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對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同樣需要滿足改革的要求,不論是課程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應當跟上改革的進度。就我國現狀而言,高中化學的教學仍需要更深層次的優化和改革。就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而言,應當從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始改其,并且加強實驗教學方法和探究式教學方法等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整體上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
隨著時代的改革,教育工作也在不斷進步,當今時代的教學目標已經變成了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理念也已經深入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學科,高中化學教學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教學學科,也需要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
一、運用問題式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1、問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階段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所謂問題式教學方式指的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轉變自己的以往的教學方式將比較復雜難懂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單獨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或者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等方式來學習和理解知識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來講,問題式教學方式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實踐性。
第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未知的事物總是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只有學生對知識點充滿疑問時,他們便會絞盡腦汁尋找問題的答案。而問題式教學的教育方式就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通過設計問題,不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化學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思維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問題的方式,鼓勵學生思考回答,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還能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第三,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點。學生思考研究問題的過程就是理解和消化知識點的過程,以往“填鴨式”的教學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往往不牢固。問題式教學方式剛好就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2、如何構建問題式教學模式。
第一,創造性的設置情境。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師應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根據本知識點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學生會因為單純的學習知識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的熱點入手,以此為引子設計一些比較有趣的化學問題情境,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利用假設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就要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要引導學生提出多種假設,運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假設能否提出和假設是否正確都直接決定著問題能否解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來互相交流觀點,同時幫助學生們提取并分析問題中的信息,這個過程不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假設提出以后,化學教師應當再進行實驗驗證,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們設計實驗方案,幫助學生共榮完成實驗,并且和學生一起研究,這個提出假設并驗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出假設并不是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我們幫助學生獲得新知識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媒介。在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引導學生能自足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猜想,并且和其他同學共同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設,并設計出相應的實驗方案,最終餓到結論,這個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
第三,對于學習方法的幾點建議。高中化學和初中化學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區別,具體表現在:首先,高中化學的學習更注重自主學習,學生要努力變被動為主動,教師要給學生們明確一個理念:知識重積累,聰明重勤奮,要養成課前預習并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學會做標注并提前做預習筆記,這樣才能明白自己在課上的著重點。在上課時要跟上老師的思路,主動回答問題,配合老師的教學。其次,知識的鞏固和消化在于課后的復習,教師們要幫助學生明確,要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不可偷懶僥幸,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知識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自己理清知識網,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識體系。
二、使用正確的復習方法
正確的復習方法才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達到化學教學的目的,即用化學知識育人,而知識的運用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科學的思維方式。
比如,運用比較法進行復習,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進行元素與原子的比較時,我們都知道,元素知識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而原子是指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單位。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不同點是:元素代表著一類,它的概念與質量和電量都無關;而原子是一個精確的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成電中性狀態。元素屬于宏觀的概念,而原子則是微觀的概念。
結語
想要達到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目標,我們就必須推陳出新,尤其對于我們的高中化學的教學,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點的具體內容,設置更為人性化和更富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們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習的信心,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在新課程標準下探討高中化學教學方法[J].郝愛蓮.考試周刊.2010(10)
[2]對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反思[J].張強.中學教學參考.2009(14)
[3]論高中化學新課改下的探究性教學[J].馬曉青.數理化學習.2010(09)
[4]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J].魏曉梅.吉林教育.2010(22)
[5]淺析新課改下高中化學的教學策略[J].王秀英.新課程(中學).2010(07)
[6]對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方法及實驗教學的認識[J].鄭永信.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06)
作者簡介:宋玉坤(1973.10.13)女,籍貫:遼寧海城,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