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重+王沖+高偉亮+顧欣欣+陳鑒鑒
摘要:隨著人們開發活動的不斷增強,無論是在工業用水方面還是生活用水方面對于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力度都在不斷地加大,使得地下水資源的量急劇下降,導致地下水環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對于地下水環境的影響評析變得非常的重要。地下水環境的評析能夠很好的掌握地下水環境的變化,可以對于未來一段時間內水環境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本文就針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評析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問題探析
中圖分類號:X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029-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17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Dong Chong 1, Wang Chong 2, Gao Weiliang 3, Gu Xinxin1, Chen Jianjian1
(1. Zhe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Hangzhou 310000, China; 2. Zhejiang Tianzheng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310000, China; 3. 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and Design Co., Ltd.,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eoples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both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use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resulting in a drastic drop in the amou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resulting in a large Change, so the impac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ssessmen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e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can well grasp the change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n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will conduct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Key words: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 analysis
1 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活動對于水資源需求的日益加強,人們加強了對于地下水的開采活動。隨著開采活動的不斷深入,導致地下水出現了以下問題。隨著地下水開采的不斷增加,地下水位出現下降漏斗,從而出現區域性的地下水結構失調。并且隨著地下水開采力度的不斷加強,地下水的漏斗現象在不斷地增加。因為隨著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導致地下土質出現疏松,當疏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出現地面下降的現象,對人們的建設環境造成影響[1]。因為隨著地下水的開采增加,地下水淡水層就會不斷地下降,導致地下水中的咸水層不斷地涌向淡水層,使地下水的水環境變差,地下水水環境的失調。因此進行地下水的評價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2 地下水水質評價的關鍵問題
2.1 現狀調查層次及范圍
在進行地下水評價時,想要得到準確的評價結果就必須確定評價范圍。所需要評價的水環境的等級越高,那么其劃定的范圍也就越大。與此同時,在進行水環境的評價時,同一個評價范圍內的,不能忽視由于地域性的差異所帶來的區別,簡而言之,某一地區的水質有區域性的特點。地下水環境包含了直接對象和間接對象兩種,因此在進行地下水水環境的評定時,需要進行全面的調查工作。在評價的對象確定之后,評價人員就可以根據工作目標、調查內容等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內容應該包括地下水的水位和地下水水質以及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情況一般按照相應的方法進行操作。
首先應該將地下水調查的范圍在相應的地形圖上進行圈定,找到精確的評價范圍,從而使評價的結果有較強的代表性。在滿足相關的需求的情況下,進行小比例尺的評價。對于地下水的水環境進行全面的情況調查。之后,對于所調查的區域進行分區域的劃分。
第二,對于水資源中的成分進行定量的分析,主要的調查途徑應該從地下水的補充方面以及地下水中雜質的含量和地下水中水的排放途徑,對于每個研究單元中的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
2.2 現狀評價
在進行地下水質量評價的過程中,一般會采用綜合評價法、密切值法以及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進行評定。 采用這幾種方法測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計算出來的指標對地下水的水質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在進行地下水的水質評定時,把得到的數據與國家標準相比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監測地下水的水質是否超出了國家標準,如果超出國家標準,就應該進行全面的分析調查工作,找到污染物的來源,從而找到正確的治理方法。
2.3 布局監控網點
在進行地下水水質調查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總分的方法進行調查布控。在實施的過程中,采用總體網格進行點的布置,然后對于網格內區域進行布點的方法。優先在調查范圍內的下游進行布點,因為下游一般情況下污染比較嚴重,上游以及中游部分布點的頻度就可以比較稀疏[2]。主要的監控地帶為地下水的補給區以及地下水的主徑流以及已經明確的污染地帶。如果地下水存在多個含水層時,對與主要測定區域有聯系的水層進行監測。
3 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對策
對水資源的管理制度進行全面的改革。對水資源的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主要的內容是建立健全相關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使水資源的管理得到統一,當前的水資源管理相對來說是比較混亂的,導致在水資源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壁壘。政府部門應該對管理權限進行整合,把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管理權力集中在一個部門中,通過這個部門來完成對地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從而使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以及全面的優化配置。第二步是對水務管理進行完善。政府部門應該把水務管理部門的經營性質進行轉變,轉變為對于水務市場的監管,充分利用相關的職能來實現水務資源的優化,并且對于進入水務市場的資源進行審核。第三點就是建立健全相關的水務管理制度。不僅對水資源的國家標準進行嚴格的執行,還要與本地區水資源使用的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一套符合所在地區的水資源管理機制,建立水資源使用許可證制度,從而實現對水資源總體用量的監管和控制。
對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進行管理。 在進行水資源的開采管理時,應該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辦法的制定。有些城市地下水資源開采競爭比較激烈,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對地下水開采進行管理:關閉城市里的自備水井,嚴禁個人進行地下水資源的開采,減少水資源的流失。城市中由于歷史原因,自備水井比較多,這就要求城市的水務部門應該對自備水井的情況進行充分地調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批關閉。 對于供水結構的調整,不同的地區有與其相適應的供水結構,只有選擇合理的供水結構,才能夠保證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比如某些地區的地下水開采的程度比較高,可利用的地下水資源較少,我們可以加強這些地區的供水補給,進行水利調度,對該地區的農業灌溉活動可以采用地下水與河道水相結合的模式,達到灌溉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的目的。地下水的使用應該按照相關的用途來劃分地下水的使用功能區。由于地下水的水質不同,那么與之相對應的地下水的用途也就有著明顯的區別,一般分為禁止開采區、限制開采區與水源涵養區。
加強污水處理以及污水的資源化。對于污水的處理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采用的方法為建立相關的雨污的分流系統,污水和雨水分別進行處理,并對城市中的污水系統進行優化,使其形成一套高標準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統。加強可再生水資源的利用,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當生活污水達到一定的標準之后,可以對這些污水進行再利用,形成城市中穩定的可再利用水資源。這些可再利用水資源可以用于農業灌溉、城市建筑中水系統以及工業用水。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開采,也能夠減少污水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推動節水技術發展。推動節水技術的發展對減少地下水資源的開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門應該大力推動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的技術以及高效冷卻的節水技術,這樣就能夠大大地加強工業用水的循環使用,從而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在節水技術上,我們不僅應該發展工業用水節水技術,也應該推動生活用水節水技術,生活用水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用量是非常的穩定的,不會受到季節的影響[3]。加強對于城市供水管網的檢查,防止供水管網出現滲漏。并建立一套公共用水管理的有效機制,改變以往的粗放式管理理念,推動公共用水管理向著精細化管理轉變,使公共供水得到較大的提高,節約水資源。對于農業用水進行調整,轉變用水模式,減少對于地下水資源的開采。
4 結語
隨著我國工業以及農業的大力發展,對水資源的開采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地下水的水環境質量在日益下降。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地下水資源的評析工作來保證水環境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居政.淺談城市污水處理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J].企業技術開發,2012,(1).:39
[2] 高樹云.城市污水處理廠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問題探討[J].中國環保產業,2009,(8):45.
[3]武立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若干關鍵問題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6):165.
[4]董飛,劉曉波,彭文啟,吳文強.地表水水環境容量計算方法回顧與展望[J].水科學進展,2014,25(03):451-463.
收稿日期:2017-11-28
作者簡介:董重(1986-)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