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男 孫磊
隨著全球氣候條件變差,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不斷發生,對于農作物的良好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一旦受到氣象災害的損害,造成的損失也不可估量。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的種類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氣象災害需要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的影響。
1 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種類
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原生性災害天氣和次生性災害天氣,這兩種災害天氣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兩種是共生關系,每一種災害天氣又包括幾種類型,如旱災、洪澇、臺風等屬于原生性災害天氣,而滑坡、泥石流等屬于次生性災害天氣。針對不同的天氣,需要了解清楚其發生特征,這樣此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損失。
1.1 旱災
旱災是發生頻率最高、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旱災,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在影響農業生產的各種災害中,旱災帶來的影響比重高達70%。導致旱災的主要原因是缺水,地方長期不降水或降水量過少,就會導致農作物體內的水分失去平衡,進而直接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使作物出現萎蔫、干枯,生長遲緩甚至死亡,導致的后果是減產甚至絕產。旱災一般分為春旱、夏旱、秋旱。無論是哪種旱災,一旦發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并且該災害影響范圍廣、發生頻率高。
1.2 暴雨災害
暴雨災害又被稱為洪澇災害,這一災害對農業生產也能產生較大影響,影響比例為20%。特大暴雨、持續性暴雨一旦發生,將形成嚴重的暴雨災害,此時易發生河岸決提、洪水泛濫等,而一旦洪水偏離了河道,則直接造成農作物被淹沒或沖毀,影響作物產量甚至導致顆粒無收。在我國暴雨災害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在東南部地區易出現,集中分布在黃淮海流域。
1.3 低溫冷害
低溫冷害也是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之一,該災害主要指的是在氣候條件較冷的情況下,氣溫驟降,然后給農作物的生長帶來巨大影響,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冷凍災害也屬于低溫冷害的范疇,也是導致農業生產出現影響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無論是作物種植業還是畜牧業的發展,都需要正常氣候溫度的支持,種植業以及畜牧業受到凍害的侵擾時會導致農作物和牲畜的死亡,并且凍害發生一般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地域性及突發性。
1.4 冰雹災害
冰雹災害在我國時有發生,冰雹直徑為5~50 mm不等,極易毀壞農作物,突然降落會打傷人或者牲畜,甚至對建筑物、車輛也會造成損壞。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性的氣象災害,冰雹災害發生的范圍雖然不大,發生的時間也比較倉促,但其來勢兇猛、強度大,并且冰雹災害出現時一般會伴有狂風暴雨的襲擊。冰雹災害的發生沒有規律性可尋,一般是突發的,但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很大。
2 針對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采取針對性措施
2.1 旱災的防范
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帶來的優勢進行噴灌或者滴灌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干旱對于作物正常生長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作物受到干旱的侵擾程度。在干旱的區域,為了改善環境可以大力開展人工造林,減少水土流失,使得土壤有較好的水源涵養。對旱災經常發生的農田可以大力興修水利,促進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能夠保障農作物生長的水分供給,還能大大降低干旱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2.2 暴雨災害的防范
防范暴雨災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氣象預報,結合氣象預報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一旦預報有暴雨侵襲,需要將農田周圍的堤壩加固,并及時清理農田中殘存的雨水,防止造成洪澇災害。在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得以解決時,還要加強加固建造的房屋,防止暴雨突降對于房屋造成一定的損害。
2.3 低溫冷害的防范
對于低溫冷害的防范,需要注意作物的選擇性種植,盡可能選擇耐寒能力強的作物,培訓選擇抗寒優良作物品種,需要重視作物種植的合理布局,結合作物的生長特點,合理地安排播種時間以及播種量,促進作物更好地度過寒冬。此外,還需要采取灌水,鎮壓防凍,合理施加氮磷肥,做好寒冬的作物覆蓋工作。
2.4 冰雹災害的防范
首先,對于已成熟的農作物需要注意及時搶收,在多冰雹發生地帶,需要大力開展植樹種林,不斷增加綠化面積,促進地貌條件的改善;其次,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破壞雹云的產生條件,在多冰雹發生季節,農民下地勞作時需要隨身攜帶防冰雹的工具;再次,氣象部門在做好冰雹災害發生的預報前提下需要做好人工消雹作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冰雹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一系列損失。
3 做好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的措施
3.1 加快氣象監測網站的建設
在預防氣象災害時還應加快氣象監測網站的建設進程,通過科學、合理、先進的氣象監測網站為農業氣象服務奠定良好基礎。通過氣象監測網站做好農田小氣候觀察,不斷促進農業農村氣象監測預報能力,不斷促進自動氣象服務網絡的建設和完善,在每個鄉鎮一級氣象災害頻發的地域建立自動氣象站,不斷促進氣象監測站網絡的完善。
3.2促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的完善
要不斷促進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的體系的完善,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開展專項氣候服務,做好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圍繞新農村建設,做好災后重建工作;同時,還應做好地質災害評估工作,并定期進行災害應急演練活動,提高人們災害應急能力,充分發揮村鎮干部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帶頭作用。
綜上所述,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因素種類很多,不同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生長帶來的影響都不同,因此,要做好氣象災害天氣的預警工作,盡可能在氣象災害到來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農作物良好生長,當然還需要從源頭上減少氣象災害的發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只有雙管齊下才能促進我國農業產業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