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的方式,調查研究了高職學生英語交際意愿的基本情況和影響因素,并為英語教學提出建議。研究結果表明:1)高職學生英語交際意愿較低,且課堂內交際意愿高于課堂外交際意愿。2)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習者更愿意用英語交流,英語交際意愿和英語水平之間呈正相關。
關鍵詞:交際意愿;英語水平;交際能力
一、 引言
高職英語教育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應用型英語人才為目標。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至關重要。然而很多教師發現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沉默,不大愿意用英語進行交流。研究發現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的交際意愿不高。近年來,交際意愿作為一個復雜的情感變量受到二語習得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越來越多,國內外關于高職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的研究卻很少,高職院校學生與本科學生不同,基礎薄弱,詞匯量少,聽說能力較弱是他們的普遍特征,學生的英語水平是否會影響學生的交際意愿值得進一步研究。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為高職院校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二、 理論構架
交際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概念源自McCroskey等人的母語交際研究。Maclntyre and Charos(1996)將交際意愿概念從母語交際延伸到二語交際研究。二語交際意愿被定義為“在某一特定時刻與某人或某些人使用二語交談的愿望”(Maclntyre等1998)。二語交際意愿被認為是受性格和情景特征影響的變量。
MacIntyre and Charos(1996)提出了第一個二語交際意愿模式,該模式研究認為除了性格特征,其他情感變量如動機、對學習環境的態度(attitude towards the learning situation)、融合性態度(integrativeness)、焦慮、自我評價能力也會影響交際意愿。
MacIntyre等人(1998)擬構了金字塔狀的啟發式二語交際意愿模型,該模型綜合考慮二語學習中的諸多影響因素如情感因素(自信心、學習動機、交際意愿、二語能力、交際焦慮感等),個體性格差異(羞澀、矜持、外向等),群體間氛圍和社會環境因素,形成動態的理論框架,為二語交際意愿研究提供更多理論支持。研究認為,學習者動機直接影響二語交際意愿,有強烈動機的學生更愿主動交流。學習者的二語交際能力越高焦慮感越低其自信心越強,二語交際意愿也越高。
基于MacIntyre(1998)等人的研究,其他二語學者也做了大量研究。Wen & Clement(2003)提出中國背景下的英語交際意愿模型,研究認為社會背景(群體凝聚力、教師支持)、動機傾向、性格因素、情感意識(對監控的抑制、對積極評價的期望)影響學習者的英語交際意愿。Yashima(2002)認為二語水平通過學習者的自信心間接影響交際意愿。學習動機、焦慮、國際態度也影響交際意愿。唐蕾和霍紅(2006)提出交際意愿與二語使用頻率和交際能力呈正相關。彭劍娥(2007)研究發現融合性動機直接影響英語水平和英語交際信心,英語水平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
三、 研究設計
1. 研究問題:①高職學生英語交際意愿有何特點?②英語交際意愿與英語水平之間有何相關性?
2. 研究對象:參加本研究的是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9名大專一年級學生。其中英語專業學生103人,非英語專業學生106人。平均年齡18歲。選擇一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是:如果學生在大學第一年都不愿用英語交流的話,這對今后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問卷發放209份,有效回收204份。
3. 研究工具:為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筆者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1) 問卷調查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改編自MacIntyre et al.(2001)的交際意愿量表(α=.947),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際意愿量表包括28項(第1-4,10-21項是課堂內交際意愿;第5-9,22-28項是課外交際意愿),每項都為5分量表,1代表幾乎總是不愿意;2代表有時不愿意;3代表愿意與不愿意各占一半;4代表通常愿意;5代表幾乎總是愿意。第二部分為填空題和選擇題,包括專業,年級,年齡,說英語的頻率,態度和英語水平。
(2) 訪談
訪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訪談,第二部分為教師訪談。主要內容為: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如何、影響學生說英語的因素及學生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愿意說英語。
4. 結果和討論
(1) 交際意愿情況
從表4.1可以看出總的交際意愿的平均值為2.2328。這表明大多數學生的交際意愿比較低,處于“有時不愿意”和“愿意與不愿意各占一半”之間。學生的交際意愿不樂觀。另一方面,交際意愿的分值為1.04-4.50,標準差為.74527,這表明學生交際意愿的個體差異較大。
表4.2可以看出課堂內交際意愿和課堂外交際意愿的平均值分別為2.2442和2.2165,這表明課堂內交際意愿高于課堂外交際意愿。這個結果也論證了吳旭東(2008)的研究結果:課堂內交際意愿大于課堂外交際意愿。這很可能是英語學習者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在中國,大多數學習者,特別是非英語專業學生,他們只把英語作為一門學科而不是為了交流而學習,從訪談中也可得到認證,學生覺得在課堂外說英語很奇怪,特別是說話對象還是非英語母語者。MacIntyre et al.(2001:379)也表明在大眾面前說英語直接反映了英語學習者的二語水平。當他們說不好英語時,會感到尷尬。當他們面對相同的環境,聽眾和類似的任務時,學習者更愿意在課堂內用英語交流。
