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報告的目的在于探索電子垃圾的簡單粗放回收如何使土壤退化,以及評估與其控制有關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因為面對正在產生的大量垃圾,目前的回收方法效率不足,全世界都面臨著電子垃圾管理的挑戰。這種傾向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明顯,其對環境尤其不利。法律措施、教育方案和財政支持等管理措施在控制簡單粗放回收活動方面成效不大。政府和環保團體應該開展有效管理活動,減少電子垃圾簡單粗放回收方法對土壤和環境造成的破壞。
關鍵詞:電子垃圾;粗放回收;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203-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17
The impact of simple and extensive e-waste recycling on the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Zhang Zheyua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999077,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explore how simple rough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e-waste can degrade soils and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methods related to their control. Because of the inef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ecycling methods in the face of large amounts of rubbish being produced, the world faces the challenge of e-waste management. This tendency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is particularly detrimental to the environment. Regulatory measures such as legal measures, education programs and financial support have achieved little effect in controlling simple and extensive recovery activities. Government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s should conduct effective management activities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soil and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simple and extensive e-waste recycling methods.
Keywords: E-waste; Extensive recycling; Management method
2012年度全球電子廢物產生量估計為4600萬t,2017將增長到6500萬t(Perkins等,2014年)許多國家,特別是那些具有高技術能力的國家,生產出新的和先進的電子產品替代舊的電子產品。結果,人們快速處理掉的老式電子產品產生了電子垃圾。大量的過時電子設備被運往發展中國家,人們繼續使用,最終積累起巨大體量的電子廢物。這些廢物含有一些有價值的物質,可以作為其他活動的原料,因此吸引了很多回收公司。本文討論電子垃圾的簡單粗放回收活動如何使土壤退化,并評估與發展中國家狀況相關的控制管理方法的有效性[1]。
1 土壤的退化
簡單粗放的回收技術通過影響土壤成分直接使土壤退化,尤其是在回收現場。最常見的回收方法之一是露天焚燒(Chatterjee和Kumar,2009年)。焚燒電子產品后,金屬等有用成分被提取,而無用成分被直接丟棄。在露天焚燒處,土壤很有可能被高熱量破壞。焚燒殘留物的不當處置還會對土壤造成更大的危害。
焚燒使土壤暴露在高溫中,從而破壞了土壤中的生物成分。這些有機成分對土壤很重要,會影響礦物質和pH值等特性。而且,土壤中促成分解過程的微生物和其他有機體被破壞了。這些微生物將物質分解成營養元素,可提高土壤的質量和肥力[2]。
粗放的回收技術還破壞了土壤中的礦物質,改變了支持微生物和植物生命的一些必要特性。土壤由多種礦物質組成,包括金屬等純元素和金屬化合物鹽類(Johnson和 Lewis,2007年)。這些礦物質對土壤質量和支持生命力很重要。為了回收貴重金屬焚燒電子垃圾,產生的大量熱量使在自然條件下不會發生的化學反應在土壤中發生了,由此改變了上述地點的土壤的礦物質組成。
2 殘留物覆蓋層的二次污染
電子垃圾的簡單粗放回收技術破壞土壤的另一方式是不當垃圾處理造成的殘留物二次污染。回收者只對電子垃圾中的有用成分感興趣,對無用成分毫不在意。
3 毒素和其他化學成分
此外,簡單粗放的電子垃圾回收活動污染了土壤,積累了有毒物質。電子垃圾部分組件中包含化學品或化學成分,當受到焚燒或被細菌緩慢分解時,它們會逐漸分解或釋放出有毒物質。簡單粗放的回收者對處理不同種類的電子廢物須采用不同程序以確保在回收期間或處理完成后能減少或者杜絕毒素排放知之甚少(Man等,2013年)。之后,在放置垃圾的地方,在使用簡單粗放處理方法的區域,土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退化。除了土壤pH值的變化,其他毒素或元素會與土壤中的礦物質發生反應,并將其轉化為不太有用的營養物質,對生命支持不再像以前一樣有益(Zhang, Ying-Xin和 Simonnot,2012年)。這樣,因為營養物質不足,影響了生命體和植物的生長,甚至會導致死亡。
