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武
摘 要: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國有煤炭企業應秉承以人為本的職工隊伍建設理念,高度重視職工創新創效工作,積極開展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本文結合當前國有煤炭企業政工與工會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管理機制;工會
一、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不斷加大,國有煤炭企業進入極不尋常的時期。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煤炭能源市場跌宕起伏、國有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形勢日益嚴峻,在內外加困的環境下,國有煤炭企業應在政府的領導下,加快供給側結構改革和去產能,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凝心聚力、迎難而上、逆勢突圍,走一條新型發展道路。同時應重視政工和工會工作,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國有煤炭企業大力實施人才強企、科技興礦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
二、國有煤炭企業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的有效途徑
(一)國有煤炭企業應積極動員、廣泛參與,大力營造工作室的創建氛圍
宣傳是手段、參與是目的。為充分調動全礦廣大干部職工參與到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中來,發揮企業內部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現有的廣播、微信平臺、OA辦公網絡平臺在企業內部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召開專題會、周安全例會等形式積極宣傳開展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廣泛吸收職工中的能人、巧人、有心人加入工作室的創新團隊中來,使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寶盆”,為職工創新工作室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提供智力支持。另外,要在企業內部大力營造人人參與創新的強大輿論氛圍[1]。
(二)黨政重視、全員參與,全力推進工作室的創建進度
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是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項重大舉措。國有煤炭企業黨政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把創新發展作為企業積極應對危機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同安排、同落實、同部署。企業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工會牽頭負責,團委、科教中心等部門積極配合,按照“分級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傳遞壓力、落實責任,促進了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為扎實推進工作室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時召開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推進會,邀請全體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帶頭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在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擋手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并解決,為確保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高標定位、嚴格管理,努力提升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為真正實現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功能定位和服務初衷,礦黨政在工作室創建之初就對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建設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思路和具體要求,即“高標準起步、高起點入軌,向建設國家級大師工作室邁進”,先后分別組織全礦職工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去同煤集團馬脊梁礦、晉煤集團成莊礦參觀學習了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雷雨工作室”、國家級大師工作室、“晨光工作室”的運行辦法和創新管理經驗,并與工作室帶頭人和工作室團隊成員暢談創新心得、交流創新體會;組織職工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參加了山西省、集團公司舉辦的“雙創”及“五小”創新成果展和推進會;組織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分批次參加了集團公司開展的“五小”創新專題培訓;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和培訓,使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為做好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具體工作思路
(一)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工作室的運行程序
建立組織領導機制。采取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分級運行的管理模式,成立以礦長、黨委書記任組長總工程師、工會主席任常務副組長的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導組,工作室領導組負責全面協調工作,對工作室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
建立運行管理機制。加強學習培訓。由各工作室帶頭人負責,定期組織團隊成員開展理論培訓和實操培訓。開展技術攻關。針對生產現場遇到的各類技術難題,開展專題研究攻關活動,激發團隊成員的創新潛力。做好導師帶徒活動。積極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并簽訂師徒合同,認真傳授技藝,切實發揮技術能手的傳幫帶作用和開展技術交流活動。
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對職工創新工作室實行季度考核制,制定考核標準,量化考核指標。堅持以正向激勵為主,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雙管齊下,對工作室運行情況進行百分制考核。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優秀團隊成員在年度評先選優工作和職務晉升工作中確立為優先考慮人選,對工作不積極主動、創新意識不強的團隊成員給予通報批評,無創新成果的,要及時退出工作室,重新聘用,以進一步激發團隊成員的創新創效熱情。
(二)做到“三”方結合,提升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與開展“五小”競賽相結合。開展“五小”競賽活動,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用是關鍵。要把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作為搞好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制定考核目標和工作室運行管理辦法,加大對創新工作室的資金投入力度。
與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相結合。做好創新工作,人才是關鍵,只有不斷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實現企業的創新發展,為此,我們把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與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充分利用職工創新工作室現有資源和平臺,不斷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使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工作場所,成為培養企業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同時與開展職工技能大賽相結合。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離不開全體職工的參與,更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支持。把扎實開展職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素質提升工作與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相結合,進一步做好職工技能大賽的組織推進工作,充分利用職工創新工作室這一創新創效平臺,大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在礦井安全生產工作中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打造一支適應企業發展的“素質高、技術好、作風硬”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為礦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注重產學結合,發揮工作室的創效作用
注重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目的就是要為企業培養一批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攻克一批礦井安全生產領域工作中的重點問題與難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注重創新成果科技含量。職工創新工作室在注重創新成果數量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創新成果的科學技術含量。真正把應用效果好、應用范圍廣,能切實解決生產過程中難題的創新成果提煉出來,走科技含量、創新效果好的科技創新之路[3]。
注重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創新成果的轉化是經濟技術創新的根本,及時推廣應用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成果,是對他們創新熱情的最大肯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煤炭企業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創新工作永遠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在職工創新工作室的細化量化工作上做文章,真正把職工創新工作室打造成技術的“推廣站”、學術的“交流站”、人才的“孵化器”、科技創新的“攻關站”,為集團公司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企業的“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做出積極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郝建強.新形勢下國有煤炭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思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2(12).
[2]黃后法,劉景勇.關于新時期國有煤炭企業思政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投資,2013(4).
[3]李珊珊.國有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J].新西部(理論版),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