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AAS和ICP測定同一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浸出液中Cd元素存在顯著差異的原因,進行了鹽分添加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垃圾焚燒飛灰浸出液中高濃度的鹽分(Na+、K+、Ca2+)是造成ICP和AAS測定結果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Na、K、Ca在紫外區產生的分子光譜與Cd分析線重疊,產生分子吸收干擾,采用氘燈對AAS進行背景吸收校正,Cd的測定值的相對誤差小準確度高,測定值能有效地反映真實值的大小。
關鍵詞:原子吸收光譜法;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鹽分;背景吸收;消除
中圖分類號:X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121-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69
Determination of Cd interference and elimination in MSWI fly ash by AAS
Wang Lijua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Longyan 364021,China )
Abstract:To stud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sted concentrations of Cd in leacha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fly ash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a salt-adding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ch difference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alts (Na+、K+、Ca2+) in the leachate of MSWI fly ash. The molecular spectra of Na, K and Ca in the ultraviolet region overlap with the Cd analysis lines,produced molecular absorption interference. The background absorption correction of AAS using deuterium lamp,the interference of Na+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d is eliminated.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measured value of Cd is small and accurate, and the measured value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size of the real value.
Key word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ly ash; Background absorption;Salts;Eliminate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由于垃圾焚燒處理的高效快捷、占地少、能源回收等優點,焚燒處理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雖然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減容顯著,但垃圾焚燒過程中會產生飛灰,其產量約為垃圾焚燒量的3%-5%[1]。焚燒飛灰被發現含有較高浸出濃度的重金屬,包括鉛、鎘、鋅、銅等[2-4]。2008年被列入危險廢物名錄。我國《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明確規定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經嚴格處理達標后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其中按照HJ/T300制備的浸出液污染物Cd的質量濃度限值為0.15mg/L。目前我國多使用AAS測定Cd,但由于飛灰成分復雜,浸出液含鹽量高,使測定結果偏高,因此,本文通過探索性實驗研究浸出液中鹽分對AAS測定Cd的干擾原因及消除方法,以期為飛灰的Cd的檢測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飛灰樣品采集
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樣品來自于福建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該廠處理能力為600t/d。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為加入2%的穩定劑處理原灰所得。不同時期的飛灰成分也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因此飛灰的成分含量具有不穩定性,容易受焚燒系統的工況穩定性和生活垃圾原始組分影響[5],為了使樣品具有代表性,連續采了一個月的樣品,通過研磨、過篩和縮分制成一個均勻混合樣品。
1.2 重金屬含量分析及浸出毒性測試
按照《固體廢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緩沖溶液法》(HJ/T300-2007),稱取75-100g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樣品,置于2L提取瓶中,根據樣品的含水率,按液固比20:1加入所需的醋酸浸提劑,蓋緊瓶蓋固定在翻轉式振蕩裝置上,于(23±2)℃下振蕩(18±2)h,調節轉速為(30±2)r/min。浸出完畢后,采用0.45μm濾膜過濾并收集浸出液待測。Se、Hg和As含量通過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其他金屬通過ICP-AES檢測。
1.3 鹽分添加實驗
(1)使用KCl、NaCl和CaCl2分別配置質量濃度分別為100、250、500、750、1000、5000和10000 mg/L的K+、Na+和Ca2+溶液,然后往容量瓶中分別加入Cd單標,配置成已知Cd 0.15mg/L的溶液待測;(2)使用KCl、NaCl和CaCl2配置質量濃度分別為100、250、500、750、1000、5000和10000 mg/L的K+、Na+和Ca2+混合溶液,然后往容量瓶中分別加入Cd單標,配置成已知Cd 0.15 mg/L的溶液待測。