4 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各個國家均制定了管理方法來控制簡單粗放的回收過程。發展中國家中,70%以上的回收者均屬于非正規部門,并且采用簡單粗放的回收方法,因此,有效方法就變得非常必要。不當的管理方法將使這些國家的許多社區遭受電子廢物生產激增導致的風險加劇。干預措施應側重于教育非正規回收者采用保護環境的最佳處理方法,為其提供財政支持,規范簡單粗放的回收技術,并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采取行動[3]。
4.1 法律措施
律措施涉及制定和實施關于控制簡單粗放回收活動和其他電子廢物管理活動的法律。為了確保環境不受重大影響,各種法律為電子廢物回收活動中應遵循的程序提供了合法框架(Kiddee, Naidu和 Wong,2013年)。回收者被迫遵守這些法律,否則承擔法律后果。在具有適當執法機構的地方,這些法律均有效。否則,回收者將以環境為代價繼續使利潤最大化。由于資源匱乏、腐敗、貧困和法律機構薄弱等一系列原因,發展中國家強制立法和執法的力度不夠。發達國家有更多的有效管理機構來管理垃圾處理和回收。可是,大量的電子垃圾最終卻流入管理機制不健全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尚未充分發揮出控制方法的全部潛力。
4.2 教育方案
教育方案會灌輸處理電子廢物所必需的技能和技術知識,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Kiddee, Naidu和 Wong,2013年)。培訓讓人們意識到自身活動的危害,從而將使他們采取更好方法。這樣做有助于解決必要知識缺乏的問題,尤其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非正規部門。教育方案在解決簡單粗放回收和對土壤的相關影響方面行之有效。可是,在發展中國家基本沒有開展教育活動。政府和環境組織缺乏足夠資源、大眾支持以及為教育方案發展奠定基礎的法律機構(Osibanjo和Nnorom,2007年)。
4.3 財政支持
建立環境友好安全回收過程的主要局限之一在于缺乏資金,不能促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放棄簡單粗放技術。將電子廢物轉化成有用產品需要重型設備和成熟技術,回收廠需要具備大量資金。轉化率低,回收產品銷售收入少,往往不能維持企業運轉或吸引投資商。在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大國,可以通過很多金融渠道獲得資金進行正規回收活動。相反,受電子廢物困擾的發展中國家則缺乏資金。大部分回收公司都屬于非正規部門,不能獲得資金來擴大業務和采取安全處置電子廢物的技術(Osibanjo和 Nnorom,2007年)。
5 結束語
美國等技術發達國家制造了大量電子垃圾,然而卻是發展中國家來承受其后果。發達國家廢棄的電子產品通常被運往發展中國家,那里的人們認為這些電子產品還有利用價值。結果,雖然發達國家制造了這些垃圾,最后卻不得不由發展中國家來處置。大多數垃圾主要由一些缺乏妥善回收這些產品的技術知識的公司回收,因此最終造成土壤污染。他們使用的焚燒等簡單粗放方法,破壞了土壤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礦物質,并在土地表面形成殘留物覆蓋層,使土壤退化。潛在干預措施包括教育方案、財政支持和法律措施,可以幫助回收者采取環保做法。然而,這些管理方法在控制簡單粗放電子垃圾回收技術使用方面還未取得明顯效果。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環境機構應采取更好的管理方法,控制造成土壤退化和其他環境后果的簡單粗放的電子回收活動[4]。另外,他們可以制定策略,提高目前使用的管理方法的效率。
參考文獻
[1]Annamalai, J.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s related to informal recycling of E-waste in India: An overview[J].In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5,19(1),61–65.
[2]Bindu, G. H. (N.d.). Impact of toxic metals, minerals, solvents, e-waste and plastics leading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J].Journal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9,(6):32-36.
[3]Chatterjee, S., & Kumar, K. Effective electronic 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process involving formal and non-formal sect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s,2009,4(13), 893-905.
[4]Johnson, D. L., & Lewis, L. A.Land degradation: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J].Rowman & Littlefield. 2007,(3):66-69..
收稿日期:2017-11-13
作者簡介:張哲媛(1991-),女,碩士,研究方向是環境與公共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