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軍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永恒不變的話題,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科技力量的核心力量。高職學生的技能競賽培訓是一種培養其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方案,一種建立在教學基礎上的新型教育模式理念,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而競賽則是對這種方式的效果的檢驗方式,在高職學生技能培訓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技能競賽;培訓;創新能力
0 前言
技能競賽是以競賽的方式來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達相關的書本知識,配合以技能競賽的實踐方式來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激發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提高自身素養和全面創新的能力,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精英人才奠定基礎 。
1 技能競賽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運用
創新是指在原有事物的基礎上通過個人的觀察分析之后總結出不同于之前已經存在的理論和規律的能力,能夠對新的產品和社會文化起到引領和推動的作用。在高職學生中,技能競賽在培養其創新能力方面,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還能夠大幅度提升高職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個人素質。
1.1 技能競賽對高職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
創新是一個人潛在能力被激發出來的表現形式,而技能競賽則是激發創新的實際方式 。技能競賽是以社會現實為背景,讓學生在現有的知識體系上結合實際問題和現象發現并加以思考后,能夠提出獨到的見解以及認識,最重要的就是愿意并能夠用以往沒有過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并實施。比如說,現在比較能夠吸引學生以及相關領導的“創青春”項目。同一所學校的不同院校和不同專業都能夠在結合自身專業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一個項目并做出與之相對的計劃書,在指導老師的協助下,校方領導的積極引導下能夠真實主動的參與競賽,并給予相應的學分和獎金獎勵。如此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其潛在的創新創造能力,同時也對自身的專業課程有了更加全面詳盡的了解,培養了其邏輯思維的發散性,對專業素養也有極大的提升,也為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1.2 技能競賽對高職學生團體合作的影響
類似開卷考試一樣的形式,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增加知情度,高職學生的技能競賽一般采用半開放式,學生不僅可以自主尋求各方面的幫助,同時還可以提高與人交往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比如現在很多學生習慣性依賴別人,以自我為中心對于競賽多會望而卻步,也不愿意主動與他人合作,如果能夠有合理的方式將同學們集結在一起并且有老師的指導,首先在心理上就會占據壓倒性的吸引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方面會有大的改善,潛移默化中提升高職學生的素養。
1.3 技能競賽對高職學生未來工作上的改善
科技力量一直是國家綜合國力較量的核心力量,而科研項目則普遍以高校為主要研究中心,大學生在創新方面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科研創新能力。在大學期間科研創新的成果對未來的就業也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創新推動創業,創新人才是社會都爭先恐后都爭搶的稀缺人才。所以抓住學校提供的方便和捷徑的機會積極參與到創新培養的技能競賽中為以后的就業創業打下基礎。還有一點,高校是許多當地企業選人的主要基點,很多優秀的創新人才因為突出的表現很容易被提前招募到旗下。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業園鼓勵大學生創業搞創新,不時就會有其他公司企業的人來考察擇優納入,這個項目對所有的學生公平開放,而對全體學生提出的方案學校也是積極鼓勵配合,甚至會介紹分配一些有資歷的老師指導及企業的一些實際幫助,此項深受當校學生的青睞。
2 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因為其潛在性非一般情況下可以發掘成為人們對人才的一項重要檢驗標準,而競賽作為實際項目沒有系統化,專業化的體系是無法長期進行下去的,為了實現其真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積極性打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為工作的持續和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2.1 宣傳普及創新文化,開展創新能力培養工作
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我院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開展“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并配有相應的指導老師,以創業為主要目的,包括在運營及半運營和即將上市的創業計劃三個體系作為比賽類型,評委則是除了專業評估人士,也包括許多的企業負責人,不但會給出指點甚至有作為承包商將自認為有潛力的創業計劃作為投資對象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公平的篩選到真正的人才。當然,并非只有國家級的比賽才有優勢,經過院選,校選的也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證書,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重在參與。
2.2 將技能競賽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技能競賽作為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大小的檢驗形式,很早以前就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條款和校方文件。將這些條款落到實處,需要對競賽機制加以規范,形成體系不,這樣不但方便各項工作的開展和順利進行,更主要的是長效有利的持續下去。只有落到實處,學生才能夠積極的配合,以參與為榮,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而我校從2012年下達相關文件開始一直在努力完善各方面的組成機制,并積極落實到全校師生,每年針對創新的兩種競賽模式“創青春和”新青年之家“創新項目,一個是以創業為主,響應國家創業計劃;另一個是我校自主組建的項目,以各項創新比賽為由的競賽。這些活動的按時定性舉辦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然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我校參與的國家級項目得獎者從最初的三等獎一個到如今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七個以及數名三等獎,甚至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以及大企業的錄取率就業率都有明顯的提高,為我校帶來極大的榮譽。
2.3 系統化,社會化,實踐性
一個完整的高校項目活動需要系統化的體系結構,我國的高校不論從人員結構的組成還是項目計劃的進行都和社會企業以及政府有著密不可分的牽系和關聯,這就導致技能競賽不可避免的社會化,以絕對的實踐性直接能夠檢驗出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也從又一個方面敦促師生重視起來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期提前適應社會企業潮流為以后的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3 結語
通過競賽的方式鼓勵高職學生創新,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動性,促進自身創新素養,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和學校的競爭力,精英人才的培養更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成為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的擎天支柱。
【參考文獻】
[1]高北雄.淺談計算機在高校后勤管理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7,19(17):135.
[2]劉玉倩,馮書瑋,李樂.淺析計算機軟件在高校學生管理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24):21+9.
[3]王聽.計算機軟件在高校學生管理系統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7,36(21):230-231.
[4]史江云.工匠精神理念下中職生的物理課程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7,(17):10.
[5]李銳,汪小芳.基于技能競賽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J].湖南農機,2013,40(05):199-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