從量表的每個項目的結果和訪談中可以看出學生更愿意在互動程度較低的情況下用英語交流。如打招呼,讀課文,自我介紹。而互動程度較高的活動如回答教師提問,小組討論,情景對話等學生的交際意愿卻相對較低。endprint
(2) 英語交際意愿和英語水平之間的關系
由于研究對象是大一學生,筆者把高考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204名學生在問卷調查上填寫了高考成績,分數為54-125分,筆者按照學生成績從低到高平均分為三組。分數最低的68名學生為低分組(54-86分),分數最高的68名學生為高分組(100-125分)。
從表4.3可以看出,高分組英語交際意愿(M總=2.4753)高于低分組交際意愿(M總=1.8293)。
為了研究英語交際意愿和英語水平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筆者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從表格4.4可以看出總的交際意愿的T檢驗值為-5.912(T課堂內=-6.333,T課堂外=-4.338),差異值(sig.)為0.000。這就意味著英語水平對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有顯著影響。
為了進一步研究英語水平和交際意愿之間的關系,筆者對數據進行了相關性研究。從表格4.5可以看出英語水平和交際意愿呈正相關(r.=.377,Sig.=.000)。這表明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更愿意用英語交流,反之亦然。
這個結果正好驗證了二語水平顯著影響學習者的二語交際意愿(MacIntyre,1998;Alemi et al.,2011;Yang,2013)。二語水平更高的學生可能會從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中獲得很大的信心,他們的二語水平和愉快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Maclntyre et al,1999)。相反,二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可能缺乏自信,對英語學習感到焦慮,這可能會阻礙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Yiqian Cao,2011)。從師生訪談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特別是聽、說能力。學生認為自己的詞匯量不多,語法掌握不好,發音不準,有時聽不懂老師的提問,很難用英語組織語言,害怕說錯英語被嘲笑,因此不愿在課堂上說英語。
四、 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的方式,調查研究了高職學生英語交際意愿的特點,得出以下結論:高職學生英語交際意愿較低,且課堂內交際意愿強于課堂外交際意愿。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習者更愿意用英語交流,英語交際意愿和英語水平之間呈正相關。
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英語人才,教師在今后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
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特別是聽說方面。為了減少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英語教師可以放慢語速、重復關鍵詞、寫出生詞或利用手勢語讓學生聽懂。同時,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交流的機會,當學生犯錯時,告訴學生這是正常現象,每次只糾正學生一個錯誤,切不可糾正過多打擊學生信心。只有在這種輕松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意愿,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2. 將課堂延伸至課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每位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些視聽網站,開放語音室、VR實訓室,布置有趣的課后活動,組織各種英語競賽,以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
3. 幫助學生運用學習策略,提高英語水平。
研究表明英語水平是影響學生交際意愿的因素之一,英語水平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Oxford(1995)研究發現學習策略的運用和語言學習成功之間有明顯關系,積極運用目標語(target language)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加強學生對學習策略的認知,組織學生分享和討論學習方法,制定學習目標等,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Yashima,T.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Japanese EFL context[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2,86:55-66.
[2]彭劍娥.大學生英語交際意愿的多元變量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2007,94(4):260-265.
[3]吳旭東.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環境下的口頭交際能力自評與交際意愿[J].現代外語,2008,31(3):280-290.
作者簡介:
雷虹,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