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
摘 要:蘇州在戰國時期是吳國的都城,是久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地區的中醫藥成為“吳醫吳藥”,豐富的吳文化底蘊及發達的經濟促使吳醫藥蓬勃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吳門醫派”。蘇州市中醫醫院團委在開展醫院青年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把吳醫辨證、吳藥鑒別和中醫特色診療方法融入志愿服務工作中,2013年正式成立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旨在使人民群眾加深對吳醫藥的認知和理解,以“中醫藥就在你身邊”的活動主旨,分列吳醫青年咨詢和吳醫青年啟蒙和吳醫青年宣教三大支,為蘇城百姓服務。
關鍵詞:志愿服務;吳醫青年;中醫藥
一、研究背景
志愿服務作為一種高尚的社會行為和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在彌補政府資源不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服務經濟建設與社會道德構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醫養生等傳統保健方法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傳統中醫藥的鑒定、炮制和中醫特色診療手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向人民群眾宣傳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為他們提供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是中醫藥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同時,對于中醫藥傳統的傳承、推廣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1]。
蘇州歷代名醫輩出,從周代至今有記錄的名醫千余家,其學術成就獨樹一幟,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吳門醫派。蘇州是溫病學派的發源地,清初葉天士《溫熱論》的問世,更確立了以蘇州為中心的溫病學派的學術地位,從而形成了“吳中多名醫,吳醫多著述,溫病學說倡自吳醫”的三大特點,這是吳醫的精華所在,也是“吳中醫學甲天下”的由來[2]。基于以上種種優勢,蘇州市中醫醫院團委在2013年正式成立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旨在使人民群眾加深對中醫藥的認知和理解,利用自身中醫藥專業知識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吳醫青年志愿者緊緊圍繞“中醫藥就在你身邊”的活動主旨,分列吳醫青年咨詢和吳醫青年啟蒙和吳醫青年宣教三大支,通過科普講座和免費義診等形式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工地、走進農村。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根據服務對象的差異化,不斷調整服務方式,選派與服務對象需求相吻合的志愿者,將中醫藥科普知識用講座、咨詢、互動、演示等形式進行宣傳。
二、吳醫青年咨詢
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咨詢組以中青年醫師、藥師、護師為主,擅長中醫診療和中醫特色護理,不定期組織服務隊中的青年醫護工作者走進社區、工地、鄉鎮、農村等為市民開展義診、健康講座、中藥材真偽鑒別咨詢、中醫特色護理等活動,讓市民群眾不但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專業的診療和科學的健康指導,還能免費體驗刮痧、拔罐、推拿等中醫藥特色療法。吳醫青年咨詢組的特色在于把中醫藥科普放在咨詢的主體位置,主要開展中醫辨證施治、中藥飲片鑒定、中醫護理等獨具中醫藥特色的咨詢模式。
三、吳醫青年啟蒙
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承擔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因此醫院成立“吳門醫派青少年傳習中心”,要求志愿者走進中小學課堂,對中小學生科普中醫藥文化,使中小學群體認知中醫藥。
志愿者們以三種形式向中小學學生傳播中醫藥知識:一是走進學校,以布展或開設小課堂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解蘇州中醫藥博物館的展品內涵、蘇城吳醫趣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教孩子們辨識中草藥、走到孩子們身邊教授穴位按摩、八段錦等;二是組織中小學生走進醫院,參觀中藥房、百草園,現場觀摩推拿、針灸、拔罐等中醫特色療法。三是帶領中小學生到蘇城周邊的花山、樹山、西山縹緲峰等中草藥品種較多的地區,現場認識中草藥,了解其功效,同時將采藥后的植物做成標本。在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開展過程中,志愿者們針對不同人群,準備形式多樣的課件,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這要求志愿者專業知識豐富、善于溝通,還要具備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進取精神。
根據調查,小學生對中醫養生知識非常匱乏,對傳承中醫藥文化素養的意義和內涵缺乏了解[3]。吳醫青年啟蒙活動的開展,在不加重小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讓孩子們對中醫藥感興趣,激發了孩子們對中醫的好奇與探索。志愿者們與蘇州市振華中學、立達中學、平江實驗學等多所中小學結對,通過多形式傳播中醫藥文化,不但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得到了教師和家長們的認可。
四、吳醫青年宣教
蘇州中醫藥博物館作為蘇州市衛生系統志愿服務基地,以“吳門醫派青少年傳習中心”為活動載體,組織中小學生參觀中醫藥博物館,引導青少年認識中醫、了解中醫,醫院共配備專職講解員2名,兼職講解員10名,切實推進蘇州中醫藥博物館作為醫院教育陣地深入開展服務工作,積極參與全市志愿者各項工作,進一步弘揚和發展吳門醫派。2014年,醫院制作蘇州中醫藥流動博物館,通過展板形式,濃縮介紹博物館的展品,進一步方便學生和市民認識博物館。
全媒體時代,要加大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吳醫志愿者們通過電臺連線、接受電視臺關于健康話題的采訪、維護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做好中醫藥科普工作,以滿足大眾對健康的需求,不但弘揚了中醫藥文化,更讓群眾將中醫藥的養生保健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真切地體會到了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多渠道的宣傳打開與市民互動的“窗口”,傳播中醫藥科普知識。
五、結語
樹立優質的志愿服務品牌,首先必須切實掌握社會志愿服務的需求。在符合需求的基礎上,充分結合中醫院的特點,合理利用社會有效資源,打造高品質的志愿服務平臺,從而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吳醫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成立,正好契合了不斷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需求,不但推動中醫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樹立起了中醫院志愿服務的品牌,充分體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參考文獻:
[1]牛浩.創新“中醫藥文化體驗”志愿服務平臺的建設實踐[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7).
[2]華潤齡.吳門醫派[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
[3]陶景琳,周京媛,趙陽.培養小學生中醫藥文化素養的時間研究[J].治學之法,2014(2):172-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