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美
摘 要: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利用已有職權,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破壞國家相關公務管理的法律法規,依照刑法應當予以刑事處罰的犯罪。因此,應建立健全單位內部規章制度,持之不懈地加強法制教育,加強廉政教育。
關鍵詞:職務犯罪;低齡化;檢察院
職務犯罪包括《刑法》規定的“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在大多數人看來,這類犯罪以即將退休或者中老年人為主體,似乎很少牽涉到年輕人。然而,就筆者近年來查辦的案件來看,職務犯罪的犯罪主體卻呈現“低齡化”的情況,甚至出現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同志觸犯法律底線的情況,讓人頗為惋惜。2012-2016年,筆者所在的A省H縣檢察院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45件60人,其中貪污賄賂犯罪38件49人,瀆職侵權犯罪7件11人,5萬元以上案件占立案總數的86.7%,科級以上干部13人,有罪判決率達100%,通過辦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00余萬元。筆者結合自身查辦案件及在A省H縣檢察院工作的經歷,通過剖析目前職務犯罪低齡化的相關案例,突出了職務犯罪低齡化的嚴峻形勢及危害后果,并結合個人所學和自身工作經驗,對于這一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解決機制。
一、職務犯罪低齡化的現狀
據筆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職務犯罪領域“低齡化”案例逐步增多。就筆者自身工作經歷來看,職務犯罪“低齡化”趨勢也是明顯的,且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案發單位及涉案人員。筆者在近幾年查辦案件中發現,案發單位大多為國家機關,且集中在社會保障部門、計生部門、財政部門等平時工作量大且資金周轉集中的領域,因為平時工作量大等缺乏對于財務人員的監管,甚至出現單位大量公款不在賬目才引起領導重視的情況。涉案人員以財務人員為主,利用對于自身主管金融賬目的經手和管理權限作案,部分案件還存在相關監管人員涉案的情形。有的涉案人員還與社會不法分子相勾結,采取偽造發票、虛報賬目等形式騙取公款,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財務收支秩序。
二是犯罪形式。一般以個人單獨犯罪為主,少部分與單位分管人員存在共同犯罪情形。筆者在A省H縣檢察院曾經參與偵查H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谷某涉嫌受賄罪一案,谷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辦理退休手續和社會保險這一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請托人財物69 000元及購物卡,這就是目前職務犯罪中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即個人單獨犯罪。當然也有這樣一種案件:某國家機關財務人員唐某與本單位分管財務的副局長吳某共同貪污一案,二人偽造票據,以外出考察、日常開銷等理由虛假報賬,偽造票據,共同貪污。由于這類犯罪往往打著“正常開支”的幌子,日常財務審計中發現這類問題確實存在難度。因此,這類共同犯罪更是需要重點打擊的對象。
三是年齡分布。以往的職務犯罪往往集中于中老年人,這不僅由于他們工作多年缺乏工作熱情,且伴隨著年齡的增大喪失了年輕時對于工作的積極、負責態度。但是從最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來看,年輕人甚至部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大學畢業生也出現了職務犯罪的情況。筆者曾經參與偵查H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唐某涉嫌挪用公款一案,唐某1987年出生,2011年9月參加工作,2013年1月挪用本單位公款用于個人婚房裝修。案發時間距離其參加工作僅15個月。
四是涉案罪名。目前,職務犯罪主要集中于貪污、受賄和挪用公款。就筆者參與案件查辦的具體案件來說,貪污受賄占據了絕大多數。筆者曾經參與查辦這樣一起案件:H縣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審核股副股長韋某利用審核醫療保險報銷票據職務上的便利,以代人報銷住院費用為由,用偽造的住院發票進行報銷,騙取醫療保險金365 256.5元,后被H縣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這一案例就是目前職務犯罪領域最為突出的表現形式,犯罪嫌疑人利用職權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侵占公共財物的行為,這類案件因犯罪嫌疑人正是單位財務的主管或者經辦,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單位內部在財務審計時往往不易發現,一般都是紀檢監察部門接到舉報或者上級財務審查時發現。至于受賄罪,筆者偵辦的M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支隊四大隊大隊長魯某,利用其具有行政執法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共計價值173 000元便是典型代表。這類犯罪往往由于犯罪嫌疑人沒有清醒、冷靜的面對誘惑,個人法律觀念不強,忽視黨性學習教育,引起個人價值觀混亂導致犯罪。司法實踐中的挪用公款類犯罪就更多了,上文中提到H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唐某便是此類情形。
