比例達到了96.3%,其中在線教育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達到了1.44億人,在線教育市場迅速發展。
但是,農村與城鎮在互聯網發展的進程中存在一定的差距。《2015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1.95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1.6%,同時,農村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有1.70億人,手機成為農村網民上網首選設備。
由此可見,互聯網在我國發展迅速,尤其是手機上網已成為農村和城鎮網民上網的重要方式,然而,互聯網的應用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這也會成為拓寬應用的一大阻礙。
2 老年教育模式的實踐經驗
2.1 國外老年教育模式的實踐經驗
以發展水平較高的美國和日本為例,借鑒其成功的經驗,并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
2.1.1 美國老年教育模式發展經驗
美國的老年教育模式發展概括分為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則是不同的教育模式。20世紀60年代,是政府投入階段,老年教育模式以療養休閑為主,教育提升為輔。20世紀70年代開始是政府和私人資本共同參與的階段,特點是政府退出包辦的角色,鼓勵私人資本的參與。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的老年教育已經較為成熟,社區老年大學的高度普實現了美國老年教育的普及化和大眾化。
2.1.2 日本老年教育模式發展經驗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的亞洲國家,同時也是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然而其出生率卻很低,由此它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超高齡國家”。因此,日本很早就意識到老齡化的問題,并在老齡化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形成了適合本國國情的教育模式。其1970年便確立了“社會教育”和“終身教育”的指導方向。日本老年教育主要是政府為主導,同時各類企業和民間組織也積極參與老年教育的建設中來。
2.2 國內老年教育模式的實踐經驗
迄今為止,我國主要的老年教育模式仍然是老年大學和社區學校。同時,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我國老年教育的興起始于1983年10月的山東老年大學,較國外起步晚,但并不影響我國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各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老年教育模式。樊立華等概括得出中外老年教育模式大致分為三類,即“政府投資”模式、“自治自助”模式和“社區”模式。而廖林如,班曉娜認為,互聯網的出現給老年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他們通過分析老年教育的現狀提出老年大學與互聯網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程仙平認為,我國老年教育結構將采取開放非固定的形式,以便老年人能夠更方便地學習;老年教育內容將更加大眾化與個性化,老年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樣化,使老年教育能夠將老年人的“學、樂、為”有機結合。
我國也在老年教育模式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不少經驗。首先,我國老年大學的成立較多建立在政府財政支持的基礎上。我國已成立了近6萬所老年大學和社區大學,這些幾乎都是非營利性的機構,由政府財政撥款舉辦并運營。其次,社區老年教育模式已成為我國城鎮老年教育的主導模式。通過相關調查,居家養老仍然是我國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形式,然而隨著空巢老人的增加和老人自理能力的不斷減弱,以社區為主導的老年教育模式更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最后,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老年教育模式也呈現多元化的局面。浙江省于1986年創建浙江老年大學以來,截至2016年底我省已建立老年電大分校及教學點近兩萬個;1988年成立的浙江老年電視大學在當時電視還未十分普及的情況下,利用電視為傳播手段,向老年人播出各類課程;而現在眾多老年大學和社區大學紛紛利用互聯網技術向老年學生傳遞知識,寧波老年大學開設網上課堂,在網上播放各類教學視頻等,方便老年人的學習,寧波市還創辦了寧波終身教育網,網站上同樣存放了大量的教學視頻供老年人選擇學習。
3 浙江省老年教育模式的實踐
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老年教育的真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根據問卷我們得到不少信息。
老年教育受教育者年齡普遍集中在60~70歲之間,其次,根據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來看,由于當時的歷史條件限制,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算很高,為使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人受到一致的教育,這無論是對受教育者還是教師都是極富挑戰性的。
然而,不管哪個年齡段的老年人,他們均認為老年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可見,老年人對老年教育非常重視。我們利用上述數據和stata14.0軟件,將老年人對老年教育的需求與現狀的滿意度做了相關性分析(見表1)。從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兩者的相關度并不高,僅有7.75%。由此可見,盡管老年人紛紛認為老年教育非常重要,但其對老年教育的滿意程度并不高。endprint
其次,我們對老年人愿意承受的經費,老年人實際支出的經費和老年人的退休收入進行了相關性分析(見表2)。從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年人的退休年收入與老年人愿意承受的老年教育經費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老年人的退休收入越高,其愿意承擔的老年教育經費支出越多。
接下來我們對于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做了調查,發現寧波市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為,娛樂性活動,老年大學或社區學校和網絡教育。繼而我們調查了老年人參加老年教育的頻率。對于參加老年教育活動的頻率調查可見,老年人基本每周都會去一次。
4 浙江省全域老年教育模式的建立
