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琦
摘 要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對農經統計數據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對統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農村經濟統計工作,提高農經統計質量,提供準確可靠的經濟統計數據就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 農村 經濟統計 工作質量
一、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意義
(一)農村經濟統計是鄉鎮政府工作的有效評定依據
農村基層經濟工作重要的使命是貫徹和落實黨的農村經濟政策,將黨的農村經濟政策落實到鄉鎮、農村,對農村經濟進行指導和定位,使農業各項產業能夠得到穩步發展。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又是對政府經濟工作的有效評定方式,它通過整理和分析農村經濟發展指標和數據,用科學的方法展現鄉鎮、農村地域的經濟發展規模及速度,從而有效改進政府工作方式,幫助鄉鎮政府更好地指導農村經濟發展。
(二)為決策部門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幫助農民致富的重要內容。發展農村經濟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有利政策。決策部門在制定農村政策時,有效分析農村經濟統計數據,可以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相關決策的科學性,避免盲目性。
(三)為鄉鎮政府部門提供切實的計劃依據
科學規劃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實現綜合效益的提升,農村經濟統計數據可以為制訂計劃提供可靠依據。為此,收集和整理各類數據,可以為之后政府制訂發展計劃及規劃提供可靠數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復雜的統計系統與薄弱的統計網絡難以適應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對農村工作進行的各項統計,工作量大且工作內容煩瑣,但從事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人員不足,想要實現及時、全面、有效的統計工作難度較大。加之現在農村經濟形勢復雜,很多農村家庭經營都由過去的單一化演變成多層次、多環節的復雜網絡體系,要想準確收集各類統計對象的情況實屬不易。
(二)農村基層統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較難適應現在的工作需求
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勢必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從業人員。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從事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從業人員都是在農村會計中尋找的兼職人員,他們大多專業素質不高,很多還未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方法,財務知識、專業技能非常欠缺,這也直接導致在開展統計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三)農村經濟統計工作與當前的管理體制難以適應
目前,政府對基層鄉鎮(村)的考核工作還存在很多片面因素,不少統計人員迫于上級考核的壓力,甚至不惜篡改或瞞報相關數據,導致統計數據失真,這也給在準確真實的基礎上開展的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帶來干擾。有時甚至部分官員為了追求經濟增長的連續性,隱瞞農村經濟發展的真實現狀,國家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會因此受到干擾,嚴重時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給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四)投入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經費不足
每一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都離不開資金的輔助,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之所以還存在工作難以持續以及工作人員懈怠等惡劣情況,最大的原因還是政府部門沒有將這項工作列入財政預算清單上,使得工作在開展時因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而不得不停滯。這既影響了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和服務技能得不到良好的提高,造成農村經濟統計的質量也得不到明顯的改善。
三、提升農村經濟統計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深刻認識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任務和作用
在開展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之前,首先要深刻了解和認識該工作的內容和作用,從而讓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使他們能在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力和作用。因此,政府部門或者是村委部門要在日常的會議中著重強調農村經濟統計工作開展的意義和重要性,合理地將各項任務分配給對應的工作部門或工作人員。
(二)加強基層統計網絡建設,保證可靠數據來源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基層統計網絡對提高統計數據準確度方面的作用,把農村經濟統計網絡建設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充分認識統計網絡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確保統計網絡建設中所需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業務主管部門根據現階段經濟發展情況和統計指標體系要求擬訂方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原來村級調查戶進行調整或者重新進行布點,確定典型調查戶和抽樣調查戶,把原來已經消失的調查戶重新建立起來,調查戶實行分級管理,確保數有源頭、據有所依。
(三)完善統計指標體系
每個經濟發展階段都有其經濟發展模式,為適應現階段經濟發展需要,應該對“農村經濟收益分配情況統計表”指標體系進行修改,在經營方式上進行改革,經營方式可劃分為四個經營層次:企業、農民家庭經營、集體統一經營、其他經營方式。企業中的鄉村企業包括鄉鎮辦企業和村辦企業;村辦企業、私營企業歸集到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中單獨填報;其他經營方式保持原來的指標口徑。
(四)加強統計隊伍素質
農經統計是專業性較強的一項工作,統計工作人員在統計實踐中要勤于學習,成為統計專業的行家里手;在統計實踐中,努力做到甘于奉獻。同時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一是集中培訓。每年組織1次以上的集中培訓,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報表口徑銜接、工作關系協調等。二是以會代訓。利用開農經工作會、統計布置會等機會培訓縣鄉農經統計人員。三是自主學習。編發統計信息、知識資料,讓統計人員隨時自學。四是交流取經。
四、結語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改善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質量對于我國制定宏觀經濟發展政策和方案有極大的意義和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應從農業農村發展的全局考慮,力爭使得農村經濟統計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為煙臺經濟開發區福萊山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 陳建華.淺析農村經濟統計工作[J].統計與管理,2015(4).
[2] 杜艷芳.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6(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