1.4 測定方法
采用《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GB 5085.3-2007)附錄A(固體廢物 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和《固體廢物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5)測定重金屬。
2 結果與分析
2.1 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成分分析
將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進行成分分析檢測,X射線衍射分析(XRD)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從檢測結果可知:穩定化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中大部分重金屬以氧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如NaCl、KCl、ZnO、FeS等。飛灰中較多的Cl與廚余和塑料在垃圾中含量較多有密切的關系[6],Cl元素則主要以NaCl和KCl形式存在于飛灰中。
2.2 焚燒飛灰的重金屬含量
重金屬是固體廢物焚燒飛灰最主要的污染物質之一,從表1可以看出,飛灰的穩定化效果很好,飛灰浸出液含鹽量高,由于飛灰中氯對重金屬的促溶效果顯著[7]。K+、Na+、Ca2+濃度很高,分別為2299mg/L、595mg/L、1294mg/L,飛灰中Ca含量大,是由于煙氣處理系統中噴入過量的石灰;K和Na的含量較高也印證了煙氣處理系統較好的工作狀態[6]。
2. 3 AAS和ICP-AES法測Cd的對比
采用AAS和ICP-AES測定穩定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浸出液中Cd的含量,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AAS和ICP-AES測定結果存在顯著差異。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所規定:按照HJ/T300制備的浸出液中Cd的濃度限值分別為0.15 mg/L,使用AAS測定的Cd的濃度超標,而ICP-AES所測值達標。造成結果存在顯著差異的原因可能是飛灰成分復雜,浸出液含鹽量高,含有高濃度的Na、K、Ca等鹽分,在空氣—乙炔焰中,這些元素在200~450nm間產生分子光譜與分析線疊加[8],產生分子吸收背景干擾,使AAS測定值高于實際值。
2.4 Cd測定干擾消除實驗研究
圖2 溶液中K+、Na+、Ca2+對AAS(氘燈背景校正法)測定Cd的影響
堿金屬鹵化物在大部分紫外區有分子吸收,這種分子吸收若與Cd吸收線重疊,就會發生分子吸收干擾[9],使Cd測定結果偏差太大,因此采用氘燈對AAS進行背景吸收校正。結合XRD測試結果和浸出液中重金屬濃度的檢測結果,將K+、Na+和Ca2+作為Cd測定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通過一系列的鹽分添加實驗,測定結果表明(見圖2),氘燈對AAS背景吸收校正后,隨著溶液中K+、Na+、Ca2+和混合溶液中K+、Na+、Ca2+濃度增加,Cd的測定值與真實值之間的相對誤差差異不顯著(RE(Cd)≤3.73,RE(Cd)≤2.67,RE(Cd)<0,RE(Cd)=2.08),說明K+、Na+、Ca2+對Cd測定影響不大,測定值的相對誤差小準確度高,測定值能有效地反映真實值的大小。
3 小結
(1)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XRD)的成分分析檢測,穩定化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中大部分重金屬以氧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如NaCl、KCl、ZnO、FeS等。(2)垃圾焚燒飛灰浸出液中鹽分高,含有高濃度的Na+、K+、Ca2+,Na、K、Ca在紫外區產生的分子光譜與Cd分析線重疊,產生分子吸收干擾,使AAS和ICP測定Cd值差異顯著,采用氘燈對AAS進行背景吸收校正,Cd的測定值的相對誤差小準確度高,測定值能有效地反映真實值的大小。
參考文獻
[1] 李娜,郝慶菊,江長勝等.重慶市垃圾焚燒飛灰粒徑分布及重金屬形態分析[J].環境化學,2010,29(4):659-664.
[2] Belevi H, Langmeier M.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element behavior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s 2. Laboratory experiment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34 ( 12) : 2507-2512.
[3] 萬曉,王偉,葉暾旻等.垃圾焚燒飛灰中重金屬的分布與性質[J].環境科學,2005,26(3):172-175.
[4] 李慧,羅琳,盧海威等.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重金屬藥劑穩定化研究[J].環境工程學報,2016,10(2):929-934.
[5] 歐陽創,張瑞娜,畢珠潔等.生活垃圾焚燒廠飛灰重金屬特性分析[J].環境衛生工程,2015,23(5):35-38.
[6] 韓大健,王文祥,孫水裕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中鉀鹽浸出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7,37(6):2223-2231.
[7] 沈東升,鄭元格,姚俊等.典型固體廢物焚燒飛灰的污染物特性研究[J].環境科學,2011,32(6):2610-2616.
[8] 李述信.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的干擾及消除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
[9] 郭明才.鄰近非共振線校正背景—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高鹽食品中的鉛[J].光譜實驗室,2013,30(6):3017-3021.
收稿日期:2017-12-15
作者簡介:王荔娟(1985-),女,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環境化學和環境影響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