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衡
一些學校由于置放的垃圾箱減少,引得一些學生抱怨連連,覺得丟垃圾太不方便。不止是學校,一些城市街道上的垃圾箱也少了很多。對于減少垃圾箱這一舉措,我持贊同的觀點。因為即使我們處于當下這個物質文明繁榮、精神文明也十分璀璨的社會里,也依舊不能安于現狀,而要繼續追求進步——減少垃圾箱不僅使人們日常產生的垃圾減少了,也在提升著我們的道德素養。
垃圾處理,目前運用最廣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填埋,但是其占地廣,效果慢,還容易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種是焚燒,但是它投資大,對空氣的污染也大,甚至還會給臭氧層帶來巨大危害。所以減少垃圾箱,從而減少垃圾的產生,進而保護環境,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進步。如今人們生活安定幸福,但這種幸福讓人們只追求“小確幸”,而沒有過多地想去追求進步。要知道,在時代的浪潮中,我們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我們滿足于現狀時,別人無時無刻不在進步,難道我們還要再犯百年前犯過的錯誤嗎?我們要追求進步,就要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比如減少垃圾的產生。正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減少街道上的垃圾箱數量,難道是因為他們財力不夠嗎?當然不是。我們不能被當下的生活蒙蔽了雙眼,必須居安思危,追求進步。
如今,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不管是經濟領域還是技術領域,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相比之下,我國國民的道德素養卻為世界所詬病,難道我們不應該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嗎?日本曾經只是一片未開化的蠻荒之地,但如今,日本的國民素質卻被世界所公認。雖然日本街道上的垃圾箱很少,但是你在其街道上很難發現垃圾。日本的家庭,日常垃圾都經過仔細分類后,才被丟進不同種類的垃圾箱。這樣的國民素質正是現在中國國民所缺乏的。所以,一些學校、城市減少垃圾箱數量,意味著他們在追求進步,正努力培養國民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和環保意識。
在經濟全球化這一主流趨勢下,文化百花齊放,科技不斷創新,世界無時無刻不在進步。正如劉慈欣所說:“人類的進化是沒有盡頭的。”所以,我們決不能因生活的安逸而停下追求進步的腳步!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中學高三(5)班】
點評
該考生放眼世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追求進步”的觀點,立意可謂高遠大氣,如鯤鵬展翅。追求什么進步——追求環保意識和道德素養的進步;為什么要追求進步——因為我國的環保意識還遠遠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更因為“我國國民的道德素養為世界所詬病”。作文論證層層深入,縱橫比較說理,充分有力。
(沈友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