4.1 觀念導向——終身教育理念的形成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通過對人的發展的深入調查,提出了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人的全面發展是與人的片面發展相對而言的,全面發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都到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但同時,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也認為,人朝什么方向發展,怎么發展,發展到何種程度需要取決于社會發展的情況。因此,老年教育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同樣取決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由于我省各個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其老年教育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終身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積極發展地區經濟,縮小地區經濟差異的同時,大力宣傳終身教育的理念,使其深入人心,為老年教育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
4.2 政策保證——城鄉融合一體化
老年教育從法律層面得到保障將極大促進其發展。我省政府也同樣關注老年教育,不僅在《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學分銀行的建立,還在2017年提出了專門針對老年教育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扶持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若干意見》。
除了規范各類政策的法制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便是城鄉融合。我省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存在城鄉差異,在互聯網使用上,在老年教育的投入上均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因此為了老年教育的持續長久發展,我們需要實現城鄉均衡。浙江省政府為了更好的解決老年教育經費的問題,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把老年教育列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項目,統籌協調解決教育資源配置、理順體制機制等問題。把老年教育工作納入對市縣政府的教育督導考核內容和教育現代化縣的評估指標,做到責任包干到戶,把老年教育的經費問題與政府官員的仕途聯系在一起,這將極大促進老年教育經費落實的問題。
4.3 資金融合——政府資金與民間資本的融合
現今,我省老年教育承擔的主體仍然是各級老年大學、老年電視大學、老齡文藝大學、廣播電視大學和社區教育系統等,基本都是政府出資建立的。然而,光靠政府的力量是無法吸納大幅增長的老年人的,因此,我們需要充分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舉辦老年教育。我省政府也已經意識到民間資本參與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其參與到老年教育的建設中來。我們可以適當放寬民間資本參與老年教育的建設,建立一部分營利性的組織,為不同利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務。
4.4 形式融合——傳統手段與互聯網應用的融合
我省現在的老年教育形式還是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但是這類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給老年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我們建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在線學習平臺和“空中課堂”,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互聯網教學相結合,加快老年電視大學教學網絡建設,推進各級老年電視大學分校實體化辦學。我省在扶持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全省各縣(市、區)實現遠程老年教育全覆蓋,實現了老年教育形式的創新,也使得老年教育的收益面大大增加。同時,隨著現在手機上網的不斷普及,老年教育的形式除了計算機網絡課堂外,還可以建設手機課堂,實現課程APP全程教學,使老年教育實現普惠性。
5 結語
浙江省作為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我省老年教育的發展也將很好的促進我省經濟的發展。在老年教育模式探究的過程中,我們以老年人的訴求為出發點,最終形成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遠程教育模式相互連結,融合省內各地區各部門各高校等的優勢來發展老年教育,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省老年人積極參與,上下聯動,城鄉聯合,各地區各部門各高校聯手的一種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老年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樊立華,袁向軍,呂征,等.老年教育模式及發展趨勢研究[J].教育探索,2013(3):65-66.
[2] 高雷,顏驊.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社區老年高血壓的疾病特點與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 14(12):1375-1378.
[3] 郭美玉.美國老年教育與借鑒——對發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外語與翻譯,2003(z1):28-30.
[4] 李兵.中外老齡政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5] 李東生,田昶.試論中國老年教育的模式[J].成人教育, 2003(4):8-9.
[6] 劉明永.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區老年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3(9):6-9.
[7] 邵建忠.對老年教育模式及規模的可行性探討[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15(6):22-24.
[8] Xie Y Q,University F.On the Necessity and its Realization of Lif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J].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