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學習日語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不同的詞匯、語法和句式,但這些內容的運用經常存在誤用的情況。故筆者通過調查,分析了大學生寫論文時經常使用錯誤的詞匯及語句類型,從母語、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日語學習的難點,以及出現偏誤的原因,由教師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方案。
關鍵詞:母語負遷移;文化差異;目的語泛化
一、 引言
漢語、日語都屬于漢字文化圈,文字呈現的形式基本相同,但詞匯的使用卻存在差異,所以,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詞匯、語句等錯誤使用的情況,故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正確理解,減少誤用,根據出現的原因及時修正,以提高學習效率,優化日語的學習效果。
二、 母語負遷移和文化差異引發的誤用
(一) 母語的負遷移
母語的負遷移是把日語和漢語中具有相同意義的詞匯作為同義詞使用,并未發現兩者的差異,導致了詞匯的錯誤使用。其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舉例說明。
1. 日語中有很多詞匯與漢語的語義相通,比如“長者”、“傷”等,但兩者的含義不同。即日語中的“長者”代表富豪,“傷”是傷疤、毛病等,誤用的例句是“長者を尊敬するのは中國の良い習慣です”,這句話的翻譯是“尊敬長者是中國的良好習慣”,出現的錯誤是用漢語的詞義解讀“長者”,故其正確的使用是“年長者を尊敬するのは中國の良い習慣です”。
2. 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常出現的錯誤是用漢語詞匯代替日語詞匯,直接在語句中寫出漢字詞匯,并未注意到日語書寫時詞匯順序的變化,而寫作中也會因為使用的漢字并非是“當用漢字”,忽略了漢字間的差異,出現使用錯誤。其錯誤的使用是“地圖を頼りに北京を遊覧する”,翻譯后的意思是“根據地圖游覽北京”,正確的用法是“地図を頼りに北京を遊覧する”。
3. 日語的文字表達中,除會根據語法要求把不同的詞匯組成句式,也有日常習慣的表達方式,用詞匯組成短語。大學生在用日文寫作時因為會受負遷移的影響,會按照自己日常的語言表達方式表達,沒有了解日文習慣性的表達方式,出現習慣短語的寫作失誤。錯誤使用的例句是“悪い夢をしているようだ”,翻譯為“像作了一場噩夢”,其中“做夢”是我們日常習慣性的語言表達,但日語的表達是“看夢”,兩者的謂語動詞不一致,故它正確的例子是“悪い夢を見ているようだ”。
(二) 文化差異
日語和漢語各自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也正是為文化的不同,其使用的敬語以及其他方面的表達都有很多差異,如果大學生忽略文化間的差異,可能出現詞匯與句式的錯誤使用。
1. 日語、漢語的日常表達與書寫中,敬語的表達有很大差異,即漢語的整個體系中,并未形成敬語體系,即便在日常表達中使用敬語,也只局限于一部分名詞,但日語在整體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敬語體系是一個分支。基于此,大學生可能因為缺少敬語意識,出現敬語使用錯誤的情況。其錯誤的使用是“うれしいことに父は來週出張先からお帰りになります”,其翻譯是“讓我高興的是,父親在下周出差結束后就回來了”,這句話屬于敬語使用過當的病句,修正的方式是明確上下還是內外關系的矛盾,并以內外關系為主,即向外人說明屬于自己內部關系的人時,不需要使用敬語。
2. 日本是一個島國,四周環海,基于這一環境其形成了稻作文化,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形成自然觀。這一觀念也會在發展中改變人們的社交觀念,從語言上表達出來,即日語多以自發、被動等方式表達。比如“毎年の三月一日には入學式を行っている”,它的意思是“每年的三月一日都是入學日”,錯誤之處是以學生為主體用主觀的表達方式表達,正確的表達方式是用被動句式表述。
除以上兩種誤用的方式外,大學生也會因為目的語知識泛化,或是日文詞匯自身的難點,出現使用錯誤的情況。即目的語泛化是大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同語義的方式表達,出現使用的偏誤,而日語和漢語一樣,也有很多同義詞,若只單純分析詞義,很難發現詞義間明顯的差異,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其體現的詞義會有很大不同,這就是詞匯的難點。
三、 大學生日語寫作詞匯誤用的優化
基于上述內容,可以總結出,大學生的母語為漢語,其學習日語并用日語詞匯寫作時,會從詞義、詞法等方面出現誤用,具體體現是母語文化的負遷移,或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文化背景,學習者對詞匯的理解不足,不了解詞匯真正的語義。由此,要求教師根據這些情況,給出具有針對性的授課方法,借助案例讓學生了解日語和漢語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異導致的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以總結出日語使用的規律,擺脫慣性思維,克服母語對日語學習帶來的影響,引導大學生形成本體意識。另外減少因為不了解文化,或因為詞匯知識匱乏導致的語用偏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入較為常見的日語詞匯和表達方式,讓學生用有限的詞匯表達出具體的意思,并完成內涵的輸入,從不同方面提升大學生跨文化的應用能力,減少使用時的失誤,優化學習效果。
四、 結語
基于上述對大學日語寫作詞匯誤用類型偏誤的分析,總結出引發誤用的原因是母語負遷移、文化差異、目的語知識泛化以及日文詞匯自身的難點,由此,要求教師優化教學,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分析文化與詞匯的內涵,轉換思維,用日語的表達方式寫文章,并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質量,以此減少不必要的偏誤,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際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利梅.二語習得中母語負遷移對日語寫作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2,(88):90-92.
[2]郭鑫.日語數量詞的分類及其語法、語用學意義述論[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21(09):87-89.
作者簡介:
侍燁,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