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全球人口數量的增多,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對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近年來,環境問題逐漸成為全球熱點話題,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生態環境工程技術也不斷進步發展,致力于解決日漸惡化的環境污染難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成果,為應對嚴峻的環境挑戰做出了重大貢獻。本文主要以生態環境工程的誕生與概念內涵為背景,就生態環境工程的進步與發展狀況進行梳理與歸納,希望為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生態環境工程;進步與發展;環境污染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232-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34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Zhu Chen
(First Middle School,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aihua City, Hongjiang Hu'nan 4185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gres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has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balance of ecosystems. In recent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world, attracting wide attention. Eco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It is committed to solving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an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achievements. It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ackling the harsh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birth and connot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ood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 生態環境工程概述
生態環境是由生態關系組成的環境的簡稱,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作用的總和。它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影響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而生態環境工程是指應用生態環境中物質循環的原理,結合系統工程的最優化方法設計分層多級利用物質的工藝流程。其目的是達到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各層級資源的高效利用。因為之前人們對環境保護的不重視,以及長期以來受到“先污染、后治理”思想的影響,導致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現象頻頻出現,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生態環境工程應運而生。生態環境工程是基于環境保護的科學技術,是為了避免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而采取的改善措施。生態環境工程興起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隨著環境形勢的日漸嚴峻以及環境問題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升溫,一直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生態環境工程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涉及的方向也較為全面,主要包括水體污染治理工程、大氣污染治理工程和生物污染治理工程等方向[1]。
2 生態環境工程領域的進步與發展
2.1 水體污染治理工程領域
水是生物體賴以生存的必備物質,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淡水資源因為污染過重而不能繼續飲用,而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化工廠的廢水還沒有達標就進行排放以及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工廠廢水和含磷洗衣粉中含有大量無機鹽離子和一些有機物,這會給水中的一些藻類提供大量營養物質從而促進它們的快速繁殖,造成水中的很多其他生物(比如魚類)因為缺氧而大量死亡,最終導致水體變質、變臭。因為水體環境的調節是一個正反饋調節,所以一旦發生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為此,生態環境工程不斷發展創新科學技術,希望從源頭上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例如生物漂白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能夠很大程度地減少黑液和廢液的產生,而且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目前,這項技術在紙張生產領域已經有了較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也得到了眾多生產企業的認可和贊同[2]。
2.2 大氣污染治理工程領域
現階段我們使用的能源基本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這些物質的大規模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氣體從而導致酸雨和光化學污染。為了減少這些方面的污染,生態環境工程積極開發出了高硫煤微生物脫硫技術,來減少煤中的含硫量和灰分等污染物的含量。此外,生態環境工程也在努力加快新能源開發的進程。清潔能源,如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的使用能夠大幅減少環境污染,希望能夠盡快發展出成熟的技術用清潔能源來代替現在的煤、石油、天然氣。除了工廠燃燒能源帶來的大氣污染外,很多農民在秋天焚燒秸稈也會產生諸多有害氣體。然而秸稈中含有大量生物質能,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有用資源的浪費,所以生態環境工程也在積極向廣大農民普及一些基礎的科學知識,希望能將秸稈中的纖維素轉化為酒精而不是簡單地被燃燒。
2.3 生物污染治理工程領域
一些對人體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等病原體對水、大氣、土壤造成污染,從而危害生物健康的污染稱為生物污染。它主要分為動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同時,生物污染也是指一些外來物種被有意或無意的引入一個新的環境而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的現象。并且生物污染具有預測性難,潛伏期長,破壞性大這幾個特點,所以并不好治理。隨著經濟社會和交通設施的飛速發展,一些外來物種越來越容易進入新的生態環境,而新環境中沒有外來生物的天敵并且當地環境很適合它的生長時,就會導致它的大量繁殖,這種現象便稱為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不僅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也會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的原有平衡。為此,生態環境工程大力開發相關技術和措施,在進出口貨物時嚴格施行檢驗檢疫,在第一線做好防控工作,防止外來物種隨貨入侵[3]。
3 結束語
雖然目前全球環境形勢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但是隨著整個國際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全球人民對環保意識的逐漸覺醒以及生態環境工程領域的穩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環境污染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態環境建設也會取得很好的成就。而現階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探索新的科學技術解決環境污染問題[4],為生態環境工程領域的不斷發展進步獻計獻策,為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禮先.生態環境建設的內涵與配置[J].資源科學,2004, 26(s1):26-33.
[2]傅永杰.環境保護工程中生物技術與重要進展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5):210-211.
[3]劉英,王建星.環境工程學與生態污染控制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5):91-91.
[4]王東升.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污染防治對策[J].中國高新區,2017,(24):217.
收稿日期:2017-11-14
作者簡介:朱晨(2001-),女,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工程領域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