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吉
摘 要:本文針對現實生活中爆發的一系列因廣場舞擾民產生糾紛的問題展開調查,從中學生視角了解分析廣場舞擾民現象的現狀及深層原因,在深入研究分析調研數據、查詢相關技術資料查閱及咨詢專家后,提出了創新的的技術應用解決方案及社會管理建議,呼吁社會完善法律法規、自覺提升法律意識,加強執法力度,共建和諧法治社會。
關鍵詞:廣場舞;噪音擾民;解決方案及建議
廣場舞不僅能健身也能給舞者帶來愉悅,甚至還成為中西文化融合和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但廣場舞越來越普及的同時,矛盾卻也隨之而來。因為熱鬧嘈雜的音樂鼓點打擾了閑適安靜的居民生活,不堪其擾的居民以放藏獒、潑糞、開槍射擊等過激行為來抵制廣場舞的負面新聞也時有出現。廣場舞擾民因而再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愉悅健身的廣場舞與噪音擾民引發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如何破解這個難題?筆者決定探其究竟,以高中生的獨特視角來審視這個社會現象。
應該說廣場舞擾民現象并不是一個新問題,在某些密集的居民區矛盾尤其突出,問題雖然由來已久但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和新聞報道,在匯總問題時發現:有人做過諸如廣場舞利民之處的調查,也有關于廣場舞雙方權利沖突分析,還有關于廣場舞的利弊比較分析,但是卻少有對糾紛事件多角度的全面深入探究、分析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隨著調研的深入開展,我們還發現:從技術層面看,市場上主流品牌的音響和手機均沒有支持廣場舞靜音的解決方案,如支持連接多個藍牙運動耳機的藍牙音響、手機等產品;從制度上看,國內雖有相關防治噪音污染的法律但并不完善,并且在執行力度上也很有限。
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1億多的中老年廣場舞愛好者,隨著中國人口的逐漸老齡化,這個數量還在逐年遞增,使得廣場舞而來的噪音和擾民也成為一個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本文著眼于深入調研、分析、調和矛盾雙方利益,并提出一些創新解決方案,既滿足舞者健身愉悅的需求又可避免噪音擾民,對于化解社會矛盾、營造和諧友好的法治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通過調研筆者發現,廣場舞運動本身具有積極意義,發生矛盾的焦點主要在于擾民和占用公共場地。
問卷調查表明,超過45%的被調查人群表示小區或工作單位周圍有多個固定的廣場舞聚集地,說明擾民現象發生的可能性較高。
同時還發現超過60%的人認為現有規章的效果不佳。這一方面體現被規范者法律意識較淡薄,一方面也反映出制度不完善,同時執行力度有限。
在關于解決方案的調查中,有超過60%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深入發展建設公共文化休閑場所是重要的解決辦法,這從側面凸顯了人民群眾日益強烈的自我意識需求與相對缺乏的公共場地資源的矛盾。筆者認為,居住地公共休閑場所配套建設是相當重要的解決方法,并推薦鋪以社區協調及拓寬休閑娛樂渠道等方法。
訪談調研中,被采訪對象均不否認廣場舞本身是較好的健身活動,但是要解決擾民問題有困難。目前,國內并沒有很完善的管理條例,而且各部門管理分工也并不明確,雙方應相互諒解并需要制度規范。
要徹底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是較大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違第五十八條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但是并沒有對“大音量”予以量化,而且處罰的定義也較模糊。(2)多頭管理、職責不明、執法力度不夠。目前,環保部們、城管部門、公安部門對噪音擾民的多頭管理也讓一些想投訴的居民摸不著頭腦,執法部門也存在互相推諉的現象,物管在處理糾紛時也處于非常尷尬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被噪音困擾卻投訴無果的居民采取過激的行為來發泄不滿。(3)配套公共活動場所過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此,筆者建議廣場舞者要多一份自我約束,樹立“在法規和制度的約束下享受充分自由”的觀念,意識到制造噪音是違法行為。建議將廣場舞音樂的音量控制在60分貝以內,從而實現即愉悅健身又不擾民的雙贏。對于居民,筆者建議多一些諒解與包容,與廣場舞大媽們、社區加強溝通,協商好時間、地點、音量等,遇事冷靜。對于管理者,筆者建議,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拓寬休閑娛樂途徑,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制定并完善相關噪音控制的法律法規及社區噪音控制法規,設立公安、環保、城管、物業聯動機制,高效處理噪音擾民事件。
另外,利用藍牙耳機,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來解決矛盾也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如果法律、規范難以執行到位,開發引進新技術也不失為一創新之舉。2014年10月15日上午9點,長寧區泉口路虹康綠地休閑廣場上,近30名穿著靚麗的大媽在快樂地跳舞。然而,現場很安靜,聽不見音樂聲。原來,她們用上了“靜舞音響”。這次試用的“靜舞音響”是由上海市老年基金會無償捐贈的。據稱本次獲贈的25套“靜舞音響”設備價值約10萬元。但是,人均4 000元的靜音設備顯然沒有可行性和推廣價值,通過數月反復測試,筆者認為:技術層面可行性較高且物美價廉的解決方向,即對藍牙技術的拓展運用。筆者采用了輕盈的藍牙運動耳機,經實驗只要一臺普通智能手機或藍牙音響連接驅動設備,就可以同時支持八個人同時跳廣場舞,且僅重12.7克,售價不足100。相信不久的將來,技術及創新將會成為徹底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等諸多社會問題的一種新途徑!
參考文獻:
[1]于秋芬.社區體育運動開展中權利沖突分析——以廣場舞糾紛為視角[J].體育與科學,2014(2):83-87.
[2]楊玲.廣場舞對中老年人的健身娛樂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9):196-197.
[3]曲長宏,龐宏.淺談噪聲對人體的危害[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3(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