五是涉案數額。以筆者所在的H縣檢察院這幾年查辦案件來看,很少出現涉案數額超過百萬元的,一般情況都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之間。其中,2012年,醫保中心韋某貪污近40萬元,H縣幼兒園會計時某挪用公款75萬元在近幾年的職務犯罪查處過程中,涉案金額相對較大。
六是案件處理。對于這類職務犯罪,處罰相對較輕。部分涉案人員由于犯罪情節輕微、主觀惡性小,認罪態度好且存在自首等情形,被免于刑事處罰。
近年來,國家重視對年輕人才的培養機制,各機關單位重視年輕人才和高學歷知識分子的引進,這本應該是促進單位人才接續、提升單位學歷知識水平層次的絕佳機遇,但是年輕人才的引進在某些單位卻顯得不讓人滿意。據2014年6月12日《檢察日報》報道:2013年,浙江檢察機關查處的291名年輕干部貪腐案中,25歲以下新進人員有27人,而2012年僅為4人。剛入職不久就想著以權牟取私利,無視法律與道德的底線。80后副科長受賄索賄百萬元、90后小伙修改電腦軟件侵吞水費以及80后團支書貪污自毀前程便是這類問題的典型代表。
二、職務犯罪低齡化的原因
(一)個人思想觀念認識錯誤,法制觀念淡薄
目前,職務犯罪領域中的貪污、受賄其表現形式相對明顯,本人也相對能夠識別與認知。然而對于挪用公款這類犯罪,很多人認為自己只是暫時借用,事后及時歸還沒什么大事,殊不知這種想法有很大的問題。挪用公款類犯罪所侵犯的是正常的資金管理秩序,如果財務人員都有這種想法,單位的資金又如何發揮用途呢?如何實現政府的服務與保障職能呢?endprint
(二)財務管理混亂,監管不到位
近年來,養老保險部門、社會保險部門由于國家資金投入增大,單位活動資金增多,但是部分單位內部財務管理不到位,監管措施不健全,經常出現內部人員偽造發票虛假報銷、偽造賬目虛假開銷的情況。這一情況的出現與內部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明確不無聯系,同時也反映出單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三)量刑相對偏輕
目前,職務犯罪的處罰相對偏輕,很多犯罪嫌疑人往往被免于刑事處罰,這一刑罰雖然并不違背刑法上的罪責刑相一致原則,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沒能起到相應的警示作用。這類案件往往犯罪數額小、主觀惡性小、認罪悔罪態度好,在最終的案件審理階段會被從輕處理。
(四)生活壓力大,未能妥善處理經濟困難
唐某挪用公款案就是這類問題。由于我國已步入老年化社會,部分家庭由于贍養老人和撫養子女經濟壓力較大,如果再出現其他突發事件,確實存在經濟困難的可能,但是這一切都不是觸犯法律挪用公款的理由。
三、職務犯罪低齡化的應對策略
(一)建立健全單位內部規章制度
需要建立有效的財務支出約束機制。比如,加強經費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職責等綜合性的管理制度。這樣可以從單位內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約束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按制辦事,以堵塞漏洞,節約資金,防止經費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持之不懈地加強法制教育
機關單位應加強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和法律修養,重視法制教育效果,而不能流于形式,敷衍應付。結合檢察建議和職務犯罪預防講座等形式給公務人員套上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緊箍咒。在單位內部組織財務、財經紀律的相關考試,提高工作人員的財務觀念和財務意識,增強他們守法的自覺性,遠離財務犯罪。
(三)加強廉政教育
發揮制度硬約束作用。堅持單位主要負責人講廉制度,堅持誡勉談話制度,堅持述職述廉制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強化考核措施。將廉政教育納入單位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考核,明確工作內容,設立硬性考核指標,在每年年底對所屬單位開展廉政教育情況進行考評。同時,要高度重視考核結果運用。
近年來,職務犯罪低齡化在司法實踐中已十分明顯,不僅不利于推進廉政建設,更嚴重的是威脅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國家工作人員不僅要牢記自身使命與職責,更要明確法律責任。同時,社會各界也要關注年輕干部的成長與發展,積極承擔起現代化建設的重擔。
參考文獻:
[1]馬志忠,郝翠榮.職務犯罪低齡化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43-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