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澍
摘 要:學術話語權是一個國家學術發展水平與綜合能力及文化影響力的集中反映,結合當前我國的學術話語權現狀來看,要想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學術話語權,就必須做到走中國化的道路、走自強之路以及形成一定的學術自尊,只有提升自己,鞏固了學術的研究水平才能夠真正讓世界看得起中國。
關鍵詞:學術話語權;中國社會學;發展
不同的國家的學術研究不但具有國際通行的規律,同時也與國家文化以及國情都具有密切的聯系,而這一點在社會哲學科學等專業中尤為明顯。由于西方國家在近些年來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以及政治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所以取得了強大的話語權。隨著我國基礎學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學術話語權也在不斷擴大,如何進一步掌握更大的學術話語權也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要想進一步掌握學術話語權,提升我國的學術地位,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掌握學術話語權,就要走中國化的道路
當前許多中國學者在研究相關知識時都會首先檢索西方的文化以及學術現狀,這本無可厚非,畢竟西方的學術發展時間早、建設力度大,再加上在一些領域確實要顯著強于我國。但是在學習和借鑒過程中,一些學者逐漸形成了“唯西方中心論”的基本觀點,認為只有西方的學術成果才是好的,國內的學術成果都不好,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西方學術至尊”的怪圈。在這個怪圈中,一些高校甚至以廣泛使用英文教材作為光榮進行傳播和宣傳,這顯然是導致我國學術話語權普遍下降的一個重要的事件。另外,一些貌似國產化的教材當中也出現了大量的英文翻譯而來的學術理論以及觀點,這樣自己騙自己的模式不但不能夠發揮我國學術話語權的基本優勢與內涵,更會在根本上導致我國逐漸喪失自己的學術立場。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大部分的學科都是發源于西方,我國要想在這些學科中取得一定的優勢甚至僅僅是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重視學科的本土化特色,發展處一些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在中國比較接地氣的學術研究中我們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學術話語權,比如在社會學學科當中,19世紀末西方社會學就被康有為、梁啟超以及嚴復等人以群學的名義引入,并結合我國特有的文化情況進行了發展,這也使得中國化與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連接,這種連接發展至今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者,他們堅持和推進著社會學的中國化。結合這個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在社會學方面雖然我們研究時間短、建制也比較晚,但是由于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燦爛的文明,并不缺社會學的研究素材,再加上一些先進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策略即可實現學科的全面推進與發展,這就是將原理本土化的優勢之一。通過發展社會學,我們也認識到了許多學科都具有中國化的可行性,同時也具有凝聚中國氣息甚至受到西方社會學界推崇的可能性。
二、掌握學術話語權,就要走自強之路
要想掌握學術話語權,就必須具有對話的資本,具有說話的硬實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堅持學術的穩定健康發展,堅持不懈的進行學術上的沉淀以及創新并致力于打造一支專業的學術研究隊伍,以提升自己的學術影響力為前提開展相關工作。另外,逐步建立并完善與西方學術界的對話環節,通過對話來提升我國的學術交流能力以及學術地位,這也是未來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結合當前我國的學術發展現狀來看,不得不承認我國大多數學科的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中還必須以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與技術作為指導,但是在指導的同時不能夠忘本,通過與我國的實際學術發展情況相結合,探索出一條屬于我國自己的發展道路才是重中之重。學術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積累與沉淀,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而且我們都懂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只有加強自我管理與積累約束,強化國際影響力,這樣才能夠掌握國際學術話語主動權。
三、掌握學術話語權就要凈化學術環境,形成學術自尊
凈化學術環境對于我國當下的學術現狀來看可以說是燃眉之急。上到大學教授,下到一般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各種抄襲、模仿事件屢見不鮮。由于大量的學術造假丑聞被爆出,不但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學術界發展,更是讓我們順利掌握學術話語權變得遙遙無期。學術造假以及抄襲、觀點剽竊等行為在我國風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符合發展預期的制度建設,由于大量的職稱評定以及晉升機制都會強制要求發表一些論文,這對于沒有學術研究意向以及沒有學術研究能力但是想要晉升的人來說可以說是極大的負擔,很多人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鋌而走險,花錢買斷或者是找人代寫等方式來發表期刊論文以取得較高的附加值,往自己身上貼金,進而取得更高的職稱。這樣的畸形的目標價值觀念與我國的晉升機制具有密切的聯系。為了如何通過轉變機制,讓一些符合學術發展要求以及具有學術能力的人去代表中國發聲,而讓那些具有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在基層和一線做出卓越成績的也能夠獲得合理的晉升,這樣才可以打破我國的學術發展現狀,凈化學術環境,為更好的形成學術自尊創設條件。
四、總結
綜上所述,根據傳播學的基本定義我們不難發現,當負面信息出現時其一定是會向著放大、跳躍以及加速傳播的角度發展。隨著在大眾面前曝光的學術不端行為不端增加,目前我國的學術領域內部產生了大量的惡劣影響,更是在社會環境中形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錯誤思維,導致一大部分受到學術生態環境影響的學者成長了起來。在這個大環境下,僅僅依靠一部分人的自律顯然無法讓我國的整體學術界受到應有的、足夠的尊敬。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學術話語權,讓我過的學術挺直胸膛邁入國際學術殿堂,就必須形成強大的學術話語權,通過強化“中國、自尊、自強”的基本觀點,認真沉下心來發展學術,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參考文獻:
[1]胡解旺.加強中國學術的國際話語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8-11(008).
[2]鄭杭生.學術話語權與中國社會學發展(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1,32(04):92-105.
[3]鄭杭生.學術話語權與中國社會學發展[J].中國社會科學,2011,(02):27-34+4+220.
[4]鄭杭生.改革開放30年:日趨成熟的中國社會學——有關中國社會學發展全局的幾個重大問題[J].江蘇社會科學,2008,(0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