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朋友們大約想不到,石楠會走進婚戀中心給自己找對象。
石楠1992年生,南通人,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南京工作。雖說南通距離南京并不遠,可畢竟算是一個人在南京打拼了。石楠想得很清楚,她要找個南京本地的男友,因為這樣就很容易地解決掉了房子的問題。南京的房價很高,作為一個普通的外地青年,想要買到好地段的房子是很艱難的,但是對于南京本地人,他們住著父母留下來的房子(有時候還不止套),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不用為房子困擾,等于解決了 項絕大的經濟負擔,年輕人只要好好工作,怎么樣都會生活得很好。
可是,自己來自外地,讀大學時同學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南京本地的人很少,工作后的圈子也不大,所以思來想去,想要找到本地男友,石楠只有走進面向本地青年的婚戀中心。
石楠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認識,也是因為前面幾次戀愛的經歷攢出的經驗。石楠第一個男友是她的大學同學,很有才,可是大學畢業,兩人就為工作去向產生了矛盾。男孩要回自己的家鄉天津工作,因為家人幫著聯系了一家設計院,工作條件很好,男孩舍不得放棄。可是,石楠猶豫了,因為她在那邊沒有找到很好的工作,她擔憂自己一無所有地投奔愛情而去,最后可能工作和愛情部丟失了。況且大學四年讀下來,她也喜歡上了南京這座城市,離家也近,既可獨立,又可時常回家看看。不可協調之下,兩人只好忍痛分手。兩人都有所抱怨,男孩想“你應該因為愛我而跟隨我,不應該計較那么多!”石楠想的是“你應該因為愛我,而選擇留下來陪我!”說來說去,石楠最后也明白了,還是兩個人愛得不夠深的緣故,所以才會計較這么多吧。
工作后又談過幾次無疾而終的戀愛,當感情遭遇面包時,大家似乎都為自己考慮得多一些。這樣來,石楠也看開了,與其這樣糾纏不清,不如去婚戀中心,明明白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讓婚戀中心按照自己的條件,匹配合適的人好了。
很快,石楠在婚戀中心的安排下,見了幾個男孩,沒有遇到滿意的。石楠都有些灰心了,雖然婚戀中心的紅娘(工作人員)直給石楠鼓勁,但石楠也從婚戀中心提供的材料中看到,90后中走進婚戀中心的好女孩很多,好男孩真的不多。她們這代女孩,都具備了 定的物質基礎,或者說有著跟男孩相當的物質基礎,但在意識上,女孩仍然傾向找優于自己的男孩。大家的眼光都往高處尋覓,自然優秀的男孩就變得緊缺起來。
就在這時,婚戀中心又介紹了個男孩,這次婚戀中心把選擇的范圍擴展到了80后群體中。男孩1987年生,南京本地人,是家合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家里有房有車。石楠起初有些猶豫,自己是90后,他是80后,怕交流的時候有代溝。婚戀中心的紅娘勸她說“雖然你們生在不同年代,可是關鍵還是要看年齡。你們相差得并不大,先見見看呢?”石楠就同意了,誰知,兩個人竟然一見鐘情。
石楠自己也是不敢相信,在婚戀中心,居然也會有一見鐘情這樣的事,可是,事實就這樣發生了。男孩還感慨,自己人到而立之年,一路尋尋覓覓,終究遇到自己心目中想要的人。紅娘得知情況后也是樂開了顏,又可以在他們公司的成功檔案中增加個例子了。endprint